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下,旅游扶贫作为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保证脱贫人口不返贫的最重要举措。金融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旅游扶贫与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探究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旅游扶贫模式的融合方式,以期加速贵州省脱贫工作的步伐,同时也为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扶贫基础设施较差、扶贫资金审批流程不规范、群众脱贫思路落后、乡镇扶贫机构权力下放不彻底等问题,抓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机制扶贫是实现当地全面脱贫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Eviews 8.0软件建立VAR模型探究贵州省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贵州省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旅游业总收入、金融相关率以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会影响精准扶贫的效果,但各个因素影响不尽相同,其中金融相关率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建议将贵州省的精准扶贫工作重心放在金融精准扶贫上,并从贫困户、金融机构两个方面给出了一些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保证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脱贫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举措。自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湘西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以来,学术界纷纷投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的研究。目前,我国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重点围绕在精准扶贫内涵、困境与挑战、实施路径以及脱贫成效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文章通过总结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不足,并对今后的精准扶贫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是实现"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重要环节。从工作实践出发,以贵州省长顺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施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分别从村庄规划、土地政策、政策引导、产业带动等方面,尝试性探索了农村宅基地行政性退出和处置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分行组织到位,瞄准目标,精准发力,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贵州是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作为贵州省内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按照农发行总行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落实总行与省政府签订的《共建全面小康战略框架协议》为引  相似文献   

7.
2015年以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力全程全行投入脱贫攻坚。五年来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513亿元,2020年末扶贫贷款余额达924亿元,均居全省金融同业首位。连续荣获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单位和定点扶贫先进派出单位等荣誉称号,在省政府脱贫攻坚考核中获得"好"的评价,有力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5年以来,总行大客户部/营业部主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总体要求,以坚定的信心、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总行党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先锋主力模范作用。围绕大局,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金融扶贫总抓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各个贫困地区社会和经济状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方式及内容日趋复杂,扶贫任务日趋艰巨,在一个地区采取单一的扶贫方式已经难以取得希望达到的效果,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采取多种不同的扶贫开发手段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的新模式,在扶贫实现形式上实施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以开发发展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同时将一部分贫困户从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移民以实现脱贫、并以低保兜底的形式保障全民实现脱贫。最终使贫困户真正脱离贫困,提高收入是扶贫工作的目的。本文结合保定市阜平县扶贫工作实践,就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几种实现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一、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强力助推脱贫攻坚战2015年8月,总行出台易地扶贫搬迁系列贷款管理办法以来,贵州省分行以落实总行与贵州省政府签订的《共建全面小康战略框架协议》为引领,紧扣《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2-2020年)》,在总行指导帮助下,发挥机构、人力和政策优势,组建12个评审团队,"5+2"、"白+黑"地工作,有效推动全省87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审批落地。截至2016年4月末,全行共审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87个,金额572.74亿元,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84.61  相似文献   

11.
正农发行江苏分行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放松、不懈怠,主动深入挖掘扶贫需求,打造高效扶贫工作机制,创新扶贫支持模式,突出帮扶脱贫实效,扶贫工作获各方广泛认可。制订扶贫工作方案,打造高效扶贫工作机制为进一步理顺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见实效,2017年9月13日,新一届农发行江苏分行党委在已开展各项工作基础上,研究制订了《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农发行支持生态扶贫工作应采取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创新信贷产品,开展银政合作,加强东西部协作,拓宽投资渠道,强化科学管理等六方面举措,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脱贫,从而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生态脱贫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农发行支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要领域之一。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脱贫,可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  相似文献   

13.
2017—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脱贫攻坚,而研究扶贫工作满意度关乎到扶贫工作的成果。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灵丘县农户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了解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分析扶贫政策的实效性,提出通过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政策扶贫来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要加强扶贫工作监管,防止不公平行为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打造扶贫银行品牌,既是农发行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在要求,也是全力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如何打造扶贫银行品牌,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扶贫先锋、主力和模范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一、扶贫银行品牌建设具体实践(一)实践成效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扶贫组织架构。在全省金融系统率先成立扶贫业务处,既负责开展扶贫贷款业务工作,也是全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牵头部门。设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江西分部并下设执行  相似文献   

15.
贫困存在于世界各地,任何国家都有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我国扶贫是以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为前提,政府政策帮扶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通过调查陕西省X村2019年扶贫工作情况,回顾农村扶贫工作,探究脱贫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和贵州省是全国教育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前沿重地。目前,云贵两省虽然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总行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确立了以脱贫攻坚统揽支农全局的战略和争当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的目标。作为全行金融扶贫业务综合协调和统筹推动部门,扶贫综合业务部始终秉承家国情怀,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贯彻总行党委战略部署,全力推动政策性金融扶贫工作,为实现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至2019年9月末,农  相似文献   

18.
正脱贫成效如何,群众是最终评判者。如何提升精准扶贫的群众认可度?一是坚持现行扶贫标准。精准扶贫工作应聚焦建档立卡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二是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各地应加强扶贫工作经验总结,对具有良好扶贫成效的首创经验要深入挖掘、充分肯定,并大力宣传。三是做好精准识别和清退。对于符合脱贫标准的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深入研究当前秦巴山片区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秦巴山为例,基于B市C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认定精准度不够、产业扶贫措施单一等实践困境,并结合C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为秦巴山区提出了"大数据+"精准甄别、扶贫产业联动等对策引导。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山西省林业生态管护扶贫的各项工作经验,通过政策分析、调查研究、督导检查等,剖析了生态管护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机制,推进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实现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