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选择不同,影响到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与实施,进而对水源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利益诉求,将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受偿者与补偿者,二者在生态补偿中的行为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利用博弈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受偿者与补偿者的支付矩阵,分析了在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选择机理,给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从而得出了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优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补偿者的风险偏好、监管成本以及受偿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超长收益,增加受偿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惩罚、潜在损失、信用损失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内外收益差和合作期限,是减少水源地保护区污染的有效手段,并据此提出了健全监管体系、强化风险意识,以及健全诚信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方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牧区近10年来主要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中存在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政策缺少灵活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保障机制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有关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献分类梳理,基于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实践,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定性分析补偿机制要素,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结果]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各级政府为主; 补偿对象应包括牧区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牧区地方政府; 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牧区和牧民的发展权受限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以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的组合模式。保障机制需完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建设。[结论]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须对补偿责任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保障机制等各要素要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深入分析,才能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满足牧区实际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将支农资金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加大对为全市做出贡献的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纯农业地区和远郊地区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本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实践经验,探讨建立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主要是要利用政府控制和经济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目的是能够调节生态利用各环节上不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得失,并能合理利用和使用自然环境资源,以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目前,我国的这项工作已经进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还没能够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文章主要梳理了国内主要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把一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案例进行效果和问题列举,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制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6.
在湿地补水的社会实践中,湿地补水生态补偿成为解决相关地区之间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方式。对湿地补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并从补水方案、湿地补水补偿关系、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方式和分担分配等四个主要方面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从法规体系、资金保障、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和协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湿地补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北部蓝藻暴发事件给予人们重要警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实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8.
9.
目前在林业生态发展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的,因此要不断完善补偿机制,使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林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研究与分析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发展为例,提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涉及的法律问题,试图设计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法律的原则,最后提出完善西南喀斯特区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区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基于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收费补偿原理分析,以及对我国现行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收费制度的阐述,提出改善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收费补偿制度优化的具体措施,通过确定征收对象和范围、收费的征收类型和收费的定价方法等规范和建立“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收费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木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木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得出了木材产业与生态保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结论;然后,立足于中国林业发展的现实,总结了木材产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并进行了原因探讨;最后,就如何实现中国木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进行了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17.
18.
关于建立荒漠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荒漠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工作的现状,论述了荒漠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荒漠生态补偿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导,强化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两项措施,并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从补偿理论基础、补偿标准计算、补偿对象和方式、补偿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方面进行了研究。今后我国应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础理论、定量化方法和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