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农业处在转折阶段,选择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思路,畜牧业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我国西部许多地区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许多农户通过规模化养殖畜禽发家致富。本文将根据课题组于2003年8月和11月对陕西、宁夏、四川三省区420个农户和5个县市的农业、畜牧业等技术推广机构的调查数据,分别对羊、牛、猪、鸡的养殖从品种、饲养管理等方面论述畜牧业技术现状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为国内,卜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动物性食品与其它畜产品.满足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然而。自我国加入WTO后。畜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畜禽防疫作为畜禽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卢明华 《致富之友》1997,(10):12-13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传统的敞圈饲养畜禽,不能应用先进的综合配套技术,畜禽生产长期处于“一年养,半年长”的低产状态,严重的制约着畜禽产品的四季均衡生产与市场供应。塑料暖棚饲养畜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加速实现我国畜牧业现代化,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塑料暖棚畜禽合的建造1.舍址选择。舍址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饲养管理方便的地方、朝向应坐北朝南,南偏东或偏西角度以不超过15度为宜。棚舍的入射角(塑料棚顶端和后墙连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应在30—40度之间。塑料的坡度(塑料与…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是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也是传统畜牧科技与近现代畜牧科技相互交汇、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我国开始采用现代遗传育种和科学养殖技术选育猪、牛、羊、马、鸡等畜禽品种,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为新中国的畜禽繁育和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当前我国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普遍建立了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实质是依据生产力性质,调整生产关系和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为了探讨畜牧业经营中的改革问题和正确执行上级方针政策,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一些初步分析。一、改革畜牧业经营形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从前段农区情况看,集体经营的畜禽,由于存在着吃“大锅饭”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如何确定集体所有畜禽的经营形式问题,就成了经营形式改革的中心。当前,山东省集体所有畜禽的经营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牲畜计价到户,保本保值,增殖归户。即由生产队将集体的牲畜合理计价到户,饲养费用社员户自理,增殖归户,牲畜变动时,按原计价款交队。第二,大牲畜中的骡马,由于对饲养技术要求高,耗费  相似文献   

6.
畜禽饲养统计是畜牧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然而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现行的以村为起报单位,逐级汇总上报的畜禽饲养全面统计调查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越来越难以取得准确的统计资料。鉴此情况,我们从1997年年报开始,对全镇畜禽饲养统计实施新的统计调查方法。新的畜禽饲养统计方法实行以大户全面调查和散户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取得总体资料。经过两年的探索,认为这套方法不仅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而且为全面、准确反…  相似文献   

7.
象银行贷款给用款户那样,把畜禽“贷”给农户饲养,这是自贡市大安区今年以来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的一项新举措。该区做法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安区实施畜牧业“寄(贷)养工程”的基本做法是,选择一批有一定经济实力(自有资产、种源条件)、有一定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技术服务)、有一定服务意识(带动农民发展经济)的专业养殖公司作为畜牧业“寄(贷)养工程”的龙头。龙头企业将引进的优良畜禽品种通过扩繁和免疫程序后,按市场价优惠10%~20%作价,寄(贷)给农户饲养…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兴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畜牧业,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05年兴安县的畜牧养殖必须抓住机遇,把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作为该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工作。根据兴安县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坚持以牲猪、鸡、鹅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产品生产效率、消费行为与贸易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经济获得了极其快速的增长,生产方式、需求结构和流通环节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但与此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回答的深层次问题。如何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实现畜牧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畜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究竟如何?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和途径在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促进畜牧业生产效率提高、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在修订中国畜产品生产与消费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畜产品增长与波动的特征以及中国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其区域差异,重新估计中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中国畜产品进出口的品种特征与结构特征进行了客观描述,测算了中国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以及出口的竞争优势,前瞻性地预测了对中国畜产品贸易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养兔业是一项节粮高效、产品优质、创汇国家、致富农村、符合国情、周期短、投资少的产业,易开展广泛性饲养。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在草食畜禽中,家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将受到最佳饲养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视角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考察13个粮食主产省份种植业与畜牧业碳排放的经济贡献系数,来判断其排放是否公平;对于严重违背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的省份,则利用LMDI模型和脱钩模型对其展开深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种植业领域总体呈现"高碳-低效益"特征,而畜牧业领域却表现出"低碳-高效益"特征;(2)内蒙古、安徽、江西属于严重违背碳排放公平性的省份,其中效率因素是抑制三地农业碳排放增长的共同因素;而结构、劳动力因素只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皖、赣二地;经济因素则是导致三地农业碳排放增加的关键动因;(3)内蒙古在处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时未能找到好的契合点,而安徽、江西农业碳排放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正趋于良性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构建乡村生态振兴成效评价体系有利于衡量乡村生态振兴程度,甄别制约因素,并为乡村生态尽快振兴指明方向。[方法]文章以江苏、浙江、安徽3省为研究对象,基于PSR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包含三大子系统、24项指标的乡村生态振兴成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具体指标权重以及各子系统权重,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3省的乡村生态振兴成效分层面和整体进行评价比较和等级判定。[结果](1)乡村生态环境状态系统对评价乡村生态振兴成效的重要程度最高,压力系统次之,响应系统最末。畜禽养殖、地下水资源量、当年造林面积分别对三大系统评价有较大影响。(2)在考察期内,从各子系统看,浙江乡村生态环境状态达到良好水平,在压力和响应层面的表现达到中等水平;江苏在压力、状态、响应系统方面的成效都为中等水平;安徽在压力、响应系统方面表现达到中等水平,但在状态系统方面表现较差。(3)总体上,浙江乡村生态振兴成效达到优秀水平,江苏为中等水平,安徽为较差水平。[结论] 3省在各层面各有优劣,主要差距集中在状态系统层面,但总体上江苏与安徽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构建的乡村生态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各省应从自身薄弱环节出发,加强资源保护、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究农业产业集聚状况及空间布局,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方法 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及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采用区位熵模型探究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聚度,并通过竞争态模型进一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聚度竞争态进行了区划分析。结果 (1)我国农业产值集聚竞争态势呈现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空间差异比较明显的特点。(2)进行划区分析表明,东北三省、西北地区及河北、山东和广西、海南、贵州为优势区域;山西、天津和广东为具有竞争潜力的区域;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等东部沿海省(市)及北京和重庆为劣势区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以及四川、云南和西藏等8个省(自治区)为实力区域。结论 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竞争优势区域,农业仍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增产增效,对于具备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应进一步突出产业集聚特点,并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带动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江浙沪三个代表性的省市着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衍生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通过计算三个省市的RCA指数,对三省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出宏观的描述。选取三省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代表性的15个影响因素构建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经济这三个主要因子。根据实证结果计算出三个主要因子的各自权重及线性表达式,具体分析三省市各自在三种因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和所处地位,并对提高三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部6省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是用来衡量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的一项指标。通过对东部6省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度进行研究,寻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对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文章以东部六省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度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7年相关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值指数测算法,分别从聚集综合得分、农业产业规模、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层面对东部六省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东部6省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差异所在。[结果](1)因各省拥有不同的区域特征、经济水平和农业资源导致东部6省的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山东省特色农业产业聚集水平最高,依次是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2)东部6省的特色农业产业对各省贡献程度不同,对各自省份的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值的带动效应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所起到的作用存在差异,而其共性特征便是东部6省的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均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不断朝向更高的聚集程度、更大的产业规模化前进。[结论]东部6省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尚存在区域性差异性,为实现其产业的集聚度提高和可持续高效发展,建议加强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指导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清代苏浙皖蝗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闵宗殿 《中国农史》2004,23(2):55-62
文章根据苏浙皖三省198种方志资料,研究了该地区清代的蝗灾情况,纠正了《清史稿》和《清实录》中记载的不足,讨论了文献上关于清代苏浙皖的蝗灾记载、蝗灾分布和特点以及三省的治蝗措施等问题。文末附有作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县域图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和叠置分析技术,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出现了明显的城镇密集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明显,苏北、鲁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东和皖北地区;通过对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苏北鲁南片区、鲁中片区、皖北周口片区、豫东鲁西南片区;在概括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茶生产区域优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2016年的数据,选取油茶生产规模指数、油茶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油茶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油茶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对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中国油茶生产呈现出"中减""西扩"的特征;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规模优势总体呈上升趋势、效率优势呈现较大波动、综合优势总体呈"U"型变动。根据油茶种植区域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情况,将15个油茶生产省区划分为"双低省份""规模优势省份""效率优势省份""双高省份"4个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科学、系统地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产品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或促进作用,进而为国家正确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农业经济增长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模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7省、市为例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并尝试探索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虚拟耕地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加速了浙江、上海和江苏的经济发展,对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经济发展的促进和约束程度变化不一;虚拟耕地资源增长率、虚拟耕地资源弹性系数、资本弹性系数是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尾效"整体差异明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这7个渔业大省作为研究对象,以2002—2007年的水产品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渔业劳动力和渔业经济产值数据为样本,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各省水产品出口的贡献率。结果得出这7个省水产品出口都对渔业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且各省拉动作用的趋势。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