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既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探索了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旅游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深挖乡村旅游资源的思路。以旅游欠发达县桑植县为例,对比桑植县周边县域旅游业发展情况,结合SWOT分析法,指出了桑植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提出了资金、市场、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议,对旅游欠发达县域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和独特,乡村旅游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出发,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丰富内涵,从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利用升级、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旅游品质升级、旅游产品升级、旅游服务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动欠发达地区乡村实现产业振兴,是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往产权模糊说强调通过明晰产权来推动产业发展,而治权残缺说注重通过完善乡村治权为发展产业提供组织基础。然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来说,孱弱的乡村组织缺乏治理能力,不仅无法承接政府下拨资源和市场资源,也无力培育出自己的产业,即使农户分到了产权明晰的股权,依然是“抱着空碗没饭吃”。文章针对两类学说的不足,从袁家村案例的发展实践出发,提出了资源治理说,构建出“党建引领—共建治权—开放产权”的理论框架,以此说明,即使是资源贫乏的欠发达乡村,也能实现产业兴旺:一是以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建”,来整合分散的村庄资源;二是以共建治权中的多元“共治”,创新存量资源的使用方式;三是以开放产权的利益“共享”,来吸引增量资源。这一理论解释不仅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提供了发展的新思路,也从理论上弥补了产权模糊说和治权残缺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带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存在优势和机遇,也存在劣势和威胁,它在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需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法制化运行。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可以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文化融合,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层次与水平。文章以云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内涵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云南省乡村振兴的影响为研究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企业与村民权益保障不到位以及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规范乡村旅游市场、保障乡村参与主体的利益、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以及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琼结县属于西藏欠发达地区,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的比较优势和欠发达地区所独有的后发优势也很明显。近几年来,琼结县援藏干部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引导地方干部群众利用好当地资源、发挥人文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壮大区域经济,增强了地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我国许多地区纷纷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势,一方面有益于提高农村资源的社会价值,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使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更加市场经济,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充分利用农村过多的劳动力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乡村各种资源的价值,还可以促进乡村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吸收了很多乡村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对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也有积极意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风光绮丽、气候宜人、文化多元,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十分滞后。怎样把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现在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但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时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构筑乡村旅游地循环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形成及耦合业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特征、耦合业态,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层次递进法,对隐形旅游资源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确立了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依照开发原则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结果]导致旅游资源隐形的因素主要有地理区位、社会意识发展程度、空间限制等;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分别为旅游与民宿文化耦合、旅游与农业生产耦合、旅游与信息技术耦合、旅游与当地传统艺术耦合、旅游与当地节庆耦合、旅游与文化创意耦合、旅游与乡村寻古怀旧耦合以及旅游与乡村特色饮食耦合等。[结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建设不可忽视的动力,这给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欠发达地区的隐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在注重旅游与其他产业资源耦合的同时,遵循原则进行适度开发,彰显特色,注重营造文化氛围,方可形成高效持续的开发路径,提升当地在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并且使我国乡村地区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站在产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基础更加完善;站在人才角度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能给回乡创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乡村地区更加具有吸引力;从文化角度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能够保护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从生态角度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基于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提出了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经济格局,必须基于乡村地理区位优势,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经营思路作出全方位的调整,使之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经济潮流,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主要分析了乡村旅游业不断扩张对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指出了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缺陷与问题,详细列举了革新发展路径和建设特色乡村旅游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旅游新业态,它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与旅游业充分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第一、二两大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进步。产业融合引导和延伸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给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以全价值链体系为导向,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理念,阐述了乡村旅游全价值链构成要素;分别构建了基础系统、核心系统、保障系统以及情感系统四个价值体系,从而利用价值系统定位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耿选珍 《农业经济》2013,(11):46-47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拉动社会消费、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西部民族地区在乡村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概要介绍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导致乡村旅游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边疆地区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边疆地区调研,强调要把支持老少边贫地区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民族边疆欠发达地区属于特殊类型的乡村振兴地区,具有其独特性。民族边疆欠发达地区应立足乡村自身资源优势,抓住"双碳"目标释放的发展机遇,推动乡村低碳化振兴发展,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理念的转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将会步入发展快车道.黑龙江凭借其风格独特的农村人文、自然景观,使得当地乡村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借鉴以及制度建设落后等原因,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及数量较为有限,并且已有一定发展的地区也存在资金投入缺乏、管理混乱、开发不合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应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系统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加快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研究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乡村生态旅游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作用,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又能够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蚌埠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实现精准扶贫为背景,在分析蚌埠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制约蚌埠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总结了蚌埠市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而出台的财政政策,提出了增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的投资、加强宣传乡村旅游产品的投资、加大农村旅游人才培养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