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我国农业供给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为了评估临时收储制改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文章基于2011—2018年新疆和其他棉花主产区县级棉花生产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法(PSM-DID)分析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总体影响、动态效应和区域效应。结果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调控国内棉花供给起着重要作用;该政策总体上促进了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棉花面积和产量显著提高;从政策的动态效应来看,目标价格政策调整为三年一定的方案对棉花生产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试点期一年一定的效应;此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南疆和北疆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对南疆棉花生产的促进效果更显著。结论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缺乏棉花定价权,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可能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且容易触及WTO黄箱补贴的限制等问题,该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逐步向脱钩的补贴方式过渡,并积极探索财政补贴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补贴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棉花补贴政策受到WTO条款质疑的背景下,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成为开放市场背景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目的]利用1978—2016年度数据,分析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对国内外棉花价格的传递效应,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的运行规律及对国内外棉花价格的传递效应,就完善政策对棉花市场的调控提出有效建议。[方法]综合利用VAR模型,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储备棉实施期间储备棉轮入轮出价格、国际棉花价格和国内棉花价格之间的关联效应、相互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储备棉轮入轮出价格、国内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由于储备棉加入棉花市场,我国棉花进口量减少,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对国内棉花价格具有显著传递效应,对国际棉花价格的传递效应不显著,棉花进口量的增加对储备棉政策发挥具有抑制作用;国内棉花价格、储备棉轮入轮出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具有相互传递效应。通过脉冲效应和方差分解可知,除自身影响外,国内棉花价格对国际棉花价格和储备棉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储备棉对国内外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有待加强。[结论]因此,要通过对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规律的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稳定储备棉调控机制,保证储备棉轮入轮出机制运行常态化;同时借助市场监测系统、通讯技术等进一步完善棉花市场信息监测机制,实时监测国内外棉花价格的联动性以稳定国内棉花价格,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对稳定价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前后3年内(2011~2016年)棉花生产和需求变化情况,研究新疆目标价格改革对棉花市场的影响。[方法]运用3年滑动平均法,比较分析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前后我国棉花产业的市场变化。[结果]自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生产方面:全国棉花种植结构日趋合理,新疆棉花种植优势明显,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棉农利益得到了保护;市场需求影响方面:棉花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国内外棉价差显著缩小,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趋于好转,棉花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但棉花市场整体需求不旺。[结论]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在信息化进程、棉花产业发展模式、生产力提升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棉花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并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为了解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本文研究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新疆做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了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保护了试点区棉农的利益,稳定了新疆棉花生产,基本达到了预期改革目标。但是,研究也发现,目前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也存在许多问题:财政成本和风险巨大;政策拙行成本高昂;影响地方政府的日常中心工作;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和引发社会不稳定。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要慎重出台目标价格政策;如果要执行目标价格政策,其政策目标应以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为主,实施产品不宜过多,政策实施与操作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2014年国家开始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对我国棉花产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组织业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为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新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的实施情况及试点政策对内地棉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据此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棉花生产的合理规模、国家储备棉的合理库存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试点政策、开展棉花价格保险试点和对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给予补贴等。  相似文献   

6.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在新疆棉区实施已逾三年,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研究棉农对此作何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疆棉农展开调研,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比南疆四地州棉区和其他棉区棉农对目标价格政策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策满意度存在民族和地域差异性;民族、政策了解程度及对收购企业的满意度、棉农增收的价值认同变量是影响各棉区的主要因素。需要建设功能更加强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开展棉花保险试点,提升棉农政策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替代政策,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能更好地适应国内棉花产业新形势,使国内棉花价格回归了市场定价,亦保护了农民基本收益,但其他方面实施效果还有待检验。文章通过分析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背景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地调研了该政策实施的状况,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提出构建棉花综合补贴政策体系和对目标价格政策进行双指标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1月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  相似文献   

9.
2014-2015年,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有利于在保障植棉农户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棉花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推动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接轨,有利于中国纺织企业降低原料成本,促进纺织品出口,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新疆棉花在优势区域布局、消费引导、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等方面也面临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初见成效,取得初步进展。但同时,新疆棉花种植也出现了种植面积减少,价格下跌等新的问题。基于此,本期邀请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岳会博士作为本期名家访谈主持人,联系访谈了国家现代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杜珉研究员。杜珉研究员就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以及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作一一解答。以下是访谈的具体内容,敬请理论以及实务界人士回应、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棉花市场的放开,标志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棉花最终实现价格还将由棉花经营企业和棉农(或者是团场的棉花销售管理部门)双方根据棉花市场状况来商定。虽然国家对新疆棉花价格没有提出具体的指导性价格,每担500元仅作新疆棉区参考,实际价格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已有研究对目标价格政策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但对籽棉交易价格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影响籽棉交易价格的相关因素,试图找到植棉农户交易风险的重要变量。[方法]分区间统计新疆28个县市1 140份交易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整个数据样本进行解析,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籽棉交易价格进行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解释各因素对籽棉交易价格的影响。[结果](1)随着分位点的提高,籽棉交易数量对籽棉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交易规模扩大对籽棉交易价格提升的作用较为明显;(2)在0.7分位点以前,有中介对籽棉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较为稳定;(3)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南疆对籽棉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4)在低分位点籽棉交易等级对籽棉交易价格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5)随着籽棉交易的进行,籽棉交易价格与籽棉交易时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籽棉交易价格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中单个农户籽棉交易数量的提高会有利于单笔籽棉交易价格的提高,交易时间与籽棉交易价格具有明显负向关系;南北疆籽棉交易价格因地域不同而出现差别;棉花交易等级对籽棉交易价格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同一长度不同等级籽棉交易价格基本一致;不同棉花交易主体对籽棉交易价格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耕地利用效应的角度,科学认识耕地利用对新疆棉花生产时空变动的作用。[方法]运用LMDI和空间转移指数法,对1999—2017年新疆棉花生产时空变动进行测算。[结果]1999—2017年耕地利用对新疆棉花生产变动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程度效应; 流通体制改革后到加入WTO以前起主导作用的是程度效应,加入WTO以后到临时收储政策以前起主导作用的是结构效应,临时收储政策阶段和目标价格补贴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强度效应; 新疆12个地州(市)棉花生产转出区为吐鲁番地区和和田地区,其他地州均为转入区; 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为结构效应驱动;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为强度效应驱动。[结论]流通体制改革以后新疆棉花生产主要驱动力为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不同阶段各分解效应的对棉花生产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不同地州的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构建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以期实现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整合辽吉黑农产品种植、生产、运输等分散主体,有效协调政府部门监管、企业加工和运输、消费者等之间的利益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分析辽吉黑农产品发展现状及以零散农户为中心、以中间商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农民合作社为中心的4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剖析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生产信息化水平落后、农产品物流技术滞后、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缺失等问题,构建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结果]辽吉黑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可实现4个功能:(1)通过建立省级或者大区域农产品信息平台,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资源跨区域整合和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参与者统筹规划,实现农产品资源互联互通和农产品信息共享;(2)突破传统单一的某个环节监管、某一链条监管,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3)从传统的提供数据供应、需求向整条链条上农产品供给数量、需求数量、加工企业、分销网络等数据信息归纳、处理和分析,从提供信息向提供决策服务转变;(4)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风险防控转变,极大提升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结论]采用"互联网+"思路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可促进农产品的协调和增值效应,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研究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新疆南疆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新疆南疆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3个主要产棉地州6个县(市)12个乡(镇)的248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以来农户植棉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户植棉的行为意愿与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农户改变植棉的行为意愿越强烈,对生产行为变化的影响程度就越大;(2)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农户感知行为控制与其行为意愿亦有显著正相关,并交互影响;(3)南疆农民对棉花目标价格制度的实施总体满意程度较高。[结论]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政策引导南疆棉农植棉行为向适度规模、提质量、重效益、合作经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棉花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使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渐成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严峻挑战。新疆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其棉花种植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近一半,棉花生产在有力促进新疆地区收入增加的同时其负外部性也日渐显现,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生产性废弃物随意处理现象突出,新疆已成为"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如何无害化处理这些废弃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为研究新疆棉花生产性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新疆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石河子市、莎车县、阿瓦提县及哈密市276家农户的调查数据,探讨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棉农的受教育程度、棉花种植面积的大小、参与棉花专业合作社对于棉农对这些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具有正向作用,而棉农环保意识的高低没有转化成为其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此研究结论基础上,给出了有利于改善棉农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目前初步形成了"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中国棉花市场看新"的格局,对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促进新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疆年来,新疆棉花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棉花价差巨大,棉农生产积极性急剧下降,国家棉花安全和棉农收益受到严重影响。发展计划司带队赴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呼热布呼村就"新疆棉花产业现代化道路该如何走"等相关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实现棉花产业现代化、巩固新疆棉花产业优势地位的必然选择。呼热布呼村闯出了新路,主要通过以棉田改造为基础,推进棉花标准化种植、以机械采棉为突破口,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以技术推广服务为支撑,推进棉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5方面,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棉花产业现代化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分析了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 5个重点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棉田改造、加强适应棉花机械化集成技术和品种研究、加大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等5方面来推进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目标价格改革对棉农收入的影响机理,揭示影响南疆四地州棉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方法]从棉农角度出发,基于南疆四地州370个样本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状况,理论分析目标价格补贴对棉农增收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等对棉农收入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外出务工、社会关系、棉花种植面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棉花销售价格等对棉农人均收入均存在显著影响。[结论]基于此,要避免将补贴化为主要的收入保障措施,继续加快土地流转,扩大棉农财产性收入来源,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多管齐下,破解制约南疆民族地区棉农增收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