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秀红 《农业经济》2006,(10):19-20
贫困问题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我国的贫困人口90%集中在农村,这些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如何消除贫困是我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贫困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发了规模巨大的全面消除贫困的行动,组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力。50多年来,我国消除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贫困人口在生存环境、人身权利、社会地位、精神文化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但是.目前我国扶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沈茂英编者按: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农产品商品率低,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少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在此情况下,发展农业产业化有一定难度。但农业产业化毕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的方向,作者对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测定刘福成一、确定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意义使我国现有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九五”时期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看,贫困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约...  相似文献   

5.
《农村展望》1997,(2):17-18
党中央发出“到本世纪未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伟大号召,为确保如期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贫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是:贫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观。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省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任务仍然很艰巨,时间很紧迫,确实到了最后攻坚阶段,尤其所剩下的170万贫困人口,多数集中在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区、东部易涝区和中部 沿江洪泛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低;同时,在现有的贫困人口中,有56%以上在国定贫困县之外,他们又得不到国家专项资金的扶持,相对来说,脱贫难度更大些。因此,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问题,就成了扶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横下一条心,继续发挥若干实干精神,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打胜这场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还是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如果不解决"老乡"的小康问题,全国的小康就解决不了。当下"老乡"的问题主要有四个。第一,贫困人口如何进入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已解决了3亿多的贫困人口,但现在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国对贫困人口的划分标准为"年收入2千多元人民币",如此算来,我国的贫困人口大概是7000万到8000万。解决这部分人的小康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政府外,我们还需要依靠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让公益组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些贡献。某个目标,比如孩子的上学问题,把具体的问题分解,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非贫困县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区32个非贫困县经济快速发展,大多数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应清醒认识到,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进度比较缓慢。据统计,1985年到1998年,49个贫困县解决贫困人口温饱870万,32个非贫困县解决贫困人口温饱375万,分别占各自贫困人口总数的87%和75%,32个非贫困县解决贫困群众温饱进度比49个贫困县慢12个百分点。目前这些县仍然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地方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制度、技术与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对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实地考察后的思考程厚思曹文在我国现有的5800万贫困人口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居住在边疆民族地区。如何有效地解决这部分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当前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以云南西盟佤族...  相似文献   

9.
家庭经营制度的历史局限和改革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新 《中国改革》2004,(11):40-42
打破二元结构的桎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有关政策开始对“农民收入增长”、“耕地过快减少”、“粮食增产”、“农民权益”、弱势群体(如失地农民、农村妇女、贫困人口)等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是明证。但应该看到,宏观政策调整的作用是有限的。宏观政策如果没有微观改革的配套,将很难长久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三农”  相似文献   

10.
论21世纪初实现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目标的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伊始 ,中国政府制定了 2 1世纪初的扶贫开发纲要 ,确定了 2 1世纪初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目标 :进一步提高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水平 ,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进而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态。具体目标是解决温饱线以下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解决温饱不稳定的贫困人口返贫问题 ;解决稳定温饱的人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必要研究和探索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新模式。本文试从新模式提出、新模式总体构想和实现新模式的必要条件及措施展开讨论。  一、新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具体模式(一 ) 2 1世纪初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难点1、…  相似文献   

11.
贫困人口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日益严重,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而医疗救助对于保障贫困人口健康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驰  张荣 《农业经济》2004,(3):48-49
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一进程中,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土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农民如何增收,农村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崭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羁绊,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3.
云南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历史,形成了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现状特点,因而扶贫攻坚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目标,从实质上来看,扶贫攻坚所要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问题,而贫困人口既是扶贫的对象,同时也是扶贫的资源,打好扶贫攻坚战,重要的一环是在扶贫开发中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水旱灾害与中国农村贫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康晓光(1995)认为,中国贫困问题表现为三个特征:第一,从社会经济结构看,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有人进一步认为,中国的绝对贫困几乎完全发生在资源贫乏的偏僻山区。(世界银行,1993)这一特征是农村长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于城市的产物,更是由社会经济制度安排造成的,即长期以来农村和城市人口在就业、收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人力资本流动等方面种种不平等政策造成的。第二,中国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于几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即西南喀斯特山…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小额信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额信用贷款是不发达国家向贫困人口实行的以数额小、期限短、分期偿还为特征的金融服务方式,是一种适合贫困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的金融制度安排。它源于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服务于经济及社会能力较差的弱势群体。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在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进行试点工作。2001年1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在广大农村全面实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金融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了正规金融体系难以辐射的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多年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必须在政策设计和管理制度上实现新农合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无缝衔接,推动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联动,才能够使农村贫困人口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已不仅仅是个别国家自己的事情,它已引起许多世界性组织的注意。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都对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和解决贫困问题的项目提供粮食、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援助。  相似文献   

18.
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村扶贫模式创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贫困、促进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农村扶贫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因此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战略,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基本解决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但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发生率较高,返贫率较高,仍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西南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扶贫开发成本较高、相对贫困问题显现、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等主要困境,分析其农村扶贫模式的现实情况,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寻求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发展是缓解贫困的基本前提 中国大陆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计算的结果,1990年大陆贫困人口总计8630万人,其中8500万分布在农村。这种贫困人口高比重分布于农村的特点与发达同家迥然不同,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差异也是明显的。所以,有理由说,大陆的贫困问题实质是农村问题。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小国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城市和现代工业不发达,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这一历史原因有关。但更为重要和更为直接的原因还是由于自50年代起政府实行的利益分配上偏向于城市的政策造成的。借助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高额的生活补贴,使城市成为几乎没有贫困的“绿州”。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原有社会保障体系和补贴制度的改变,加之,城乡壁垒被打破,随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也会使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反贫困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3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也从33%下降到3%左右。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己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