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地农民健康、幸福感与社会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来探明社会资本与健康和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显著,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并提出要广泛关注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在失地农民安置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逐步增多,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不断探索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本文在总结广东各地探索和实践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所形成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失地农民个人和集体直接的或间接的社关系而获得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大致会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通过对61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本文对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得出结论: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积累不够、集体社会资本十分薄弱.因此,政府应正确引导失地农民不断积累个体社会资本,大幅度增加对失地农民集体社会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建立,由于其在制度模式、参保机制、缴费机制、给付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保证其公平性、合理性和充足性.因此,应当采取拟定失地农民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等措施,使其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异质性的内涵并将其划分为整合型、跨越型及乡村型社会资本三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揭示了失地农民自身所具备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其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整合型社会资本和乡村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存在正向影响,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②失地农民适应能力能够正向调节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负向调节乡村型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学习能力则可以正向调节失地农民整合型社会资本和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运遂 《农村经济》2007,(9):109-112
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的观点,主要阐述了失地农民的群体社会心理、个体社会心理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民发展创新过程中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农民社会网络包括功能性社会网络与社会构建性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农民可以通过与网络中其他角色的互动来调动实施发展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在此过程中社会网络的社会资本功能得以充分显现。社会网络需要经历不断的塑形与被塑形的动态过程,维系社会网络的机制是网络内建立起的信任、社会规范及认同的价值体系。在农村发展实践中应考虑有助于农民社会网络建立与扩展的干预内容。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本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指数两个角度剖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结构特征,并借助OLS回归模型检验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综合融入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心理认同层面则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年龄与综合社会融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融入特点;(3)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融入优势越强;(4)自营劳动者的融入水平优于其他群体;(5)党员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对社会融入具有促进效应。此外,由于迁移的特殊性,失地农民四个维度融入次序与经典的移民社会融入模式迥然有别。因此,政府应根据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差异性特质,建构分类施策机制,支持和引导其分层有序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9.
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安全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平 《农村经济》2006,(12):81-83
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支持,失地农民面临着失业、养老、疾病等诸多风险,极易沦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鉴于此,本文从政府、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以期政府作出缓解和消除各种风险对失地农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威胁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莉 《农村经济》2007,(10):70-73
当前,农民已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三者在职业、收入、居住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社会养老保险也应有所别;对纯农户、应采取“基础养老保险”+“附加养老保险”模式;对农民工,应实行“个人帐户”+“社会统筹账户”模式;对失地农民,应探索“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账户”+“储备金 账户”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纯农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明确失地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