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计算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的原则,在分析防洪效益特点的基础上,对合理计算防洪效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a.将防洪工程正常运行期各年防洪效益(计入洪灾损失增长影响)的平均值作为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的代表值;b.用有、无防洪工程情况下土地净收益的差值计算防洪工程建成后可增加的土地开发利用价值;c.要重视和合理计算间接防洪效益;d.对采用系列法计算多年平均防洪效益时的大洪水年用经验频率法进行处理;e.敏感性分析中增加大洪水年出现的时间对防洪效益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宅基地发展权为一类具有增值收益的产权,其归属应从其增值来源和产权特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即宅基地发展权既不能完全归私有,也不能完全归公有,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取得合理平衡。基于该分配角度,以土地发展权的视角探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宅基地发展权的权能分配以及土地增值的全过程,构想将宅基地发展权分为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与市地发展权两个层次,并以此构建土地增值收益的效益函数模型。在该权能分配理论的指导下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三者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进行了测算,得出测算分配比例为26.89∶42.33∶30.78,集体经济组织分享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价值为201.44元/m~2,是正常征收的2.24倍。以产权为基础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加体现了补偿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概括.对土地增值的含义、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与测算、土地增值管理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土地自然增值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土地增值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则是研究的难点。我国土地增值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增值收益流失、回归途径缺乏;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农民权益受损;土地租、税、费体系不合理。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的实证分析、分类研究;必须加强基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租税理论和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与数量模糊不清,农民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文章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区与建新区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从土地自然增值与人工增值等方面构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模型,确定了增减挂钩中拆旧区与建新区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并选择辽宁省典型项目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土地发展权理论构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模型与方法测算结果均有土地增值收益存在,且当建新区用途为商住业用地时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高于建新区为工业用地时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在增减挂钩中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一般在600元/m~2左右。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指出应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而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5.
划拨用地入市之前,需缴纳土地出让金,目前各地区制定的出让金标准一般都是按照标定地价的一定比例来设定。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不同地域单元应划分区片来分别制定出让金标准。在对土地增值收益及土地增值收益率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2011年为现状年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分别计算了石家庄市域不同用途土地在不同区片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增值收益率。最后,将各单位的土地增值收益率分别与社会经济因子、石家庄市域的城市等别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市域内土地增值收益率进行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差法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良好"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征收转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理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过程中参与主体的贡献及风险,探寻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比例。研究方法:德尔菲法、"贡献—风险"分析法。研究结果:投资增值、用途转变增值、供求增值和政策性增值对土地总增值的贡献比例分别为17%、51%、16%和16%;农民、集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土地总增值的贡献比例为12%、22%、50%和16%;按照"贡献—风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确定各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比例为农民、集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31%∶16%∶32%∶21%。研究结论: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主要是因投资、用途转换、供求关系变化以及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参与主体通过对增值因素产生作用对增值收益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承担相应风险。"贡献—风险"分析法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主体对土地增值收益的贡献及其承担的风险,体现了按贡献分配、按风险调节的分配思路,同时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方法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9.
美国土地价值捕获制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中国土地》2008,(1):58-62
土地价值捕获是指将土地的自然增值全部或部分回收归于社会的过程。美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合理地利用了土地的增值收益,既保护了公平,又保证了效率。美国政府在土地价值捕获上的一些做法,对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土地价值捕获(value capture)是指将土地的自然增值全部或部分回收归于社会的过程。本文对美国“土地价值捕获”的原理与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特点,提出了针对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保乾  刘畅 《水利经济》2020,38(5):17-23
在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投入导向型的超效率DEA-CCR模型,测算了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水资源福利绩效;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水资源福利绩效进行解构,测算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率,并采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处于有效状态,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水资源福利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差异呈"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态势;产业结构、经济外向性、城市绿化、技术进步、政府环境规制效果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福利绩效均有一定影响,但是各因素影响方向、影响力度与显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为例,简要分析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确定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评价类型,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长沙市金霞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开发区时空格局带来诸多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探寻开发区产业转型成为当下热点。本文聚焦开发区中的山海资源,以漳州招商局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定量分析其1999~2018年建成空间形态、植被指数、海岸线变迁等生态空间时空指标,用于指导开发区未来产业升级转型。结果表明,山海空间是开发区空间扩张的主力,开发难度大;开发区植被退化迅猛,生态环境亟需修复;海岸线类型丰富且人工化程度极高。开发区具有天然的立体产业转型优势,若坚持“山海为梯,立体开发,生态共享”,鼓励开发区产业从“平面单一式”向“立体复合式”创新改革,将有利于产业资源合理分配,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8.59分,达到了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优越,管理绩效突出,但用地效益一般。土地利用强度潜力将是未来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主要潜力,扩展潜力和结构潜力均不高,不存在管理潜力。并对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将来土地集约利用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苏北沿海东台条子泥特大型围垦工程为依托,围绕江苏沿海开发围垦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融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监测等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提出堤防设防标准、堤防迎水坡防冲关键技术,以及基于潮位频繁变动下的堤防渗透变形多元判据;针对海堤工程位置水深较大,水下地形复杂,潮汐、波浪等水动力条件更加恶劣等条件,提出基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岸线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海堤的防护结构新型式,以及强震作用下的围堤液化成因及破坏机理;针对新时期围垦工程由高、中滩围涂向低滩围涂方向发展,对海堤建设提出的新要型的海堤结构;构建一整套沿海围垦工程中的围垦堤防稳定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以及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研究河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匹配问题,使园区的资源禀赋与管理体制相匹配,突破了以往研究方法固有的局限性,把匹配方法应用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的研究领域,总结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园区发展模式,对于丰富开发区的基础理论、促进开发区持续创新发展、优化开发区未来管理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对于提升河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顺利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AHP及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开发区内的失地农民具有相对高的生活质量水平;(2)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征地年份、失地农民的个体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问题是土地征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可为土地征收中相关的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淡水资源紧缺是江苏沿海大规模围垦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建立更加高效、高保障度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增加水资源供给,合理利用水资源,将是江苏沿海开发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结合围垦区(包括人工岛)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关联,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需要,研究蓄淡工程的类型、规模和布局(河口水库、河网节制闸、天然湿地、平原水库),确定蓄淡工程规模和优化组合方案,评估蓄淡工程综合效用和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和利弊分析),提出兼顾供水、防洪、环保、海洋等行业需求的沿海围垦区蓄淡工程布局模式。研究改变现有基于陆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建立海陆结合的新型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成果不仅仅可解决未来江苏沿海大开发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也为解决今后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北方沿海城市水资源的匮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土地整治遥感监测手段,本文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在土地整治工程地物信息提取基础上,构建形象进度评价模型以综合掌握项目实施进展。研究方法:挣值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遥感影像提取的工程矢量信息分析评价结果符合项目实际进展。研究结论:在遥感监测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工程形象进度评价模型可用于计算项目整体工程进展,评价项目进度情况,并找出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工程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20.
项目融资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耀祥 《水利经济》2006,24(4):32-34
分析项目融资在水利建设中的适用性,提出水利项目融资的基本要求,并就投资者直接安排项目融资、投资者通过项目公司安排项目融资、BOT、TOT、ABS等目前比较常用的融资模式在水利项目建设中的运用提出建议:供水、水利旅游、水产养殖等项目适用投资者直接安排项目融资模式;水电项目适用投资者通过项目公司安排项目融资模式;主要为筹集资金的项目,可选择以内资为主的BOT融资模式;为引进新技术、改善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项目,可选择以外资为主的BOT模式;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其他水管工程改造项目适用TOT项目融资模式;ABS融资模式只能作为融项目建设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