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目的:以司法—过程为导向探讨征地拆迁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对接与阻断机制,为行政与司法中现有冲突的化解提供判断依据。研究方法:判决书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征地拆迁案件判决时空观察,司法管辖的时空层级与原告胜诉率呈负相关。管辖体系内高层级法庭的对接—阻断之网更倾向做出不利于原告的裁判。(2)从被诉主体观察,被诉机关的行政定位影响裁判结果。高职权关联部门与高层级部门的行为更符合对接—阻断之网的预期,并有更大概率作出原告败诉的裁判。(3)从诉讼案由观察,不同案由的原告胜诉率偏差明显。原告进行选择性起诉与外部施压的运作,使自身诉求贴近司法终局的判断。研究结论:司法管辖、作为被诉人的行政机关定位以及诉讼案由是影响对接—阻断之网判断的关键因素。原/被告运用这三类因素,使己方利益尽可能迎合对接—阻断之网的最终判断。这一研究有助于提高土地合法行政行为的可预测性,从而降低行政行为的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2.
行政监督     
<正>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行政监督有两种用法:一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依法对行政相对人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反思飞地治理困境,为飞地府际合作治理模式的确立与逻辑展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规范分 析法、实证调研、原理证成和演绎法。研究结果:从分布状态上看,中国飞地具有“小、散、多”的基本特点。现有飞地 治理模式与治理需求存在张力,且既有成果对飞地治理解释出路存在偏差。飞地监管不力的本质原因包括飞出地政 府对飞地的控制力薄弱之内因以及飞地行政管理松弛之外因两个方面。研究结论:以权力让渡为基础、兼具激励机制 和约束机制的飞地府际合作治理模式是解决飞地问题的新思路、新思维。该模式以飞地治理为共同目标和发起点,通 过协商将双方应尽之义务以及应享有之权益以协议形式固定下来,并通过约束机制保障全面代管和部分代管的落实, 达到飞地良好治理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揭示标准控制、信息公开、事后惩罚等上级政府干预手段对农民—地方政府征地博弈及交易成本的影响,为科学设计征地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博弈实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强势政府模式下,农民违建、政府强征、农民维权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60.8%、42.3%和39.2%,交易成本约相当于土地总价值的15.7%,土地增值收益的17.4%;(2)单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或内部的地方政府最低补偿报价、单一加大对地方政府强制征地行为的事后惩罚将显著增加征地交易成本;(3)将农民与政府价格谈判空间控制在较小区间可以减少交易成本;(4)要求地方政府事前了解农民补偿意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研究结论:从减少征地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出发,不能单方面"声援"农民或对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实施高压;制度设计应着眼于提高征地信息透明化,增进不同主体对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分配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契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契合、与各类空间政策相契合、与信息融合相契合;(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机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考虑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不同部门的分工,建立指标+空间+清单的管理模式;创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可交易发展权的政策设计;(4)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在空间用途管制中的作用,强化依法管制、依法治国、高效治理等要求,并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从提高制度协同配合效率角度审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机构改革、技术调整、空间规划和政策延续等关键内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共同提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谢庆 《南方农村》2015,(1):39-46
本文从土地流转的交易视角,对广东省四市的土地流转与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土地流转中交易对象越具有正规化特征,越促进交易方式的正规化;(2)土地流转的交易方式含有强制性行政成分时,会使农户交易意愿减少,从而诱发土地纠纷。政府协商可能是最佳流转方式;(3)农户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往往存在货币幻觉,忽略对方企业家才能,从而内生诱发土地纠纷。同时,提出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减少土地纠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日本国土空间的用途类型以及管制措施,为中国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日本国土空间规划与法律体系具有权威性,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了立法支撑与制度保障;(2)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各部门、各层级职权清晰,能够统一协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3)日本尊重国土空间使用类型的多样性,实施刚柔结合的用途管制制度;(4)日本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保证了规划的实施效力;(5)日本重视国土空间的系统性,保障用途管制的整体性。研究结论: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对中国有所启示,主要包括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立法、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机制、确立常态化的多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构建刚柔结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已由过去对国有粮食企业的行政管理,向全社会粮食行业的行政管理转变。各级粮食部门已成为社会粮食流通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监督有关粮食流通法律、法规、政策及各规章制度执行的行政主体。粮食部门过去从未涉及行政执法问题,随着职能的转变,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项新的任务。一、行政执法概念行政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指行政机关和其他享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政行为。狭义上的行政执法,指行政机关和其他享有行政管理职权…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使政府成为事实上的企业购并主导者。政府是企业购并的准主体,并没有被《公司法》赋予企业法人地位,却以所有者身份对上市公司企业购并的有关重大问题,如目标公司选择、购并价格等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因而处于事实上的主体地位。政府在主导企业购并的行为中,其主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购并对象的选择据统计,在1997年实施过企业购并的282家上市公司中,近70%的购并是在当地实现的,其中又有超过50%的购并属于关联购并。许多公司都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国有股在当地企业间的划转实现的。显…  相似文献   

10.
1 哪些建设用地可以划拨方式取得 ?答 :下列建设用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用地 ;( 2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 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2 哪些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哪些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答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3 哪些情形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法》的法学性质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世界各国的《矿业法》本质上都属于“私法”。七十年代以后 ,无论是改立《矿产资源法》还是沿用《矿业法》体例 ,都增加了“公法”内容 ,从而具有了双重性。中国《矿产资源法》的公法内容尚可 ,私法内容单薄 ,因此在本轮修改中 ,矿权制度建设应是重点内容之一。为保护私权 ,首先要对政府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政府主管部门向矿权申请人出让矿权 ,具有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的双重性 ,要研究矿权证书同“工作合同”相结合的做法。为保护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对民事侵权者的赔偿责任要作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2.
因林业法律、法规颁布时间的不同,导致林权概念及内容的不一致性,使林权无法完整地得到实现。《物权法》的颁布为我国林权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了森林、林地、林木的所有权、用益物权的内涵,为林权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公法和私法两方面对林权概念的内涵、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对比,对现行林权概念的规定进行探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林权概念和推进林权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洋综合执法是克服海洋分散执法弊端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海洋综合执法模式可以分为多元联合执法模式、一元统一执法模式和多元一体化执法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内涵和运行机制上都有显著区别,也各具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为我们全面掌握海洋综合执法模式,以及在执法中如何选择海洋综合执法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土地执法监察难现象、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阐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资本积累阶段,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眼前利益出现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土地执法监察难表现的五种现象:即发现难、定性难、制止难、处理难、执行难;着重分析了造成土地执法监察难的社会因素、法律因素、体制因素和社会条件因素等四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法制、机制、体制创新,解决土地执法监察难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完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程序。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程序的完善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无论是立法还是实践,其程序都存在严重缺失。为此,从程序建构的视角,应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组织形式,重塑并完善集体行使程序。研究结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程序是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课题。从法律的角度对石油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石油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缺乏有效的石油安全的政府管理体制。为此,我国应从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建立健全有效的石油安全政府管理体制和构建完善的石油安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来确保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土地管理立法缺陷、执法不严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物权法不健全、土地法缺位和土地管理法不完善影响地政管理;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冲突、"三权"主体不分和权利制衡机制不完善是执法不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健全立法、严格执法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经济》2021,(3):56-58,120
针对当前我国森林保险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这一问题,以森林保险法律关系的构建为出发点,从构建难点、构建原则和构建内容等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在《保险法》等商法框架下构建合理的森林保险法律关系问题,提出了森林保险法律单独立法、处理好政府、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及明确其权利义务和完善森林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法律建设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从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地下空间的第一部部门规章开始到现在,各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已经有32部,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产权归属、与地表的关系、开发利用规划、交易转让等各个方面。研究结论:与地下空间相关的法律建设速度很快,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覆盖范围小、法律效力低;(2)不同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内容上的冲突;(3)在一些重要内容上缺乏相关规定。因此,进一步完善需要:(1)对已有的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2)对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3)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王杨  孙蕊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0):20-26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经营权性质和担保形式,对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法律制度提出完善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1)现行法下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属性为物权,融资担保形式为抵押。(2)地上农作物原则上不纳入抵押权效力范围,但农业设施等其他地上构筑物除外。(3)土地经营权抵押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更能确保交易安全。(4)合理限制承包方对流转合同的单方解除权可以保障抵押权稳定。(5)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抵押权时,价值较小的土地经营权不宜坚持拍卖优先原则;增加强制管理这一实现方式,并允许与拍卖程序并行。研究结论:土地经营权是农地财产归属与利用相分离的结果,基于权利结构与权利客体的特殊性,其融资担保制度不能被一般规则所涵括。在未来出台的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立法中,应当在给予土地经营权人更多法律保护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主体利益,并针对不同特点的土地经营权采用相适应的担保权利实现方式,促进融资担保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