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林权属争议多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乐安县是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县域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居抚州市各县(区)之首,其中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8%。历年来,县内所发生的权属争议,绝大多数是山林权属争议。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全县共发生山林权属争议97起,已立案调处66起,其中协议解决20起,裁定结案14起,正在解决中的31起。遗留和新出现的山林权属争议,每年都是人代会人大代表们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热点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如果由于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滞后,将成为群众性纠纷械斗的隐患,进而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约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浙江省山林权属纠纷积案的调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山林权属纠纷积案不同于一般的山林权属纠纷,发生时间旱,原因各异,情况复杂,调处难度大。通过对浙江省山林权属纠纷积案的详细调查,分析了积案的特点和阻碍积案调处的诸因素,并从经济、法律、行政、体制等多视角探讨加快山林权属调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解决山林权属纠纷问题,不仅关系到森林资源的保护,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笔者以多年调处山林权属纠纷的实践对桐庐县的山林权属纠纷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发生的起数一年比一年多,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争议的面积越来越小,纠纷从偏远的山区向平原、丘陵地带转移,从本县范围向相邻的县、市转移,从集体与集体之间向个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单位之间转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土地资源价值不断显现,集体土地征收和旧城改造拆迁引发大量的土地权属争议,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给地方维稳带来巨大压力.本文在总结归纳徐州市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的基础上,阐述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工作经验和面临的困境,对下一步如何做好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不动产登记的前提之一是权利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如果不动产权属存在争议,争议不解决就无法进行登记,故权属争议的调处已成为影响不动产登记进度的瓶颈。因此,在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同时,应当同时构建与完善不动产权属争议调处制度。现行调处制度存在的问题现行不动产权属争议调处制度,目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法律位阶较低。现行不动产权属争议调处的程序性规定多为部门规章,不动产统一登记  相似文献   

6.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现状、国外及港台地区土地权属管理的做法以及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进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中的经验,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为契机,就如何完善我国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制提出了推进立法建设、建立统一机构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林权属纠纷确权调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权,顾名思义,就是确定权属的意思。从山林权属纠纷案件的本质属性来分析,这类案件最原始的争议是民事争议,因人民政府对山林权属纠纷进行确权处理,当事人不服并提起行政诉讼,从而引起了行政争议。行政争议的产生是因为解决民事争议,解决民事争议是这类案件的最终目的。因此,确权本质上就是行政主体解决与行政管理相联系的民事纠纷的一种行为。确权首先是一个涉及社会稳定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通常称山林权纠纷或林权纠纷。是指有关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方面,即如何占有、使用、管理、处分以及受益权等所发生的争执,属于民事产权纠纷范畴。山林权纠纷不仅在南方集体林区比较频繁,在东北、内蒙等国有林区以及其它省分也并非鲜见,目前全国尚有10万起各类山林纠纷,其中有省际纠纷还有1,300余起,争议面积达140  相似文献   

9.
丽水是我省最大的林区市,山多地少,山林纠纷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把握山林纠纷的特殊性,研究化解矛盾的新思路,强化争议调处的规范性,确保林区社会的稳定性,是山林纠纷调处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产价值的日益显化,土地权属争议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当前,做好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完善争议调处机制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去年《,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自土改以来,我国曾多次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的变革,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林权权属不清问题,由此衍生出集体林产权模糊、不稳、残缺、分散等诸多问题,导致山林纠纷频发。本文以惠阳(州)地区为例,从历史角度考察土改以来的山林纠纷,认为林业体制和政策多变,是农村山林纠纷大量爆发并且难以调处的制度性根源;山林权属不明、界限不清是林权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林地升值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山林纠纷的现实原因。提出在调处山林纠纷的过程中,要兼顾考虑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并对2008年以来的林权改革遗留的山林纠纷,提出调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不是空泛的理论之争,而是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及农业建设的实践之争。我国国土天然形成的大格局,决定了惟有实施林农牧共同发展的大农业战略,使山区、牧区、农区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依持,共生共存,我国农业才有出路。这个大农业战略简称为"林草兴邦"。林草结合,也是国有林场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清水江流域的契约为样本,对林地产权流转的主要形式、范围、价格以及林地产权流转契约的履约机制和纠纷化解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从清水江林业契约来看,林地产权流转主要是在本地区的流转;林地产权流转形式和内容主要有林地所有权及林木所有权的整体买卖、林地使用权租赁、林地股权及林木股权买卖等,在分成租赁情况下,山主(地主)与林地佃户(栽手)之间的分成比例多为3∶2;林地流转契约的履约机制主要是基于信任的自我履约机制、基于中人的履约机制、基于担保的履约机制和基于政府的履约机制;林地产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可以说是一种以当事人协商解决和在寨老等参与调解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北省实行的不同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进行量化比较,造林业绩、林业投资总额、林业投资结构以及林业总产值等几个方面的结果都显示,私有化的林权制度安排会推动林业的建设;而集体化的林权制度安排可能会成为林业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关于资源保护的共同代理理论对中国林业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符合中国林业资源保护要求和林权特点的共同代理理论模型。主要政策建议: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林业资源规制机构;控制林产品出口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组建卓有成效的森林保护主义团体,让更多的民众均来关心政府林业保护政策;放开林业所有权,监督林业的使用方向,提升林业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森林小镇"理论进行解读;其次,简单介绍广东省城镇的情况;接着,分析广东山区欠发达城镇存在产业类型单一、空间建设分散等问题;最后,提出"农林+新型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形成"微、生、小、环"的森林小镇空间发展路径,为大多数偏远山区城镇的特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因林业法律、法规颁布时间的不同,导致林权概念及内容的不一致性,使林权无法完整地得到实现。《物权法》的颁布为我国林权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了森林、林地、林木的所有权、用益物权的内涵,为林权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公法和私法两方面对林权概念的内涵、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对比,对现行林权概念的规定进行探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林权概念和推进林权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庆市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论述了以人为本,综合治理,以林为主,治山治水与兴林致富相结合,实施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土保安体系建设,并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就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实施天保工程前,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面临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职工月工资仅180~220元。天保工程实施后,经过一系列改革,目前清河林业局已成为全省森工系统所属40个林业局中经济状况最好的林业局。其具体改革措施:创新森林保护发展机制,采集林副资源实行有偿利用;创新林区产业发展机制,构建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人事用工和劳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全面实行养老保险政策;创新林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林区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创新林区小城镇建设机制,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清河经验留给我们深层次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也是林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伊春林区以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桃山、乌马河等林业局进行试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对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其改革的不足,提出建立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实施政府对林地产品的规划,并建立健全与林权改革相配套的中介组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