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征占土地搞开发建设为标志的大中城市扩展使大量的农民失去了维持生存的土地,虽然我国建立了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但目前这一机制还缺乏合理性和说服力,尽快建构并完善合理的征地补偿利益分享机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法律体系等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区片综合价是近年来提出的对失地农民土地补偿的新概念.其技术依据与方法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因此,通过对失地农民合理土地补偿的基本要求的描述及对当前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关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角度建立了一种新的征地区片综合价测算方法模型,并揭示了新模型在土地补偿的计算和分配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描述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几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监督制度、土地补偿制度、政府干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制度原因,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应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服务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2014年2月对征地规模比例较大、失地农民较多的山西省东阳镇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的144个有效样本数据,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地的征地情况以及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征地意愿,探讨分析失地农民被征地前后的生活变化情况,得出样本中不愿意被征地的农户高达81.25%,大部分农民对征地工作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土地补偿标准较低和缺乏就业安置等依然是主要问题。研究结果对我国现行农村征地制度和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是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农村分配和被征地农民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分配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泰州海陵区在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中,合理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标准和条件,建立健全了海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促进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2012年,全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成员15.56万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纳入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有28232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究海南省海口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海南省海口市在征地时存在土地补偿费不足以支付基本养老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出于利益保护不愿为失地农民参保、失地农民迫于生活压力无力参保及不愿参保等诸多问题。研究结论:需要通过提高土地补偿标准、改革交费方式和期限等多种形式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是各地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瓶颈”,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山东省烟台开发区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失地农民“两保一补”社会保障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将被征用土地村的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助费用来为失地农民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放生活补助费(简称“两保一补”).  相似文献   

8.
征地补偿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各地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暴露出来的失地农民陷入困境问题,与其未能获得相应的土地补偿资金有很大关系。其中,现行土地补偿标准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土地补偿标准与市场收益脱节成为征地失控的动力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是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在立法上存在公共利益不分,土地补偿不合理;实践中存在土地征收权滥用、补偿款项被截留等一系列弊端,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权益。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和配套制度上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大龄失地农民很快花光补偿款的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土地换保障”的实验,政府不将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款发放给个人,而是用来缴纳养老保险,一定年龄的被安置人按月领取养老金,但金额较兜如果农民要用土地才能换取城市户口和社会保障,我是坚决反对的。城乡户籍以及附着的社会福利的差异,本身就是_种社会不公平,必须消除,这已是社会共识和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永久性失地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于土地补偿标准低,安置方法缺乏科学性,致使失地农民的生活出现了许多困难,从而制约了他们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因此,政府必须要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保证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并尽快地建立健全永久性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真正地解除他们的养老之忧.  相似文献   

12.
谢平 《农业经济》2006,(8):54-55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近年来,因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引发的农民上访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上访群体中,有个体访,也有集体访。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征收或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能对农民的土地补偿进行合理的分配,势必引发更多的农民上访,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认真学习和掌握农民土地补偿的相关政策,做好农民土地被征收或征用后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是对每一个农村工作者和领导者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安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已经或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而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现行的征地安置方法,可能会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而建立失地农民安置的法律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措施.本文针对目前建立“失地农民一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结合建立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多元化策略,并时我国“失她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做了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切实提高“失她农民”的福利水平,使“失地农民”过上—种更有保障、质量更高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行不合理的农地征用制度,征地安置补偿政策失误等造成失地农民问题愈演愈烈,但失地农民问题本质上是农民权利的问题,长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最根本的制度原因,适度的社会保障替代,为失地农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之选。  相似文献   

16.
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正确途径是要重新建立新型的征地补偿办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尤其是对农民直接补偿的标准.让失地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去参加社会保险、接受技能培训。除此之外,还应该改革当前单一的货币化补偿办法,积极建立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机制,尽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伴随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部分失地农民返贫趋势明显。关键原因在于现有的土地补偿安置政策框架重在保障失地农民当前的基本生存权,而对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发展权益重视不够,体现在征地补偿政策不合理,对收益共享缺乏考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单一,保障水平低;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弱,缺乏对失地农民发展权的关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政策,合理分配土地出让后的增值收益;创新社会保障模式,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权。  相似文献   

18.
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产生源自国家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补偿的不合理使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用不足以维持其长远的生活保障,尤其农民现金消费的短期化行为,导致货币补偿起不到养老保障作用。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利,是被征地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承担着农民的多重保障功能.而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是在农民保障制度缺失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是导致"三无"农民大量形成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征地补偿制度已经严重滞后,忽视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形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为失地农民建立保障体系提供以下建议:①建立合理的最低保障制度;②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③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和失业在内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险制度;④为失地农民建立法律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征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征地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和“以民为本”的政策思想,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以被征地所承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内在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致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