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禽流感报告意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制动物疫情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疫病,而早发现需要农户早报告。本文以江苏省海安县和灌南县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当自家或其他农户家禽发生禽流感时规模户、散养户及非饲养户报告禽流感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对禽流感的报告意愿比较低;养殖规模、对禽流感威胁人类健康的认知、对禽流感政策的认知水平、对扑杀补偿政策的信任程度、对禽流感暴发风险的认知等因素影响农户禽流感报告意愿,但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报告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促进规模养殖,在禽流感的健康危害及扑杀补偿政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确定合理补偿标准并确保补偿及时到位,将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禽流感的报告意愿。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疫区散养户对扑杀补偿政策配合意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河南、辽宁、湖北3省疫区散养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借助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禽散养户对扑杀补偿政策配合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对补偿满意度、文化程度、对禽流感的认知三个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他因素,如年龄、收入、对禽流感的态度、对政府信任度等对散养户的配合意愿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养殖户预防要素投入不足和隐瞒疫情可能导致动物疫病爆发和蔓延,造成巨大损失。通过构建养殖户重大疫病防控决策树,说明了养殖户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讨论了疫情披露和预防要素投入的激励相容条件,认为补偿除弥补扑杀损失功能外,也应通过激励养殖户预防要素投入而成为公共风险管理的工具,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理论模型。以理论分析为依据,认为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存在重监管、轻激励、补偿程度低和补偿机制失当等问题,并可有以下改进:第一,增加扑杀补偿程度和违规惩罚程度可以激励养殖户披露疫情,其中,增加惩罚是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式;第二,在补偿机制的设计中加入信号显示变量,实现养殖户投入社会最优防疫要素水平的激励相容条件。其中,信号显示机制可以包含并综合考虑这三种机制:按规模差别化补偿;染病率与补偿呈反比的机制(如只对存活的禽畜进行补偿);相对染病率比较的补偿机制,即补偿不仅依赖该养殖户染病情况,还部分依赖与同区域内同类型养殖户的染病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苏省297户家禽养殖户为样本,分析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和厘清了禽流感防疫知识认知对家禽养殖户免疫疫苗依赖程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防疫措施知识认知是降低家禽养殖户禽流感免疫疫苗依赖程度的显著因素。综合防疫措施知识认知通过弱化家禽养殖户对禽流感免疫疫苗在禽流感防疫中的感知有用性,进而改变其态度,并最终转变其在禽流感防疫过程中过度依赖免疫疫苗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打击。非洲猪瘟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养殖户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主体,其防控行为在整个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扑杀补助政策下养殖户对非洲猪瘟防控行为的决策机理分析,利用黑龙江、贵州和陕西三个省513份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扑杀补助对养殖户非洲猪瘟疫情上报意愿和预防投入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补助形式的政策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找出激励相容的扑杀补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扑杀补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励养殖户上报疫情,但同时也降低养殖户的预防投入;相比于“按大小”补助形式,激励不相容现象在“一刀切”补助形式下更为明显。政府的监管和养殖户自身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认知能改善养殖户的防控行为。在一个确定的非洲猪瘟防控环境(一定的政府监查力度、风险偏好等)下,略高于偷售收益的补助水平能够增强养殖户的疫情上报意愿的同时又不会降低他们的预防投入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改进和优化非洲猪瘟扑杀补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5省452户细毛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分析规模异质下农牧户兼业化对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方法]文章采用SBM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测算了农牧户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及不同规模下兼业化对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化会显著促进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且非农兼业程度越强对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2)分规模来看,农业兼业形式对散养户、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对小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均不显著; 由于非农兼业形式在散养户和大规模养殖户中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与“收入投资效应”的强度的不同,对散养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受教育程度、养殖年限、养殖方式、是否接受技术培训均对养殖户总体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变量对养殖户总体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应全面推进细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加大细毛羊养殖技术培训的开展与推广,加强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宣传和政策引导,完善国家层面的畜牧养殖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05,(12):45-45
入秋以来,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月中旬以来.我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安徽省天长市、湖南省湘潭县、辽宁省黑山县等地也发生了禽流感疫情。疫情给疫区农民特别是家禽养殖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损失。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及时做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疫区扑杀的家禽,政府会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国家还决定对家禽免疫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淡水养殖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养殖户广西壮族自治区96户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养殖户参与渔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的影响达到了90%的显著水平;是否了解合作社,养殖历史和养殖面积达到了95%的显著水平;是否参加过职业培训和政府是否积极引导合作社的建立达到了99%的显著水平,以上是影响养殖户参与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政府应加大对养殖户人力资本的投入并积极引导渔业合作社的建立,鼓励水产"大户"牵头创办专业合作社,鼓励养殖户加强交流与学习。  相似文献   

9.
地方简讯     
《农村工作通讯》2004,(3):31-31
上海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增收不受禽流感影响上海已经采取扶植措施,尽量减少禽流感疫情对禽类养殖户和生产厂家的影响,确保今年年初提出的上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率先突破7000元大关的目标可以实现。扶植措施具体为:对因发生禽流感疫情或疑似病例而直接受到影响的农户,据实给予生产补偿;对于种禽生产厂给予生产维持性补助:同时,组织定点加工企业统一收购目前农户仍在饲养的活禽,既缓解市郊农民卖禽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宁夏中卫沙坡区蛋鸡养殖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影响养殖户生产恢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禽流感疫情冲击下,95%的养殖户选择恢复生产,但有44.64%的养殖户缩小生产规模,27.54%的养殖户生产恢复速度较慢;外部支持、家庭特征正向影响养殖户生产恢复,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养殖户生产恢复,其中,外部支持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特征和风险感知;在构成养殖户生产恢复的三个维度中,恢复速度对养殖户生产恢复的反映程度最大,其次是恢复规模和恢复时间。提高养殖户生产恢复速度、稳定生产规模需通过完善疫情损失补贴政策、加强正规金融渠道支持、提高养殖户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发挥社会资本在疫后生产恢复中的作用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生猪保险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对维护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和确保养殖户增收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江苏、河南两省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有序Logit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生猪保险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显著高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收入占比、风险认知程度、养殖规模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显著影响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对生猪保险的了解程度、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规模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养殖户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生猪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加强宣传培育养殖户风险意识以及稳步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老鼠、飞鸟以及入场车辆和人员是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媒介。养殖户的防鼠、防鸟和车辆、人员消毒有助于切断疫病的传播。本文利用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probit似乎不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当前养殖户倾向于采取防鼠和人员消毒措施,而忽略了防鸟和车辆消毒;性别、养殖规模显著影响养殖户的防鼠行为;养殖规模、是否具备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疫病风险认知对防鸟行为影响显著;养殖规模、是否具备防疫条件合格证、是否参加过政府组织的防疫培训、风险偏好能显著影响对车辆的消毒行为;年龄、养殖规模、是否参加生产组织、是否参加过政府组织的防疫培训能显著影响对进场人员消毒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非农就业是农户的一种普遍选择,深刻影响着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文章利用四川省54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在非农就业视角下分析了影响散养户生猪养殖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但如果不解决内生性问题促进效应将被低估;散养户家庭所具有的禀赋会显著影响到农户生猪养殖决策;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家庭规模异质性存在,非农就业对散养户生猪养殖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有序促进非农就业有助于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适度规模养殖形成;完善要素流转市场,促进闲置养殖设备向养殖大户集中,降低散养户退出生猪养殖的门槛;分类制定散养退出激励政策,促进生猪散养户有序退出。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发生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国散养及中小规模家禽养殖农户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禽流感爆发前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包括家禽生产和投入变化、养殖及疫病防疫技术行为的变化以及损失和政府补偿情况。通过比较农户生产及投入的变化发现,禽流感爆发确实对中国家禽养殖农户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冲击影响的程度因农户的饲养规模而异。禽流感发生后农户的养殖技术尤其是动物疫病防疫技术行为明显改善。禽流感疫区内的家禽养殖农户会有较大的直接损失,与损失相比,政府的现金补偿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相对价格法测算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家禽市场分割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尔蒙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中国家禽市场分割程度的冲击及滞后性影响。方法 文章运用相对价格法测算家禽分割指数,同时使用阿尔蒙分布滞后模型进行计量回归。结果 研究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家禽市场造成严重负向冲击:不仅在短时间内阻碍省际间家禽市场流通,更是长期加剧省际家禽市场的分割。疫情发生的当月禽类感染型禽流感对家禽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小于人感染型禽流感;随着滞后期的推移,禽类感染型禽流感对家禽市场分割程度造成的即期滞后影响和累积滞后影响均大于人感染型禽流感。结论 中国政府不仅要关注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时疫情的防控和家禽养殖户的补偿,也要充分考虑疫情结束后停养、休市、限运等政策对家禽市场带来的滞后性影响,完善补偿和市场价格机制,正确引导家禽养殖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恢复信心,确保家禽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无疫苗、根除难,疫情点状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如何在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生产、保持生猪产能稳定是中国生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对21个省份受灾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开展了疫后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的综合恢复力对其恢复意愿与恢复速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目前养殖户的内生恢复力较弱,生产恢复主要依靠外部支持拉动;在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后生产恢复的过程中,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在养殖户做出“是否恢复生产”决策的阶段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恢复意愿,而在实际恢复生产的阶段,则仅有外部支持因素对恢复速度的提高发挥了显著正向作用。缓冲能力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学习能力中的认知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自组织能力中的社会网络是养殖户内生恢复力的短板因素;外部支持因素的短板主要在于养殖保险支持不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培养养殖户内生恢复力和优化外部支持结构两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构建疫后生猪生产恢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检验养殖户禀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标准化养殖场的了解程度较低,经信息强化后,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较高;养殖户的参与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能显著提升他们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参与态度对养殖户参与意愿影响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均最大;感知有用性、相容性、社会群体支持、自我效能和资源便利条件间接影响养殖户的参与意愿,相容性发挥的间接效应最大;养殖户的决策人年龄和学历、养殖规模在部分路径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用期望感染禽流感家禽减少数量作为效果指标,分析了家禽规模化程度发展不同的两个典型地区,疫苗免疫覆盖率和高风险持续时间对禽流感暴发后实施强制免疫效果的影响,运用决策树法对禽流感暴发后两个地区实施强制免疫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减少数量进行估算,进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研究表明,禽流感暴发后只实施扑杀而不实施强制免疫、实施扑杀与强制免疫并举分别是家禽规模化饲养比例较高或较低地区的经济学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全国5省754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了养殖户环境友好型畜禽粪便处理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不同畜禽粪便处理方式的选择行为之间相互依赖,有较强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年龄、受教育年限、人均耕地面积、非农劳动力比例、养殖规模、产业组织、风险偏好程度、畜禽粪便环境影响认知、畜禽粪便人体健康影响认知以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愿是影响养殖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畜禽粪便处理方式的重要因素,而畜禽养殖环境保护政策认知、政府补贴和技术培训对养殖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畜禽粪便处理方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肉牛四大产区1045个非规模肉牛养殖户调研数据,在对不同资源化模式下肉牛养殖废弃物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实验设计肉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方案,建立Mixed-Logit模型识别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各属性的偏好,量化养殖户受偿意愿,测算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肉牛养殖废弃物具有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与价值,不同产区对于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偏好存在差异,同时随着养殖户家庭收入水平、养殖规模、务农劳动力以及环境认知程度的提高,其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且全面技术支持的属性水平下,规范堆肥还田、垫料化、户用沼气和经济动植物生产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004.2元/户·年、861.9元/户·年、1042.2元/户·年和1133.3元/户·年。最后,提出制定阶段性、差异化的补偿政策、加强生态补偿参与主体与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建设、促进资源化利用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