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自 1 978年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个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数量由 1 978年的 2 82 7万增至 2 0 0 0年的 1 70 78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改革以来累计 60 0 0多万人至 1亿人之间 ,仅 2 0 0 2年底 ,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 940 0万 ,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 ,到 2 0 2 0年至少将有 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1、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 1 .3亿 ,加入WTO以后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还会增加 1 0 0 0万人的失业。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路问题 ,既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也是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方法]文章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就业影响因素与就业方式,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出建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竞争力弱,且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年龄、求职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更倾向于通过亲人或朋友介绍。[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盱眙县转岗再就业培训的背景 盱眙县近几年面临着“三高一低”的严峻就业形势:一是新增劳动力进入高峰期。2002年底,盱眙县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33万人的48%,而且每年新生劳动力还以1.44%的速度自然增长,今后3—5年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0万人。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进入高峰期。从1999年开始,盱眙县在外务工人数每年平均在12万人左右,其中2003年达到了1428万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亿人,他们的就业与转移已陷于困境。今后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还会大幅度增加,就业与转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陷于困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出路在哪里?一种看法认为,造成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实行向工业倾斜的战略,国民经济倾斜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从农业吸走了大量积累,可又不能为农业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这种认识看到了问题的表面,但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实际上,如果没有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兴旺发达,农业劳动力就永远也不会有大规模的转移.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实行的城乡分隔政策,是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陷于困境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以来,湖北省以立足农业农村、就地就近转移为主要途径,以突破性发展多种经营、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措施,狠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取得显著成效。据调查,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万人,相当于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其中,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300万人,稳定转入多种经营的300万人,新增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转向其他就业领域的约200万人。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三多三少”:在农业内部就业的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少;在农村内部就业…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加速增长,预计每年新增13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更是影响到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32个调查县的2240个农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转移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去年我省农村当年转移的剩余劳动力74.56万人,其中:男劳动力46.09万人,占61.82%,女劳动力28.47万人,占38.18%;转向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44.11万人和29.63万人。从转移地区看,省内转移23.37万人,转向省外51.03万人。1997年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天丽 《农村经济》2001,(11):10-12
四川省是内陆大省 ,又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 ,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 70 %以上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1 1 5% ,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1 3 0 0多万。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大 ,给四川省实现经济起飞、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久滞留在农业和农村 ,就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而 ,如何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省现今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一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障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 3种选择 :一是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下湖北省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不仅是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本文以湖北省为例,探讨了在金融危机下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有效实现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与现状入手,找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有序而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等现实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放缓而造成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城镇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就业压力大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该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增加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就业。本文在阐述农村劳动力目前就业转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完善转移就业政策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实施劳动力转移政策时应该重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中国农业、农村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深入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和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沉淀,更有现行体制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非农产业就业能力不强。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与…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农民素质与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民素质及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 1999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176 9 82万人 ,其中剩余劳动力约占 4 0 % ,达70 7 93万人。湖北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 ,转移就业不充分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不高而导致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素质及影响。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 ,它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上。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由表 1可看出 ,湖北省各地区从业的农村人口从总体上看文化素…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1亿人以上,加上今后每年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增加。在治理整顿时期,城乡经济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降低,有的乡镇企业关停,有些从农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又流回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使他们合理流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极为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的发展,使得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为加强农业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缓解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劳动力转移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高知识技能,使其能够适应城市工作的需要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时效。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的实效进行相关研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目前,全国农村有4.5亿农村劳动力,从事乡镇企业劳动的职工有1.2亿多人,外出劳动力达6000多万人,这些离开农业的农村劳动力,已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2亿人,农村中已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有了十几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已呈现出大规模的、跨地区的流动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玉阁 《农业经济》1999,(11):41-43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我国就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如何加以正确引导,统筹安排,有效转移,是农业现代化乃至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本文拟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制约转移的主要因素,转移的对策思考等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人口更是一个沉重的数字。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分析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3亿大关,农村人口将超过10亿。16至60岁的农村劳动力约为6亿多…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提供了上亿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21万人,形成了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经济格局。不仅使农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