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土地利用作为地球表面与人类活动连接的纽带,明确其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对于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为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探究研究区在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年际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2015年草地面积为329.52万hm~2,占总面积的81.17%,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土地利用类型, 1990—2015年草地总量略有减少,减幅为0.04%;湿地作为研究区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先减后增、整体减少的趋势,整体减幅为0.36%;其他土地面积减少1.39万hm~2,减幅为19.05%;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增加8 480hm~2,增幅高达102.60%;人工表面面积增加6 075hm~2,增幅为29.47%;林地面积增加了2 908hm~2,增幅10.48%。草地、湿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为净转入特征,耕地、林地和人工表面用地表现为净转出特征。区域经济和农畜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换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和农畜因素共同影响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省黔中地区33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黔中地区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进行研究,同时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定量分析黔中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2000-2020年,黔中区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分别减少5911.75 hm~2和18902.59 hm~2,生活用地面积增加24814.33 hm~2;黔中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2000年的0.6178下降到2020年的0.6147,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黔中区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稍大于生态环境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运用LUCC度量模型和LUCC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清新县2001-2007年的LUCC空间格局变化,并对全县土地利用/覆被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清新县2001-2007年面积增加最多的为林地,而减小最多的为耕地,期间全县综合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为2.77%、土地利用/覆被强度从2.163增至2.172;同时,清新县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全县土地利用/覆被区划可分为南部综合服务中心区、中部产业转移区和北部生态脆弱区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资料,在GIS支持下,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功能区进行划分,为黔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石漠化现象十分明显,中部与西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石漠化风险较大,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土壤侵蚀。评价结果将黔南州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并分析了每个功能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生”空间的视角,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贡献度等,定量分析2000—2015年天津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天津市“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生活用地面积增加,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面积减小,三种一级用地类型中,生产用地数量约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4.46%。(2)从土地利用转移来看,生态用地流出最多,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流入最多,其中在2010—2015年生活和生产用地转入明显减少,开始逐渐向牧草生态用地、水域生态用地转入。(3)天津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340 3、0.329 6、0.316 0、0.314 1,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在减弱。农业生产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向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的转换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各类型生产、生活用地向生态用地转换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典型岩溶地区生态用地研究——以清镇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为典型岩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土地利用布局方案制定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土地利用转换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GIS技术。研究结果:清镇市在各生态用地类型面积配置下,土地生态服务价值2010年为58.96、2020年为64.16,较2004年的生态服务价值有较大的提高。研究结论:生态用地概念是管理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新理念,为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一般只能用作生态用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庆市为研究区,依据2001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定量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结果表明:2001~2009年间,研究区林地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减少,其中林地的面积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庆市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41170.55万元,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等3项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其余6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看,湿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强,只有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基于遥感技术识别诊断黄河源区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实地调研、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矿山露天开采,尤其是煤矿、建筑用砂采场以及煤矸石堆放是造成黄河源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主要驱动因素。源区范围内60.40%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持续威胁黄河源区生态安全。(2)矿业开发主要造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受损面积占比51.59%,严重威胁源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矿业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干支流两岸10 km范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受损,生态廊道效应减弱。研究结论:在查明黄河源区矿业开发现状特征基础上,识别诊断矿业开发造成源区生态受损和退化状况是维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辉南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因其地质、地貌的特殊性而担负着自然地域界面的作用,并表现出更高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其脆弱性变化对山区平原生态安全预警非常重要。特别是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评价其生态脆弱性,对于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地处山区平原过渡区的辉南县为例,在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基础上,参照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并结合周围生态环境敏感因子,建立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对研究区1986年以来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如下:(1)从不同用地类型看,生态综合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其次是耕地和建设用地。(2)脆弱性时间变化特征: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特别是林地减少和耕地、建设用地增加,导致生态贡献指数、生态稳定性指数和生态综合指数显著下降,分别由1986年的2.999、3.324和6.322减小为2006年的2.828、3.032和5.861。(3)空间变化特征:全区范围内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下降显著,表现为低值区域范围扩大,高值区域范围明显减小。高值区范围由1986年的33217.95ha缩小为2006年的1283.40ha,而低值区的范围则由1986年的86550.87ha扩大为2006年的98084.83 ha。(4)地区差异性:虽然三个生态指数在整体上呈现下降,但是不同子流域其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总体上呈现东南山区减小,而西北平原区呈现不明显的增加特点。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为林地减少和耕地增加。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控制耕地增加和林地减少是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黄土高原近30余年来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LUCC),分析该地区LUCC及其环境效应,为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地统计和趋势分析等。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整体上未发生变化,仍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但植被覆盖度提升显著;(2)黄土高原LUCC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3)黄土高原LUCC对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及碳循环等生态环境过程将产生长期的影响,植被恢复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消极的作用。研究结论:黄土高原植被生产力已接近水资源承载力阈值,提升人工植被稳定性、促进水资源平衡仍为现阶段促进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功能适宜性评价,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格局进行优化。方法 文章以栾川县三川镇部分村庄为例,构建土地资源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分类指标体系,运用MCR模型对村域土地资源利用功能适宜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功能适宜性分区之间的冲突,制定相应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结果 (1)根据MCR模型模拟结果,根据适宜性将研究区土地资源划分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后备开发区、优先开发区等4种类型分区;(2)根据土地利用现状与其适宜性之间的矛盾,可将生产功能区内碎片化的农用地、采矿用地和生活空间内零星建设用地优化为生态发展用地和对生态环境具有涵养作用的农业发展用地。优化后的生活用地面积减少了7.86hm2,工矿用地减少49.14hm2,生产用地中的农业用地增加20.11hm2,生态功能用地增加了36.89hm2,实现了农业生产用地集中连片、生活用地集约高效、生态用地充分保障的优化目标;(3)运用MCR模型模拟划定的土地资源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相吻合,可为乡村规划和空间重构提供理论指导。结论 通过村域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实现乡村土地资源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区协调有序,对推进乡村协调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区域景观差异性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以期为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RS和GIS技术对2期的影像进行解译,得到永川区2期土地利用类型图; 利用景观指数法与Shannon 多样性t值检验法进行全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数量结构和各乡镇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显著性分区研究。[结果](1)从类别层级分析, 2005—2015年间,建设用地、林地表现为增加趋势,耕地、草地、未利用地表现为减小趋势。耕地为永川区的优势景观类型(2005年和2015年各占土地总面积5446%、4976%),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受人为干扰强烈且趋于规则化。(2)从景观层级分析,蔓延度指数增大,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均减小。(3)利用Shannon多样性t检验法对永川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区。景观变化极显著区,主要位于主城区及其周围地区,城市化现象显著,人为活动影响大; 景观变化显著区,该区土地利用程度较弱, 2005—2015年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 景观变化不明显区,该区主要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区,经济欠发达,景观格局变化不明显,人为活动干扰不明显。[结论]永川区各乡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差异性,表明在自然因素稳定的条件下,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人为因素的调控,保证各乡镇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生态连接度评价空间显式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的评价方法。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分区,计算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障碍影响指数及生态连接度指数,并对影响土地生态连接度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云南省西山区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20年土地规划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GIS方法可以显式的表达研究区生态连接度的空间差异程度;研究区2009—2015年生态连接度下降,是因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无序蔓延式扩张致使绿地被分割、耕地被占用;规划末期2020年生态连接度逐渐趋于好转,源于"十三五"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大量风景名胜区和生态湿地的建立对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可为生态连接度定量分析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景观分区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研究内容: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分别计算出2009年、2012年的类型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尺度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研究。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结论:(1)从类型尺度分析,景观面积指数与平均斑块面积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余景观类型均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均增加;分维数表现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增加,其余景观类型分维数均减少。(2)从景观尺度分析,除蔓延指数减少外,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均增加。(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2009~2012年间青龙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程度向中等水平发展,受地形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均呈现西北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趋势;各乡镇的土地利用水平表现为青龙镇、八道河镇的土地利用程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都山林场与祖山林场由于其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等级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的逻辑框架和技术方法,提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规则。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GIS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根据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自然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森林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湿地生态空间和荒地生态空间;基于景观功能识别并按不同管控等级将自然生态空间管制类型区划分为红线区、橙线区和黄线区;同时,依据不同地块主要功能进一步确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级,划定用途管制分区结果。研究结论:基于"区域主体功能—景观主导功能—地块主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划定逻辑框架,可为构建以功能分类、用途分区、管控分级为导向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及其整治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地整治的目标开始由注重"新增耕地"向注重"区域功能"转变,土地整治内涵由此得到延伸。同时,也迫切需要推进以提升区域功能为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方法]文章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分区管理的需求,基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背景差异及地域功能的定位、土地整治内涵的演变,运用要素加权叠加法、空间聚类分析法和专家经验判断法与区划对比分析法等开展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结果]该文构建并提出了以功能导向为核心的土地整治分区体系和方案,将我国土地整治按地域功能划分为:(1)以生态修复、保护和建设为主的生态功能保育区,(2)以基本农田建设、农地开发整理、提高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为主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3)以城乡用地统筹整治、城市用地内部挖掘为主的经济发展支持功能区,(4)以划定保护区、保护性建设为主的景观文化维护功能区等4种类型区,进一步结合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区、黄土高原区等12个地理空间单元,组合为61个土地整治功能一级分区。在此基础上,评价一级功能区内各县域单元土地整治功能,识别出景观文化维护功能、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生态建设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城镇发展优化功能和城镇发展集聚功能,续分土地整治功能二级分区即各县域的土地整治功能。[结论]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反映了区域功能及其关系对土地整治分区的引导作用,为分区管控和引导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提升区域功能和加强土地利用功能的联系和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有目标地进行土地利用调整、科学合理促进区域生态景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北京市密云水库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1993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相互转换特征;在剖析土地多功能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功能指数,从而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三生"空间的划分,并基于格网尺度揭示了研究区域"三生"空间时空变化规律。[结果](1) 1993—2016年密云水库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和水域,其面积变化以耕地、林地、草地和园地为主。其中,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减少,主要转换为园地;林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和荒土地;园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林地、耕地和草地;林地和园地之间相互转化的面积较大。(2)研究期间,密云水库区域"三生"空间相对稳定,生态功能一直是研究区域的主导功能,1993—2016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扩张,生态空间略有缩小;不同级别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与总体变化较为一致,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变化相对大。[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精细化评估区域"三生"空间时空变化做参考,并能服务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利用及区域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索与完善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三生"空间重构等背景下土地整治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以江西省湘东区为例,从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迫切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的影响因素,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ping,SOFM)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研究结果:(1)湘东区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迫切性和适宜性空间差异显著;(2)湘东区140个行政村被划分为8个项目区,并与传统分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分区影响因素,将8个项目区归纳为近期优先、近期适度、中期紧缩和远期限制4个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研究结论:考虑生态风险的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结果较传统未考虑生态风险的结果更具实地符合性;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方法将地理位置和空间属性有机结合,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将为新时期的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进行常熟市建设适宜性分区,为不同区域选择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土地整理的因地适宜性与可行性。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空间叠合分析方法,耦合适宜性分区与现状宅基地,从而进行整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结果:基于建设适宜性分区,对区域适宜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常熟市17.0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城乡一体化整理模式整理为城镇用地;62.9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村内合建模式,提高用地集约程度;85.1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迁村并居整理模式,以增加不宜建设区域的耕地数量,增加集中连片保护的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基于适宜性分区选择整理模式,从定量的研究角度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提出区域土地统筹利用分区的概念和划分方法,以江苏省为案例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聚类法进行综合分区;采用演绎法划分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保障区;以空间迭置法构建江苏省土地统筹利用分区。研究结果:将江苏省划分为4个土地统筹利用大区、7个亚区。研究结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应将土地利用的现实和未来相结合,以土地统筹利用分区作为研究的空间依据,该分区是土地利用区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的结合,属于区划性质,兼有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