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在中国的农业供给侧中,农户处于事实上的主体地位。研究发现,农户在农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着供给效率悖论现象,即农产品在生产阶段中供给效率提高的同时,总体利润实现阶段的供给效率却出现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大提高了生产阶段中自然资源的转化率,这个阶段的供给效率得以提升。而生产结构的调整却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生产出的农产品却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营销阶段的供给效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总体阶段供给效率的研究表明:人均土地面积、农产品价格与供给效率呈正相关,而生产性投资与供给效率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我国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错配情况。此外,人力资本的低质量、生产经营的组织性不足,也造成总体阶段的供给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以来,保费补贴效率的测度是调整和改革农业保险运行机制的重要依据。文章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决策单元,构建了分析框架,在变量选择上做了调整和扩充,运用改进的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2014-2016年甘肃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效率总体略低,各年效率得分约为0.62;一阶段与三阶段DEA结果差异较大,补贴效率的相对低效可以由外生环境因素解释。建议通过提高农业保险经办能力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科学厘定费率、制定差异化费率,增强农民风险意识和农业保险认知等来改善农业保险补贴效率。  相似文献   

3.
孙建光  韩桂兰 《水利经济》2010,28(6):4-6,11
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值结构演进优化指数与农业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水价调整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值结构、用水结构、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水价调整能够促进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值结构、用水结构、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这为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效率不仅仅是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结果,更主要的是国家农业结构政策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三者对农业结构效率追求的目标应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差异不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国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满足供需平衡,农产品出现供过于求时,国家强调生产效率,而农民却始终把农业结构效率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农业结构非效率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度的历史变迁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给效率。研究表明,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决定了农业信贷配给度的变迁;农业信贷配给度有所降低,但其信贷配给效率低下;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度逐年增加,但其信贷配给效率较高;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农业信贷配给效率低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期阶段;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效率高于农业信贷配给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测算了第八师2000-2013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第八师农业生产效率呈逐渐提升态势,但整体仍未达到DEA有效状态,其农业发展还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技术效应与规模效益不突出,投入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过剩等,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快速提升的步伐。(2)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因素贡献较大,而技术效率则处于递减的态势,与其他师相比第八师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各项指标均在兵团均值以下。根据结论,提出加强第八师农业科研投入与技术推广、加快农业剩余劳动转移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2016年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面板数据,以全国31个省市区为决策单元(DMU),灵活构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多投入与多产出的绩效结构评价的DEA测度模型,深刻剖析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结构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系数权重替代方式,构建乐观准则、等可能准则、悲观准则农业综合开发结构优化决策方案,验证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与产出的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结构优化提升过程,以指导未达"效率前沿面"的诸省市区节约冗余投入的资源,用于增加"农业高新科技和农业现代化推广示范"等农业高新技术集成项目投入,促进提高农牧副渔果蔬药材等绿色生态的农产品产出质量和产出效率,补足农业短板,强基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本文从部门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外贸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产品总量不足,中国实行了以"保增产"为核心目标的增产导向型农业政策。这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农产品产量增长,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凸显等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难题。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和居民消费层次的升级,中国农业发展将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国家农业政策亟需从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业支撑产量增长的增产导向型政策,转变为以绿色农业为支撑、追求质量和效率的质效导向型政策。实行质效导向型农业政策,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围绕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和组合式政策,从根本上有效破解农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并加大农业项目资金的投入,但近年来由于农业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逐渐失衡,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兵团14个师2004年~2011年农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利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兵团14个师的静态效率和跨期动态效率变化,得出以下结论:从分析结果看,兵团总体农业结构效率有所提升;按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兵团14个师的农业结构效率差异较大,大部分师的农业结构效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进步引导,管理水平提高与规模经营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C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四川省1998—2012年农业经济增长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增长阶段,技术进步已成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业机械投入贡献远高于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偏向劳动节约型,应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规模报酬效益显著,但农业技术效率的损失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的下降对农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