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依太和县夏大豆生产,分析了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构成因素,早播高产不稳产的成因,晚播避灾高产稳产的要素条件,提出了夏大豆晚播避灾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较慢;育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大豆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较低,而且1990年以来没有显著提高;大豆生产集中在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和大豆种植比重是影响大豆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国也是我省主要粮油作物之一,建国后由于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大豆生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平均亩产由61~65公斤提高至89公斤。随着杂交优势新技术的发展和扩种经济作物,带来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杂交玉米,杂交高梁及经济作物等面积不断发展,我省大豆面积逐渐缩小,由50年代的974.6万亩下降到1989年的555.3万亩。在这样急剧变化中,大豆生产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在大豆科研上能不能有所突破,为生产上提供新成果,成为摆在我省农业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省大豆科研工作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人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     
中国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3个地区:一是东北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产量约占全国的40%-50%,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二是黄淮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30%;三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15%.  相似文献   

5.
国产大豆面临技术受阻、生产能力下降、相对成本日益升高的现状,其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适时推广转基因大豆种植、提高大豆单产产能、缩小大豆贸易逆差成为了当前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大豆产业现状、挖掘了转基因大豆的产业资源,从而提出了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发展路径。指出转基因大豆产业资源优势在于:长期以来大豆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大豆主产区优越的生产条件和加工能力、居民食用和产业加工需求催生的市场前景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监管。同时指出中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共生共存的发展路径为发挥地缘优势开展集群化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高产节能大豆的研发,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其生态安全,发挥政策导向及宣传效力以指导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大豆消费量的85%,是大豆产量的5.6倍。为了分析大豆进口对国内大豆生产及福利的影响,选取1993-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大豆进口的Armington弹性及福利波动值。大豆Armington弹性短期值和长期值分别是1.72和4.5,说明短期内,大豆进口不会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巨大冲击,进口福利的波动式减少主要受大豆价格上涨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大豆进口对国产大豆的替代程度高,对国内大豆生产和福利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大豆品种、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状况分析后,提出大豆生产中的问题及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大豆生产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及时空分布,文章综合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资源禀赋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测算分析1988~2017年我国大豆生产布局的变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种植进一步向东北地区集中,黄淮海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在不断缩减,长江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逐渐上升,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2)黑龙江、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与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河南、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大豆生产均在逐步下降,四川、云南等省份则逐渐成为大豆种植新兴地区;(3)1988年以来我国大豆优势产区呈现"东减、西扩"趋势并向全国扩散,具有综合优势省份由8个减少为5个,资源禀赋优势、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多数省份具备效率比较优势而缺乏规模比较优势。结论:为充分发挥大豆生产地区比较优势,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特征等来优化大豆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9.
一、生产条件总体有利,预计大豆单产基本持平到10月中旬,国产大豆基本完成收获。今年气候总体上有利于大豆生产,预计大豆单产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将略减。10月东北地区中北部多晴朗天气,利于大豆晾晒、脱粒和储藏。由于今年大豆生产成本较高,而开秤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大豆播种面积波动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是中国大豆主要产区,近年来随着大豆进口持续增加,给东北地区大豆生产带来较大影响。本文采用回归模型实证方法分析了引起大豆播种面积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各省区大豆生产相对于竞争作物净收益的差异是导致不同省区大豆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政策虚变量对大豆以及竞争品成本纯收益率都呈现负面影响,但不同省区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制度改革等因素也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密山、合江两垦区建设成为我国大豆生产的基地,今春农垦部指示二垦区的国营农场,从1959年起要以50%以上的播种面积栽培大豆,生产出口大豆,这是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提高大豆的产量,而在增产措施中,品种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现就密山、合江垦区栽培的主要大豆品种的性状、产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其中主要以友谊农场四年来的试验结果及大面积生产的材料为依据)满仓金1927年伪满公主岭农事试验场以黄宝珠与金元杂交培育而成。目前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占主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老龄化,因此对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逐渐提高。大豆作为周口市主要秋季作物之一,了解其机械化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相关文献及田间调查,分别从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4个方面对周口市大豆全程机械化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周口市大豆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今年,农业部重点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抓好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生产基地,推广高油大豆栽培技术,促进大豆生产。目前,黑龙江垦区承担了建设270万亩示范基地的任务,计划单产180.7公斤干基含油率达20%以上,总产48.79万吨,已全部与九三油脂集团等加工企业签订了产品收购订单。预计今年我国东北大豆播种面积将有所扩大,如果气候条件如"牛马年好种田"所言的话,单产和总产都将提高,其他地区由于受2001年低迷的市场价格的影响,面积增减不一。预计全年产量可望达到1600万吨。由于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仍然需要进口一部分大豆。影响今年的进口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油源。近1 0年来,我国在大豆生产和贸易上经历了从大豆净出口国到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转变,其主要原因除了单产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过高等成本、效益因素外,在大豆营销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营销的角度探讨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一、近代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与大豆三品贸易的条件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生产国和发源地,相传公元前2800余年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大豆的记载。东北种植大豆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吉林永吉挖掘出土的春秋初期大豆碳化种子,较中原地区的文物旱400余年。东北近代大豆在生产数量、质量上都位居全国之冠,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的30-4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产区大豆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固定效果模型对大豆主产区1991-2002年大豆总产量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估计.结果表明生产函数中基本投入要素:大豆播种面积、劳动用工总量、化肥投入、种子秧苗投入、其他物质费用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要素;其中大豆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最大。对1991-2002年大豆的各主要生产要素对大豆产出增长贡献率的测算表明:大豆播种面积、化肥和种子秧苗的投入对大豆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大豆价格传导模型,并利用]979-2007年大豆生产消费统计数据,对大豆价格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主要受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油菜籽价格、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等外部因素影响,应把利用期权、期货交易作为未来规避大豆价格风险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西大豆主要种植在无灌溉条件且保水能力较差的旱田和旱坡地上,种植季节以春季为主,而广西春旱较为严重,因此,干旱是制约广西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生产上不仅急需选育高产抗旱的大豆品种,同时研究配套大豆抗旱栽培技术显得至关重要。为了解决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不同抗旱技术措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抗旱技术措施对大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不同的抗旱技术措施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片装)DVD本片主要向您介绍了我国大豆生产中一些主要和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其形态特征、致病危害机理、发生规律、危害方式以及综合防治方法等内容。希望大豆种植者能在实际生产中.早发现、能识别,并学会防治各种病虫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     
中国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3个地区:一是东北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产量约占全国的40%-50%,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二是黄淮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30%;三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15%。近10年来中国大豆的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500万t左右,产量增长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和单产难以提高。大豆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饲料、种用、食用、压榨等几个方面,近年来中国家禽、畜牧业的发展使大豆的消费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407.3万t飞速增长到2002年的3315万t,其中需求最大的是压榨用量,从1995年的747万t增长到2002年的2435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