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家之友》2010,(9):21-22
今年1月,一位新疆读者打通了我的电话,她是一名中学老师,也是一个2008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的母亲。她在电话里的语气和任何一个亲眼目睹孩子遭遇不公的母亲一样,焦灼、无奈,后来,她传真来自己写的一份举报材料。从这份材料中,我了解到,她的女儿因为有可能存在的招生"潜规则",失去了考取第一志愿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陪聊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她从乡下老家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我的工资不够  相似文献   

3.
将心比心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手。当母亲向她道谢时,那位妇女对母亲说:“我的  相似文献   

4.
“骗”母记     
每次回家,总要给母亲带一些她爱吃的东西。当我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与母亲一起吃饭的时候,总要一次次挡住她往我碗里夹菜的手,以不想吃、不爱吃等理由"骗"她,免得她把好吃的都留给我。这个"骗"还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相似文献   

5.
<正>1950年8月,我在复旦大学农艺系毕业后,属国家统一分配的第一批大学生,由当时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干部处派人到上海接收来京,然后分配到农业部报到。我被分配到粮食生产司的种子处工作。这个处的业务工作很具体,负责评选、普及、推广优良品种。两三年后我调到杂粮处工作。1959年下放四川三台县当农民一年多。1963年到河北石家庄,搞农村社教"四清"运动。1969—1972年下放河南西华县农业部"五七干校",1973年调农林部计划司,1979年调农业部外事司,直到1988年退  相似文献   

6.
怀念母亲     
母亲去世已经好多年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她老人家的想念却愈来愈强烈。每当看电视,只要是与母亲有关的,特别是看到有母亲关爱孩子或者是母亲受苦的情节,我都会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7.
她的一生酸甜苦辣都有。她的外表象一捧沉甸甸的黄土,内心象一滴亮晶晶的泉水。她将全部身心无私奉献给巴山和汉江一般的农金事业,从平凡的工作中显示出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一种奔腾的创造源泉。她就是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95改革中的“三秦巾帼十杰”之一陕西省南郑县中新信用社主任舒芝英。 舒芝英1950年出生于北邻汉江的中新乡。人穷、乡穷、社穷,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舒芝英曾面对家乡这位伟大贫穷的母亲,做过许许多多的玫瑰色的梦幻。1971年,她步入信用社大门,便下定决心去奋发,实践当年在汉江之滨面对蓝天流水立下的铿锵誓言:“我是黄土地的女儿,是女儿就要为母亲多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我自然与《农村工作通讯》息息相关,自然是她的热心读者。总之,现在我是越来越不能离开《通讯》了,特别是在工作中经常把其作为我的老师,她甚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相识《农村工作通讯》,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故事。那是在六年前,记得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无意中从同事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份杂志,拿起来一看是《农村工作通讯》。本想顺便翻翻,没想到一看便入了迷,我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自那以后,6年来我无论是在炎热夏天,还是在严寒冬天;无论是在下乡搞“三农”调研,还是在办公室上班,工作不管有多么的繁忙沉重,…  相似文献   

9.
基石     
如果说,我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筑起了坚实的小巢,那么,小巢的坚韧不拔完全归功于我母亲那强硬的基石。 我的母亲是一位极其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五十多年的沧桑从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一眼便能看出。然而,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成人后,并没有减少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始终用她那勤劳的双手和赤诚的一颗心支撑着我的事业,抚育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是农村会计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同时,她又是一位勤劳、俭朴、聪慧、善良的女性。母亲读书不多,刚读初中就遇上了“多事之秋”,论天资母亲考高中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文革”耽误了她。母亲不示弱,要胜任会计,便虚心向别人请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终于获得了会计员证书。一次县里组织农村会计培训,学习内容有《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在短时间内要学完厚厚的这几大本书,对于一个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妇女来说是难上加难了。我也为母亲捏着一把汗。然而,母亲没有打退堂鼓。她认为这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三爷     
三爷死了。 母亲在电话那端说,这是两个月来母亲给我打的唯一的电话。她知道我一切都还好后,便挂了。  相似文献   

12.
难酬母恩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并且是同一个日子——八月二十日。第一次无需说明,第二次是我四岁生日那天。 母亲目不识丁,我却在三岁多就认识常用汉字上百个,母亲便以为她生了个天才,很为我自豪,视若掌上明珠。邻居见都夸奖我,我在这种氛围中迎来了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生日     
谢孝军 《农家之友》2009,(30):51-51
对母亲的爱,我不知道从何表达,这些爱里,也夹杂着和母亲的争执,甚至对母亲的批评。我记得以前我爱吃松花蛋和醪糟,每次回家,母亲都计算着日子,给我备好这些东西;现在回家,母亲依然会把一些农村的特产留给我们,例如核桃、鸡蛋等;每次离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希望我们多带些东西走,但是这常常闹得不开心——她叫我带,我说路远、麻烦;她叫妹带,妹也不会带的,所以前几天她和妹妹争执起来了,说妹妹“又说城里蛋不香、米贵,  相似文献   

14.
母亲(散文)张维华1993年12月,我在二十多年半脱产农经员的坎坷道路上转了干。欣喜之余,我感激党和政府,同时我想到了母亲。母亲65岁了,她从小失去父亲,在艰难奔波中长大。出嫁,生我,养我,在我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父亲又因赌博犯罪被判刑坐牢,一...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会计会计,整天没事,真是福气!可不知为何,我那做会计的妻子,却是很苦、很累。你瞧她,为了干好会计这工作,竟然将自己的爱好全“戒”了。妻子原来喜爱听音乐。记得我俩在财校读书的时候,我常常看见她一下课,就“迫不急待”地掏出她那心爱的单放机,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她听的歌曲范围很广,有地方戏曲,屯有流行歌曲。一时间,她几乎成了新华书店音乐柜台的常客。毕业分配到工厂以后,她被暂时安排在办公室搞内勤,但她对音乐的兴趣却是有增无减。可自从搞会计后,她那被“收藏”起来的单放机就再屯没有拿出来过。我开始有…  相似文献   

16.
我家住在山区,家庭条件不好,母亲便把我送到姑姑家上中学.姑始家境也不好,但她还是全力供养我,直到高中毕业。我家和姑姑家隔山隔水,母亲不能常来看我,但她总是想着法儿疼爱我。  相似文献   

17.
腊月是农历枝头最意味深长的一朵梅花,如期绽放在母亲紧张而忙碌的手上。从腊月初一开始,母亲就叫我把整个腊月的天数,用阿拉伯数字写出来贴在墙上,每过一天她就用铅笔圈一天。虽然母亲斗大字不识一个,但她对数字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8.
李冲 《农家之友》2011,(9):50-50
一位留美博士近日在南京西祠胡同发帖,希望为母亲在南京找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在母亲付出劳动的同时,也希望她能得到别人的照顾。留美博士代母求职的帖子,感动了众多网友。笔者多方打听了解到,留美博士的家在马鞍山市。留美博士代妈妈寻找工作的帖子出现在西祠胡同的中老年公园版,他在网帖中写到:"2006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我、妈妈和妹妹三个人相互扶持,相依为命。今夏我即将远赴  相似文献   

19.
慈母会计情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母亲就是生产队的会计。每到晚上,我经常看到母亲坐在灯下,一边拨着算盘,一边写写算算。静静的夜晚,倾听着清脆的算盘声,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醒来后,母亲依然坐在那里,脸上虽然带着一丝倦意,可她还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从那时起,我就感到:做一名会计是很辛苦的,我从心里敬佩做会计的母亲。上小学以后,母亲为了培养和锻炼我的能力,就开始教我背珠算口诀,打算盘,并帮她计算数字。有时,我算了几遍,可是每次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就显得很不耐烦,母亲见此情景就教导我说:“干什么事都要细心,要有耐…  相似文献   

20.
会计情未了     
我的母亲做过十几年的村会计。确切地说母亲开始是做大队会计,大队改为村后,才改称村会计。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很忙,白天整日在外忙碌奔波,即便晚上,不是开会就是在家写写算算。可母亲从不说累,脸上还总是挂着笑容。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母亲开会少了,集体的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多了,可母亲却比以前更忙了。那时,我的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父亲在外地工作,姐姐、哥哥和我都还小,沉重的家庭负担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母亲常常是天一亮就去田里劳动,到傍晚是最后一个收工回家。母亲既要做村财会工作,又要"承包"家中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