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欢  黄菲  陶佩君 《山西农经》2021,(4):69-72,77
高油酸花生品质和营养价值高,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由于种植户对高油酸花生品种缺乏认知,选择种植高油酸花生的种植户较少。为了提升高油酸花生种植率,以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经济效益情况,并与普通花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在投入、产出及投入产出比上均高于普通花生。在投入方面,高油酸花生单位面积物质投入费用高于普通花生。在产出方面,高油酸花生果实单价和净收益率均高于普通花生,净收益率是普通花生的1.54倍。在生产中,高油酸花生的劳动、资本、土地生产率及平均和总生产率均高于普通花生。根据结论,从技术措施和经营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辽宁省是我国优质花生的产地,但出口量一直不高。本文通过对辽宁花生企业的调研以及目前花生国际市场的情况,分析了辽宁花生影响出口的国际花生价格、质量与绿色壁垒、产品品牌、优质品种、市场秩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信息以及政策等因数,提出了提升辽宁花生国际竞争力的措施,为辽宁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我国花生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提高花生的种植产量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说起,结合花生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提高花生的产量,旨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30余万亩花生陆续进入收获季,山东省平邑县大力推广花生秸秆回收利用技术。农机户使用花生摘果机为种植户免费摘果,并把回收上来的花生秸秆加工成畜禽饲料。此举不仅促进了花生秸秆的转化利用,避免了焚烧花生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为发展畜禽养殖提供了充足饲草,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李明阳  陈迪 《南方农村》2014,(10):46-49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本文以花生主产省辽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辽宁省花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OL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花生生产成本和竞争产品价格对于辽宁省花生价格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提出完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引导花生加工企业和花生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技术开发与研究、提高花生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甘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广西武宣县禄新镇举行,37名国内权威花生专家见证了广西宿根蔗间作花生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禄新镇的地有村、贵来村的200亩宿根蔗和新植蔗郁郁葱葱,间作的花生长势正常。现场测产显示,宿根蔗间作的花生亩产81~87公斤,新植蔗间作的花生亩产高达146.77公斤。地有村村民韦艳桂采用了甘蔗间作花生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植花生成了部分农村地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重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种植花生除了收获花生外。还可收获花生的主要副产品——花生藤蔓。花生藤蔓是畜禽的优质饲料,应精收细藏,用于饲喂畜禽。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生生产布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7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对数线性函数分阶段实证分析了中国花生生产布局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经济体制下花生生产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无论在哪种经济体制下,花生生产布局均受到自然资源、经济效益比和消费需求等因素的显著正向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因素对花生生产布局变化影响较大。其中,科技进步对花生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非农就业机会对花生生产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目前中国花生良种补贴政策对花生生产并未起到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了促进中国花生生产布局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花生不但具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对花生栽培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培育出更多优质花生,促进花生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升花生种植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本文主要对优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花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各区域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东北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种植的花生以不合或极少含黄曲霉菌污染著称,品质极佳,在全国的花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历年变化情况、花生产量历年变化情况、花生单产历年变化情况、不同区域产量变化情况和单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农作物培育中种植十分广泛的作物,在人类的生活中记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究了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技术,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普通的露地花生栽培增产技术之间的不同,实地进行了对比实验,探究总结出了一套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栽培技术,力求花生作物的栽培为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作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赤峰市地处蒙冀辽三省交界处,与花生五大种植区之一的辽宁省比邻,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花生产业的地理和生态条件。本文通过对花生产业目前的瓶颈,以及赤峰市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优势的分析,探讨了赤峰地区花生种植业的发展对农牧交错带花生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际花生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进口国对进口花生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严格了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安全卫生要求项目的限量。绿色壁垒已严重影响了我国花生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花生的影响,剖析出口受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加快我国花生出口,促进花生产业贸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归纳了黄淮海、长江流域、华南、东北四大花生主产区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结论显示黄淮海地区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花生主产区,且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稳定增长,黄淮海主产区内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的主要动因是相对收益率的提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良种补贴综合作用的结果,挖掘了主产区花生生产布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发现相对收益率是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在动因,自然灾害成灾率是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外部动因,当出现严重旱灾后,农户会减少玉米、水稻的面积,扩大较为耐旱的花生面积;大豆进口推动了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张;花生播种与收获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花生种植;良种补贴政策对黄淮海、长江流域和东北主产区花生种植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针对各主产区提出优化花生生产布局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花生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科学进行病虫害防治,能有效地提升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可以说,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是花生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如何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和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并且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后,我省花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1993年我省花生种植面积为137.4万亩,单产达到123公斤,与1949年比,种植面积增加4倍,单产提高1倍多。但我省花生生产有很大的波动性,因此有必要对我省花生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以促进今后我省花生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年产量约40万吨。近年来,正阳县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前提下,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花生产业,收到了良好效果。实现商品花生到良种花生转变,向种植产业的上游发展。正阳县委、县政府积极与河南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对接,依托良好的花生生产条件,把正阳县打造为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花生良种与普通商品花生相比,每公斤价格可增加2~3元。仅此一项,  相似文献   

18.
近日,赣榆县海头镇胡村农民朱明星接到一份订购2000吨花生藤颗粒产品的洋订单,当地群众为之惊奇又欢喜。他们说,过去撂都没处撂的花生藤,还能出国赚洋钱,真是没想到。 海头镇群众向来有种植花生的习惯。这几年,该镇在花生加工上做文章,建成了食用油加工小区,建有56家食用油厂,大大带动了当地花生的种植,如今花生种植面积近万  相似文献   

19.
花生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历史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证了花生非中国起源而是起源于南美洲。分析、考证了花生的传入时间、地点、路线,探索了花生在我国传播的主要方向和扩种的原因。通过历史事实,文章还探讨研究了花生在我国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正阳县是一个年种植花生150万亩,年产花生果3.5万公斤的全国花生第一大县,素有“花生王国”之称。在那里有一位传奇的人物——赵国才,人们亲切称他为“花生土专家”。 今年50岁的赵国才,是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正阳县政协委员、梁届乡乐堂村花生专业户。1994年以来,赵国才潜心钻研花生品种的改良、引种繁育、试验、开发与推广,成功引进选育出花生新品种“鲁花13”,在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20多个省市推广,面积达20万亩。同时,他还引进选育了国选23、国选26、鲁花14、白沙26、正华1号等20多个花生新品种在全县推广种植,为正阳县改善花生品质,提高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