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色农业资源是北京山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该文在对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北京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现状,重点阐述了北京山区主要特色农业资源的类型、种类、特性、规模及效益。 相似文献
2.
范子文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19(1):58-62
北京山区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区。在剖析北京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山区的地位与功能,提出了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山区7个区县的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并利用该区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以及组合类型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描述,区域地形地貌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自然基础,根据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并结合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在北京山区区县规划布局了山前城镇农业发展区、山前平原农田区、山前林果带和生态农业区,以实现北京山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取北京山区板栗循环农业的数据,对栗菌模型-1,栗菌模型-2等五种板栗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将5种循环农业模式按照替代与互补关系进行组合,估算了北京板栗产业全部推广应用这些模式组合将可能产生的经济收益,为北京山区板栗产业循环农业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智慧农业是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传感设备和无线通信对农业生产实施精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决策。智慧农业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当前智慧农业在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结合智慧农业的特点和我国农业产业升级的需求,做好科学规划工作,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增加农业投入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万宝瑞同志著作、乌云其木格副委员长作序的《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他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与研究》之后的又一重要著作,汇集了他近年研究著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新思路——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产业区。这种新的资源组织形式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结构往往是大而全,重复建设,缺乏特色。未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应该借鉴产业区的发展经验与组织方式,重新进行资源融合,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集聚,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荷兰奶业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荷兰奶业发展的优势、行为与绩效,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从农产品物流设施、主体、技术、政策、交易方式等多方面总结了日本农产品物流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改善物流设施、增强河南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产品物流的交易方式、完善农产品物流发展政策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河南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浅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目的:重新审视北京市浅山区乃至山区土地利用传统规划思路,走出盲目保护的误区,提出规划新战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1)浅山区的资源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不论从生态保护还是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浅山区对北京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2)北京市浅山区生态保护和开发间的矛盾是由不合理和不明确的空间保护战略导致的;(3)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浅山区面临巨大开发压力,其土地利用需从空间格局、利用性质和利用强度三个方面,在总体规划和土地控制性规划两个层面加以明确。研究结论:北京市浅山区应实施“精明保护,高效利用”的土地利用战略,即基于“反规划”指导思想,通过构建浅山区景观安全格局,确立清晰的开发和保护边界,明确开发模式、功能定位和强度,从被动保护走向主动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土地监护和规划管理,实现浅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该文在分析石家庄市都市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指出了石家庄市都市区未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最后提出了推动石家庄市都市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应中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6):73-77
该文以大兴区长子营镇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京郊农村产业发展对策:主要有选准突破口,激活产业发展;打造、提升、扩展并进;资源整合、互促发展;公司+农户、带动发展;点、线、面推进发展;多途径筹措资金等。 相似文献
16.
为使石家庄西部山区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实现旅游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提升,该文以资源、交通、市场、空间、政策、产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区域旅游发展与聚集的基本特征,发现重大问题和发展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发展策略,即抓住重点领域,明确聚集区域;坚持精品带动,科学有序聚集;坚持产业联动,创新产业格局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从补偿理论基础、补偿标准计算、补偿对象和方式、补偿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方面进行了研究。今后我国应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础理论、定量化方法和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都市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探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距离分析方法和野外问卷调查法,在对都市山区耕地的特点及农户行为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指出耕地资源利用比较效益低,都市山区农民弃农进城,是耕地抛荒主要原因.与农民相反,市民更向往秀美、恬静的山区风光,都市山区农民背靠都市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应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体验农业,既能使农民增收又能有效保护耕地,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北京郊区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了一批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富裕村,它们的发展途径和致富道路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认真总结这些村庄的发展经验对北京市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