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破除阻碍我国农业发展壁垒、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具有较强战略意义。农业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同时又推进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以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结合潍坊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服务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距离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已有两年时间,中原经济区建设问题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河南省处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河南的发展对整个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河南省属于农业大省,要实现全省经济的"三化"协调发展就必须首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撑,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则是实现整个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改革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立法保障,在目前相关立法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加快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现代化农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原经济区发展状况,应创造经济增长极,加速工业化进程以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而农业地位突出又要求该区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粮食、耕地为代价,不能加大城乡差距,因此必须考虑"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路径应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通过资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产生增长极带动农村发展;通过农村发展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加速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创造的设备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依托产业形成村镇增长极,产业向高效农业集聚;推进土地整治和流转,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循序渐进城镇化,保障农户土地权益;整合各类资金,破解资金瓶颈。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在潍坊市始于八十年代末期,起步于多种经营,即以贸工农一体化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商品经济大合唱"。1992年,在总结贸工农一体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并全面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使之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的新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1995年《人民日报》发表"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的述评文章,全面总结并在全国推广了潍坊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和做法。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人们认识基本一致,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  相似文献   

6.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对中原经济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下简称:一蓝一黄经济区)上升为国国家战略.建设"一蓝一"黄经济区对于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打造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以环渤海与黄角为中心的战略经济圈,拉动辐射整个黄河流域、渤海沿岸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经济快速崛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为,区域和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潍坊市农业产业化 1 0年来取得的成就自 1 993年山东省潍坊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 ,已经整整 1 0年了。回顾 1 0年来农业发展的历程 ,可以令人欣喜地看到 ,这 1 0年是潍坊市农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的 1 0年 ,是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 1 0年 ,是农业有力支撑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十年 ,也是潍坊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 1 0年。 1 0年间 ,全市农业增加值由1 992年的 6 4.7亿元增加到 2 0 0 2年的 1 50 .4亿元 ,年均递增 8.8%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 992年的 972元增加到 2 0 0 2年的 36 43元 ,年均递增…  相似文献   

9.
划分农业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农业经济资源、条件及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状况,运用归纳相似性和区分差异性的区划方法,划分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区。着重研究不同农业经济区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翻番服务;为研究不同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战略、编制农业区域性规划及制订与贯彻各项经济政策提供资料和科学依据。根据区划任务的要求,本区划的指导思想是:第一,科学分区是区划的主要内容;第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中乌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会会议精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乌克兰国家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研究,并在乌克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一路一带"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新朋 《中国土地》2012,(10):34-36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洛阳市属于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洛阳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洛阳要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板块.为此,洛阳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12.
<正>启东市地处长江入海口,随着崇启大桥的全面贯通,启东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和启东经济一样也朝着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在农业即将进入"十三五"的关键时期,现根据启东市发展现状和面临机遇,就启东发展现代农业提出相关思考。一、启东农业发展取得的基本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最突出特点和最核心内容是“三化”协调发展,实现途径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以工业化为主导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首要原则和重要促进力量.农业发展不仅为工业和城市部门提供核心生产要素,而且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中原经济区建设将更加有利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发展思路与实现途径是在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可持续的前提下,依靠科技与政策支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区是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上海经济区,是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地处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依江濒海,河湖相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富、得地独利的农业生产优势。早在唐宋时代,就已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盐城市委、市政府按照"接轨上海、融人长三角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动员和发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盐城农业融入上海对接行动。 6月24日前后,盐城市和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在上海相继举行了沪盐农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对达成的各类农业合作协议进行了集中签约。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签约仪式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农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对盐城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大力支持沪盐农业合作,促进南北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负责同志说:"盐城加入长三角,很大的优势就是农业,盐城农业完全可以参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分工与协作"。上海市农委负责同志说:"盐城和上海在农业方面合作的天地非常广阔,盐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潍坊市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发展快,通过完善四大支撑体系,打造农产品加工园区、生产示范园区、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和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 只有农业的稳定、持续、较高速的增长,才能在全省率先实现省提出的在20年内基本达到的现代化要求。对此,应成为经济区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共识。 目前经济区农村已实现了工业化,但现代化农业发展滞后,这是制约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加大农业的发展力度,采取得力的有效措施,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经济区全面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自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三个模式"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潍坊三农的优势在产业。三年来,潍坊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条主线,聚焦科技创新、品牌农业、  相似文献   

19.
方天堃 《农业经济》2007,(12):22-23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由于国情不同,各发达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大,发展现代农业路径和切入点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本文介绍了沈阳市以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农业经济区建设的初步成效,并对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邹辉 《农业经济》2022,(5):15-16
创建辽东绿色经济区是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打造“一圈一带两区”的关键一环。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丹东市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区农业资源禀赋突出和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的优势,把绿色农业发展成示范、标杆型产业。丹东市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中面临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融合不紧密、品牌效益产出不强、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短板,影响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因此,从“绿色转型、集聚循环、质量安全、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绿色农业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