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方法]以云南省为例,以多因素综合加权法评价其2000—2016年耕地生态安全度,并利用GIS分析功能,分析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空间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索其障碍因子。[结果](1)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总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缓慢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为2008—2010年,缓慢下降阶段,第三阶段为2011—2016年,高速发展阶段。(2) 2000—2016年,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格局显著。Ⅰ级风险区及Ⅱ级风险区数量逐渐减少,Ⅲ级临界安全区、Ⅳ级次安全区及Ⅴ级安全区数量明显增加。(3)通过障碍度模型得出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户经济发展状况及农业生产需求两方面。[结论]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在向良好态势方向发展,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意识及农户经济状况能确保耕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模型,对1990~2008年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的耕地压力进行了测算,并对压力等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的耕地压力时空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4年耕地压力指数缓慢上升,1995~1999年耕地压力指数持续下降,2000~2008年耕地压力指数波浪式上升;各市(州)间差异显著,除宜宾市和凉山州外,压力指数都在增加;多数市(州)压力等级处于明显区,耕地压力较大;耕地压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低的地区。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耕地保护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1996~2012年芜湖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3个主要指标,分析芜湖市1996~2012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探寻影响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预测未来短期内耕地数量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地提出耕地保护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芜湖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耕地数量变化显著,且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之间皆存在密切关系。为避免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芜湖市应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强耕地质量管护等方式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安全保障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非农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文章对浙江省耕地资源供给与需求进行了预测,根据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态势,对未来耕地安全保障程度和耕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未来耕地资源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投入,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不可避免。该文在分析广州市耕地数量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选择了广州市的两个产业发展时期,即“二三一”型阶段(1980~1993年)和“三二一”型阶段(1994~2002年),对两个时期的耕地数量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市在不同产业结构下耕地消耗存在着差异,发展阶段越高,耕地消耗量越小;(2)在“二三一”阶段,耕地变化受工业的发展影响最大,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源的消耗;(3)在“三二一”阶段,广州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减少,第三产业发展成为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导因素;(4)在耕地转化效益上,“三二一”阶段明显要优于“二三一”阶段,广州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旨在为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构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力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利用碳排放规模呈增长趋势,其中桂林市的净增长量最大,梧州市最低;(2)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优势区包括梧州和桂林,平缓区包括贺州、贵港、河池、百色,劣势区包括柳州、南宁、来宾、崇左;(3)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等级区差异明显,优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值波动处于DEA前沿的位置,劣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4)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偏态,并存在轻微的极化与收敛,总体上效率在波动式提高;(5)经回归分析可知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因子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复种指数、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及人口密度等,而...  相似文献   

7.
能值分析理论应用于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方面,可克服传统研究方法在自然、社会及经济系统因子选择方面的不足,为更加全面地判别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程度及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和实践依据。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能值指标与传统指标相结合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996—2007年的耕地资源安全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江苏省耕地资源安全主要涉及较安全、临界安全两个区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①1996—2000年波动上升时期,综合评价指数从0.632波动上升到0.654的最高水平;②2000—2007年,综合评价指数从0.654逐渐降低到0.582,耕地资源安全水平在各外力的综合作用下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周振 《南方农村》2014,(4):17-21
本文选取1999-2008年我国省际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建设占用耕地对二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却是建设占用耕地扩张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继续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的保护措施,实施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补偿政策,推动地方政绩考核去GDP化的几点建议,以此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目标是分析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耕地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原则,从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选取42个国家或地区和27年(1982—2009年)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而积极的农业政策可以促进耕地增加,耕地使用决策者的行为习惯使耕地变化具有滞后效应。从各因素对世界范围内耕地变化的贡献上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农业政策及耕地使用决策者行为习惯对耕地面积的减少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土地资源禀赋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基础设施条件等国情因素对耕地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IPCC碳排系数法,TAPIO脱钩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2010年后增速趋于下降并于2016年开始转入负增长,省际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2)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省际和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3)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不同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及增速呈现不同的时序波动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化肥是最主要碳排放源;(4)中国2000—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以"弱脱钩"为主,但2013—2017年不同省域的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趋于差异化。研究结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性显著,且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不同阶段和不同省域呈现不同脱钩类型,需突出减排重点、实施差异化策略及注重绿色发展等多途径推进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科技进步等人文因素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单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新疆的16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水平的分异.从新疆各个区域1996-2004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农业统计资料出发,分析新疆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为新疆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岛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特点是:旅游资源的优越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用地功能的复合性,旅游用地的多效益性,土地开发的不均衡性。广西北海市涸洲海岛土地利用存在着核心景区资源有限、土地利用难持续、土地利用整体性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严格执行旅游区发展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耕地非农化影响1.2亿hm2(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有效掌握耕地非农化演变空间特征是保护耕地的重要前提。方法 文章以广西边境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区,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刻画1980—2018年耕地非农化速度与方向,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 (1)1980—2018年4个时期内耕地非农化面积呈“N”型波动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2018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大,为49 367 hm2;1990—2000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小,为5 270 hm2,耕地非农化面积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中心。(2)耕地非农化速度具有空间非均衡性,标准差椭圆面积往东南方向持续扩张,耕地非农化空间上总体由西北部往东南方向迁移,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3)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集聚优势逐渐下降,“高—高”聚类的空间变化主导了耕地非农化面积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的格局演变。结论 研究揭示了广西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可为边境地区制定耕地非农化管控机制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客观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方法]文章以乌江流域典型县——武隆县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和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近15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面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性R~2=0.934 2;研究区退耕还经济林方式下存在林下种植现象,其产生的"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为0.204hm~2/人,比正常人均耕地面积0.164hm~2/人增加了0.04hm~2/人;研究区粮食总产量受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甚微,但退耕粮食补贴占粮食总产量比例随退耕面积逐渐增大而增大,且处于2.6%~20.9%之间,平均为17.2%;退耕粮食补贴在减缓区域耕地压力状态比退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林下种植方式下明显,但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提高会极大地增加区域的耕地压力状态。[结论]总体上,退耕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具有正效应,对客观地总结评价以及深化退耕还林工程,有序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石化,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其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类活动原因。为了促进广西石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石漠化,保护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入手。应采取明确石山区土地所有权;调整有关林业政策;综合治理;妥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执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掌握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土地动态变化程度和景观梯度空间分布,促进区域土地政策优化调整,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和集约化利用。[方法]文章以西北旱区关中平原典型县域陕西耀州为研究区域,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扩展程度综合指数和土地景观梯度模型,充分利用土地景观空间信息,研究分析2000—2015年陕西耀州主要地类旱地、林地动态变化程度和景观梯度空间信息。[结果]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明显。该政策直接影响研究区域旱地和林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林地和旱地在2000—2008年间的动态变化程度较2008—2015年均表现更为剧烈,2000—2015年间旱地景观梯度空间分布为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和聚集,即东南区域以旱地景观聚集区为主,林地景观梯度空间分布为南部向北部方向递增和聚集,即中部和北部以林地景观聚集区为主,旱地退化过程也是向东南方向逐渐推进,旱地和林地景观经历了2000—2008年急速变化期和2008—2015年持续稳定期两个阶段。[结论]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快速、客观反映研究区域旱地和林地的动态变化程度和景观变化空间信息,为土地政策调控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以广西为例,在明确农用地整理潜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农地整理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用地数量、质量潜力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中部高于四周,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分布现象.最后针对农地整理挖潜保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surveys on rural land-use change at village scale in Yu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presents how land-use change takes place in response to inhibitive institutional forces in light of an outmoded land ownership system and unreasonable land use rights administration, and discusses it in the broader social context of industrialization, rural depopulation, a dual-track land market, and land use legislation. Spatial comparison of land use maps interpreted from aerial photographs in different period unveils a decrease in arable land for farming, and an increase in rural settlements, facilities land and unused land. Despite rural depopulation, rural settlements area nearly tripled during 1967–2008. Nearly all newly gained non-agricultural land originated from farmland at the village fringe while formerly facilities land and unused land had been converted to residential use and it was abandoned later. Thus, the destructive farmland conversion from productive use to non-agricultural uses took place at multiple stages.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650 households in 48 villages in Yucheng City indicated that 41% of the households had multiple dwellings, even though some of them are not occupied or even ruined. This finding may damp the rosy picture of the reportedly slowdown in China's farmland reduction in recent years as these destructive changes are too small to detect from satellite imagery, and it will also provide a practical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tituting more strict farmland protection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In order to hold back the destructive conversion trend from farm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policy 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oncerning land use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eeds feature highly in the government's agenda.  相似文献   

19.
农用土地等级划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皮山县农业用地等级划分为例,就GIS技术在新疆绿洲农用土地等级划分的应用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在GIS技术支持和绿洲特殊地理环境背景下,农用土地数据的处理过程,建立相应的数据图库,对比实际情况,分析分等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