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15年来的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机理进行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由此得出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合肥市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对策,即要完善耕地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严格耕地资源资产化管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加大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积极推进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资源和资产,正确认识农村土地资产的时代特征,是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持续利用农村土地资产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我国农村土地资产的时代特征:主体化、市场化、一体化。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必须强化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主体、开展农村土地资产清产核资、培育发展农村土地资产市场。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梳理和总结学术界关于农村土地资产定价机理、农村土地资产估价方法、农村土地资产市场价格评估研究进展,为今后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劳动生产价值、收益决定价值、市场实现价值是农村土地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立足点;城乡土地资产评估方法具有共同性;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具有特殊性。研究结论:今后中国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研究要围绕完善农村土地价格体系、实现农村土地非市场价值、统筹城乡土地管理等主题,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土地金融化发展是为了将农民资产转化为资本,以此增加农民财产。土地抵押权是进行农村土地金融化的基本。由于当前农村集体制对土地产权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农村产生了金融排斥情况,导致土地资产没有了向资本转化的途径。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对于农村土地金融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也完善了土地抵押服务系统,创建了较为有效的农民平台,以此保证社会保障机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资本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资金化及其潜力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运行有着巨大的潜力,有人计算,我国耕地资产约二万多亿元,全国乡镇企业占有土地约1亿亩,折合约700亿平方米,折合每平方米收费0.2元计,可收取土地使用费140亿元(不包含超标准收费)。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和农村土地使用的福利性,致使我国农村土地资产经营步履维艰,结果造成一方面农村土地资产大面积流失,而另一方面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因此,要提高农村土地资产营运效率,必须顺应改革与发展这一潮流,尽快建立符合市场体制的农村土地资产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土地资本化。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有土地资源资产的形成与机制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现行土地资源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包括资产流失、市场腐败、恶性竞争、调控乏力等,并从产权制度、市场建设、行政改革等角度,分别对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提出土地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与方向,以完善我国土地资源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1997-2004年武汉市新洲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深层次分析引起土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新洲区土地利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以农业景观为主,没有变为城市景观或城郊混合景观,但是农业结构内部调整比较多;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城镇化和政治经济政策是影响新洲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从农村土地立法入手进行制度创新.应逐步开放农村土地市场,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使之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城乡统筹、科学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中模糊的农地产权和征地、定价等机制对农地流转带来了效率性、功能性等缺陷,并且存在着农民利益难以保障、中介服务缺乏、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借鉴城乡双置换、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信托的土地流转实践模式,探索农地产权显化机制、农地资产化机制、征地机制、农地科学整治机制和农村社保机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和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汉转的方式.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生链条带动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平台助推土地流转;做大劳务输出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土地流转;发挥大户示范作用,扩张效应引导土地流转;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科学运作保障土地流转.研究结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农村居民点土地缺乏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越粗放。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财政支持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驱动力不同,可分为城镇化驱动型、规划政策引导型、混合驱动型和尚未形成用地节约集约的起步型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发展农村土地银行,通过资本化来实现土地流转,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文章阐述了土地银行的内涵,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发展土地银行时农户、贷地企业与土地银行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土地银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等因素出发,结合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制度因素显著影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具体来看,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农地管制水平以及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规模显著正相关,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程;并且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加强流转的规范管理应该从多方面着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从而保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农户视角,将家庭生计及耕地规模纳入农户观察,探析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及驱动机制的内生性差异,为针对性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运用生产要素能值分析法(Emergy Analysis)对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测算和对比,结合ArcGIS标准差椭圆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系统探究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及驱动机制的差异性。结果 (1)农户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化肥、机械和劳动力三方面,耕地面积较小的兼业户(占农户总量的64%)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的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较低;(2)农户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在空间上形成积累性差异,其中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西南—东北方向性显著、高值区呈点状分散,而兼业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分布的东—西方向性显著、高值区呈带状集聚,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成“倒U型”趋势分布;(3)纯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更易受自身属性驱动(文化程度、耕地面积和破碎度等),而兼业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对当地经济(GDP)、地区农业发展(农业产值、区域复种指数)等区域型外部因子更为敏感。结论 农户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空间分布异质性显著,其驱动机制具有一定隐含差异,农户耕地利用模式的优化需“因户制宜”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5.
The capitaliza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is acknowledged as the key to improving compensations for rural landholders and ameliorating land-related social conflicts in peri-urban China. Investigations into reasonable as well as feasible 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the capitalization mechanism are yet to be done. This study uses a survey-based choice experiment to empirically estimate the value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in peri-urban Shanghai for three forms of rural land conversion – acquisition, consolidation and (informal) s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heterogeneity across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translates into different utilities from land development, which affects individual’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cess. This effect is found to be the strongest for land sales on the informal market. If, however, land conversion is manag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rural collectives, the expected utilities of individuals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mount of l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pitalizing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under consideration of land attributes and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would lift compensation standard to a level that strikes a balance among competing land-related interests. In addition, it would promote China’s land development by bypassing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imposed by the current land tenur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混乱,而现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存在理论与方法缺陷。文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为现有研究存在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内容不健全、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空间描述为主等问题。建议未来该领域研究应跳出传统土地管理相关理论,多学科交叉,探索地理学、经济学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框架;基于空间格局—演变机制—优化配置的思路,构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动力模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相互影响模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空间模型,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与人口/产业的协调机制、城乡联系机制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优化3方面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流转农地用途变化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2002—2007年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特征,揭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为严格流转农地用途管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流转农地用途变化驱动力主要为农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地方行为驱动;制动力主要为耕地保护政策和农地流转管理制动。研究结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是驱动力与制动力的共同作用。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18.
曲周县盐碱地改良区农村聚落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位于盐碱地改良区的曲周县1973—2016年农村聚落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方法:景观格局指数、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结果:农村聚落面积上升、人均面积下降、形状更加规则、规模之间差距减小,但近15年来出现面积增长速度加快、零散农村聚落增多的现象;不同乡镇农村聚落演变具有区域差异性;耕地、城镇、河流、道路在空间上对农村聚落演变具有驱动作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化水平以及农业生产规模是影响聚落演变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研究结论:作为综合功能承载体的农村聚落的发展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村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中,要依据农村聚落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的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弄清楚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的规律性,找出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随时间变化的驱动力,本文以青岛市2000—2003年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依据,选取10项社会经济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青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因素为经济发展动态因素和社会系统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从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各驱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和观点,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及动态性进行分析,并以集约利用发展过程为主线,初步揭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系统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