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矛盾和问题分析杜书云张丽青张广宇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流通体制又是目前我国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总结粮食流通改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现行体制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既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来是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1997年,党中央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形势,提出了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此逐渐破冰,为了深入了解此项改革的情况,笔者赴四川省开展了专题调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取向1998年,针对当时粮食丰收、  相似文献   

3.
建立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确保国务院“敞开收购”政策的贯彻落实 ,国家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 ,必须改革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 ,逐步建立一套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制度。(一 )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的不利因素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 1 998年 6月 1日起 ,实行了“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和封闭运行”三项政策 ,为了确保“三项政策” ,特别是“敞开收购”政策的贯彻落实 ,国家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即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文件,明确指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其具体内容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和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粮食部门经过三年的“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任务基本到位,为粮食价格改革铺就了道路,但随着我国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粮食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深化和我国面临加入世贸组织,改革深化和我国面临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我国粮食价格的历史演变、现实运作状况及未来走向,谈谈对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国家统制、低价强购、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粮食体制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改革的目标取向。不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十六大的政治宣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到位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政策选择谈点粗浅看法和认识。一、市场化取向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线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作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粮食流通体制,也沿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改革和完善。 (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持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 ,即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 ,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这充分表明 ,国家政府期望通过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来进一步稳定我国的农业和保护农民的利益 ,逐步减轻国家财政补贴的负担和粮食企业经营亏损的压力 ,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粮食流通机制。但是 ,从二年多的实践来看…  相似文献   

8.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建立适应生产和消费需要的粮食流通体制 ,是协调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 2 0 0 1年国务院做出的以“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粮改决定 ,加快了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这一进程 ,必将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2 0 0 1年开始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是对 1 998年以来粮改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今年国务院出台新一轮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通过“保护产区、放开销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这次改革是在新形势下对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广东作为粮食主销区,将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这对于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策优势垄断粮食市场、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其布局和经营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广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政策?笔者以为,谈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前提应该是特定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粮食总量仍然偏紧,国家财力还不宽裕。讨论方法应该是迂回的,即跳出粮食流通,从国民经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出发,通过研究生产和消费来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出路。为此,谨抒一己之见。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以前,我国粮食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幼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流通体制伴随粮食生产的波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评价及其启示(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流通体制,是指对粮食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制度安排。通过介绍与分析美国、日本、欧共体等粮食主要生产、消费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以达到对国外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从而为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粮食流通体制包括粮食的供求机制,管理机制,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流通体制越来越完善。如何正确发挥粮食部门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将很值得研究。一、我县粮改的主要措施1.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了体制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至今已是8个年头。8年来,国务院下达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从管理、市场、供求、价格等各方面确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系。制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四分开一完善”。也明确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落实“三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1997年,党中央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形势,提出了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此逐渐破冰,为了深入了解此项改革的情况,课题组赴四川省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不断改革和探索。先后推出了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保护价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两线运行”机制,“四分开一并轨”、“四分开一完善”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目前又实施“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政策。不难看出,粮食流通由政府控制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渐接近总目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  相似文献   

15.
《粮食问题研究》1995,(4):12-14
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德阳市粮食学会课题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自1984年建立起购销双轨制以来,已运行了10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各种关系始终未理顺,矛盾很多。本文拟就现行流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与构想。一、生产是基础,流通应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反复修改,精心设计后于1998年4月底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付诸实施,粮改的基本思路是“四分开、一完善”。同年6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粮改工作作了极其重要的补充,《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至此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大致框架和主要内容已基本确定。此次粮改关系到全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意义十分重大。从目前看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粮改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粮食市场运作逐步…  相似文献   

17.
一、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虽然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确实到了势在必行、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经济》2006,(4):10-11
“十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初步确立。这五年,是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转折阶段。从2001年率先放开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1998年的30434个(2000年26010个)减少到17714个,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超过10万个,初步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以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和粮食综合…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实行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在新时期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改革方案实施的总体情况看,出台顺利、进展平稳,政府、企业、农民、消费者等各方面反应积极,总体效果是好的。改革背景及政策取向从“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到部分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进行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尝试,几年来的改革一直都是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粮情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遇…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财政问题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各地、各部门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基本政策,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现为: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普遍得到落实,保障了粮改政策的贯彻;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基本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维护了粮农利益;顺价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