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山西寿阳人祁寯藻(1793一1866)所著《马首农言》,专记寿阳地区农业生产,为后人了解、研究高寒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首先指出当地由于特定的气候条件,与中原地区相比,播种迟而收获提前,特别指出秋分对农作物收成的重要影响。其次,文章依据现代农学、生物学等理论对当地所行的耕作方式如连作、轮作、间作一一进行考评,并指出其得失,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作者对该书中的一些名物的解释,如“回回白菜”、“回回山药”、“扁豆”、“五谷病”、“稷”等,在参照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介绍了马铃薯和甘薯品种防杂保纯的措施。文章指出马铃薯应选好种薯解决生产用种,才能达到高产高效。而甘薯则要做好选苗、选株、选薯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前言徐公所说甘薯,就是今天的红薯(也叫红苕、朱薯、白薯、番薯、地瓜),这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于公元十六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当明代万历十年至二十一年)自广东、福建等地传入我国。甘薯栽培容易,产量又高、食用方便,很快就被推广种植,成为我国农民的重要粮食。“闽广人收薯以为粮”(《甘薯疏》),赖此以活。住日的“糠菜半年粮,”已变成“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甘薯疏》)。这对闽广农民的生活所起的作用是何等重大。不言而喻,研讨甘薯在我国出现和传播的历史,是中国农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甘薯能够很快推广,徐玄扈先生与有重要功绩,是他最早把甘薯自福建引种到长江流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内蒙古乌盟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也是一种高产作物,由于乌盟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和土地等因素,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利于块茎做种,在繁殖过程中容易感病,导致种薯退化,甚至丧失种用价值。为了保证种薯质量,发挥良种增产作用和延长使用年限,更好地发挥乌盟地区作物优势,在种薯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网室生产。利用网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是当前国内外一项先进的实用技术。它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过程由室内培养到生产应用的关键环节,是生产各级种薯的基础。具体作法如下:一…  相似文献   

5.
桑弘羊生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文 《中国农史》2005,24(3):120-122
关于西汉著名理财家桑弘羊的生年,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桑弘羊出生于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一种认为出生于景帝四年,还有一种认为在景帝二年。从有关论述看,这三种观点都依据于两条记载:一是《史记》卷30(平准书》(《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记载相同),其文云:“(桑)弘羊,洛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一是《盐铁论》卷4《贫富》所载桑弘羊的自述:“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甘薯、马铃薯加工的紧迫性 1.甘薯、马铃薯是四大粮食作物中发展最缓慢,经济效益最差,而增产潜力又最大的作物。以四川为例,四川省常年种植甘薯20万亩左右,总产鲜薯200亿公斤左右。甘薯生产一直徘徊不前,经济效益差,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全省甘薯主产区鲜甘薯60~70%用于喂猪,加工比重不到10%,腐烂达15%以上,每亩甘薯产值仅  相似文献   

7.
甘薯“868”     
一株重达90公斤,被誉为“中华薯王”的“868”甘薯,经中国农业博物馆对外展出后,在中外有种界引起轰动。一时间,大江南北竞相引种栽培,千家万户薯农靠“薯”发家致富。甘薯“868”系由“徐薯18”作母本,当地变异甘薯品种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高淀粉甘薯(又称红薯、红著)。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萌芽性高,茎蔓短,叶心脏形,绿色,耐肥耐旱,高抗根麻和线虫病,生长健壮,大薯率高,一般亩产6000-8500公斤;单株薯块大,真可谓“世界之最”,且耐贮藏;营养价值高,块根面甜,质如板栗,含淀粉率高达24%,出干率达37…  相似文献   

8.
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占军 《中国农史》1998,17(1):112-112,F003,106
玉米原产美洲,到十四世纪的元代,我国已有了玉米的种植。在清代陕西的方志中,玉米别名较多,计有玉蜀黍、包谷、金稻黍、玉黍、玉米、御麦、蕃麦、包粟、御谷、玉谷等十种。其品种则有象牙白、间子黄、火炕子、野鸡啄等至迟在清代初年,玉米即已传入陕西省。康熙七年《咸宁县志》卷1《星舆·物产》所载之“玉麦”,即是清代陕西种植玉米的最早记载。而同州府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见于乾隆五十二年《华阴县志》卷2《封域·方产》。凤翔府关于玉米种植的最早记载,见于嘉庆《扶风县志》卷4《赋役·土产》。据说,此时的扶风瘠地已是“皆…  相似文献   

9.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编著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之前,曾为推广本地和外地的高产作物和救灾备荒,撰写过《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三种。这“三疏”在当时写成后不久就亡逸了。《甘薯疏》、《芜菁疏》在徐乾学的《传是楼书目》中有著录,《吉贝疏》在《农政全书》卷三五中有提及。徐光启的《甘薯疏》是我国最早叙述甘薯的一部专著,是研究我国农业史、甘薯史的重要资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三。民以食为天,甘薯这类高产作物,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后,在历史上对明、清两代的人口激增有着重要关系,对“中国山地和瘠土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起了极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具有一次可完成土地的耕翻,薯块(根茬)的挖掘、分选、铺放等作业的4U-125马铃薯多功能收耕机,已由内蒙古商都收机厂制成,并投入生产。该机与15-18马力带悬挂装置小四轮拖拉机配套,每小时生产率1亩-2亩,适应于以马铃薯为主的薯块作物和玉米根茬的挖掘及土地耕翻等作业。马铃薯多功能收耕机问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栽培马铃薯最早引种时间之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茂  信乃诠 《中国农史》1999,18(3):80-85
本文考证了《长安客话》的成书时间、性质和书中记载的“土豆”非马铃薯;简述了欧洲和中国马铃薯的特征和由来,借以说明马铃薯引入中国的时间;深入分析了中国古农书的相关记载,否定了现今国内主要马铃薯著作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高校教材中关于中国马铃薯最早引种于明朝万历年间或以前的观点;提出中国马铃薯最早引种于18世纪的看法并阐述了理由。一、问题的提出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出版了几部马铃薯著作。它们是《马铃薯史略》(1991)、《马铃薯大全》(1992)、《中国马铃薯栽培学》(1994)和《马铃薯栽培生理》(1995)。这些著作的出版…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已成为内蒙古的一大优势作物,年均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许多地区已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但许多农民因种薯的选留和贮藏措施不当,造成种薯质量降低,导致单产水平低,商品质量差,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现将马铃薯正确的选留和贮藏方法介绍如下:一、种薯的选留优质种薯是马铃薯增产的关键要素,种薯要单独繁殖,为来年的增产增效作准备。1.留种田的选择留种田一定要选择排水好、肥力高、土层深厚平坦的地块,不得重茬或迎茬,也不宜与茄科作物和块根作物轮作。将选好的地块秋季深耕压肥,春季顶凌耙耱、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3.
广薯92-66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潮薯1号为母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法”选育出来的高产、稳产、抗病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致富之友》2003,(6):41-41
近年来,达茂旗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对马铃薯需求的扩大。把马铃薯作为立旗产业之一,从源头抓起,在近1万个贫困农户中实施脱毒马铃薯微型薯“1分地工程”,加快了脱毒种薯更新换代步伐.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为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在贫困户中全面实施脱毒马铃薯“1分地工程”后,使马铃薯这一优势作物得以发展壮大。2002年,在全旗退耕54万亩的情况下,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09,(6):29-29
维多丽 以冀薯4号为母本杂交育成,食味优良,耐储藏,适于发展精品甘薯及提取功能物质胡萝卜素,加工甘薯食品和饮料。2006年参加国家特种甘薯区域试验,在北方甘薯区表现较好。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检测,胡萝卜素含量15.7毫克/100克鲜薯。高于国家高胡萝卜素品种鉴定标准(胡萝卜素含量大于10毫克,100克鲜薯),比普通食用品种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六月雪”是指夏季下雪。夏日炎热高温,要说飘雪,人们难以相信。虽说“六月雪”是百年难逢的罕见事,可是,不仅在地方志类史书中有所记载,就是在文学家的笔下也出现过。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名作《窦娥冤》,说的是良家女子窦娥受冤枉,于暑热的六月被押赴刑场问斩,这起冤案感动了苍天,于是,下了一场大雪。鉴于此,有的剧团干脆把这部剧改名为《六月雪》。文学作品是容许虚构的,然而,翻开史料,也不乏有关于“六月雪”的记载。早在公元前435年,陕西的《扶志县志》中就有“六月秦雨雪”的记载,其中“雨”字是作动词“下”用。据江…  相似文献   

17.
不能吃有害食物(二)5.发芽或变绿马铃薯马铃薯(土豆)在贮藏过程中温度高就会发芽,其芽眼周围有毒。马铃薯如被日晒,使薯皮发绿,整个薯都有毒。有毒成分是龙葵素,食用口感不好,有一种辛辣味,多吃会引起腹痛、腹胀、腹泻、头晕、流涎。如进食过多,也可引起昏迷...  相似文献   

18.
甘薯经脱毒后能充分表现为萌芽性好 ,苗壮、苗多 ,生长势强 ,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增产效果极其显著的特点。1998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在铜仁市川硐镇进行连片30亩脱毒甘薯高产栽培示范 ,单作脱毒甘薯比对照甘薯(未脱毒)增产54 %,旱地分带轮作三熟制增产36 4 %。现将该所甘薯脱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脱毒甘薯品种目前推广的脱毒甘薯品种有三个 :一是高产淀粉型品种徐薯18 ;二是适于鲜食、烘烤或薯脯加工的品种北京553 ;三是菜用型品种徐薯34。徐薯18在80年代就引入铜仁地区种植 ,品种…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与其它作物间套作中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两种作物共生期较短;二是棵的高矮适宜,互不影响风光的接收;三是两种作物均高产。这是棉花与其它作物间套作应遵循的原则。那么,什么作物同棉花间套作好呢?棉花与大蒜、马铃薯、洋葱、甘薯间套作是比较理想的。今将棉薯间套作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品种。棉花选种高产、抗病、优质的冀棉20(即冀492),它株型高大、松散、生育期130多天。桃大(5-6克)、衣分高(40%以上)。甘薯52-7,有四个特点:高产。春种亩产5000公斤;夏种亩产3000-4000公斤;早熟。生育期仅70-80天,年可种两茬;棵小、蔓短。仅80-90厘米,不翻、不提,抗病。  相似文献   

20.
曹魏名将邓艾在淮河流域兴办的屯田,规模大,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史籍对其起迄时间无明确记载,形成了一个争讼不已的学案。作者通过爬梳史料,深入考察,提出了邓艾经营“淮屯”的时间序列:正始元年(240),巡行两淮,著《济河论》,上屯田建议;正始二年(241),始开广漕渠,“淮屯”工程正式开始;正始三、四年,“大佃淮北”的局面逐渐形成;正始四年(243)九月以后,邓艾开始在淮南营屯,至此正始年间的两淮屯田全面铺开;直到正始十年(249)初,邓艾“出参征西军事”,才结束他的“淮屯”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