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为了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不仅要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还需要考虑怎样投喂才有利于养殖鱼类摄取药饵。一般而言,养殖鱼类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摄食量也越大,但是,如果以养殖鱼类的单位体重决定摄食量,就会发现规格越小的养殖鱼类按体重计算的摄食量越大。药物在药饵中的浓度越大,即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增强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投喂药饵的  相似文献   

2.
<正>敌百虫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的神经毒性药物,广泛用于鱼类寄生虫病的治疗,通常用法是0.2~0.5ppm浓度(90%晶体)全池泼洒浸泡。但在高密度流水养殖中,受养殖密度、溶氧和循环水设施的限制,常规办法很难达到治疗的目的。笔者在从事高密度流水养殖金鳟鱼中,于2005年3-4月,尝试了用高浓度晶体敌百虫短时间浸泡病鱼,治疗金鳟鱼苗三代虫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Fribourgh等(1969)人完成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饵料中添加药物投喂给鱼类的方法,会受到水温、pH、颗粒饲料直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3)。我国养殖鱼类种类众多,摄食习惯均不相同,对不同鱼类给予药物时,如何才能做到最佳效果,以往没有相关的研究结果。为了做到精准给药、提高用药效率,了解这些参数也是很重要的,遗憾的是,我国尚缺乏对这个问题的系统研究。对于每天的投饵率固定的养殖鱼类,将投喂药物的标准量采用  相似文献   

4.
正迄今为止,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在渔药的使用方面尚存在许多误区。不正确地使用渔药,不仅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还可能导致药物对养殖鱼类机体和养殖环境的污染。一、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方法的选择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拌药饵投喂法、浸泡(药浴)法、注射法和局部涂抹法等。拌药饵投喂法和药液浸泡  相似文献   

5.
<正>水温是鱼类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冬、春季鱼类进入越冬季节,搞好池塘中水温的调控尤其是保温升温工作,事关全年养殖的成败。只要掌握好池塘水温调控技巧,就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水温环境,有效地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当前的养殖生产技术水平还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夏日临近和水温升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按照科学的方法诊治养殖鱼类的疾病,是有效诊治疾病、减少疾病造成经济损失的前提。这里介绍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基本方法,供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参考。1.诊治养殖鱼类疾病的依据迄今为止,在养殖鱼类疾病诊治过程中,尚难做到通过检测患病鱼体的各项生理与病理指标,而对养殖鱼类的疾病进行诊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是大部分养殖鱼类的上市期,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的养殖条件及市场需求分开上市。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鱼塘不能全部清塘,因此,对未完全清塘的养殖鱼类必须做到安全越冬,对完全清塘的鱼塘则应做好鱼塘修整工作。一、并塘越冬为了便于冬季的日常管理,对常规鱼类苗种要进行并塘。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10℃左右时进行。在并  相似文献   

8.
正(3)药物散剂在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糖、酵母粉等作成的制剂,成为药物散剂。在养殖鱼类的药饵中,当饲料的比例过大时,就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养殖鱼类的药饵时,应该注意尽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所占的比例。磺胺类药物添加在不同饲料中的效果如表5所示。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为了提高药物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加强鱼池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调好水质和水深水质的好坏及水温是否适宜对鱼类越冬影响重大。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实践证明,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中混进的野杂鱼会抢食养殖虾类的饵料而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因此,如何清除养殖虾类池塘中的野杂鱼,一直是困惑养殖业者的问题。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开发的"本草野杂鱼清"对养殖鱼类和对虾的毒性,为科学使用这种药物清除养殖虾  相似文献   

11.
<正>使用渔药,首先要根据鱼病的原因和发病部位来决定治疗方法,还要视水温、鱼的忍耐度等灵活掌握,不同品种鱼类的鱼病,使用不同的药物。一、正确测量鱼池面积、水深,计算鱼池水量,从而计算总用药量。此外,有些药物不能混合使用,如敌百虫不能和生石灰混用,有些药物保管不妥或过  相似文献   

12.
<正>一、水体理化因子1.水温的高低对鱼类摄食的影响。鱼类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新陈代谢加强,摄食旺盛。反之摄食强度减弱。因此保持养殖水体的适宜水温能够改善鱼类的摄食状况,如春季保持较浅水位利于水温上升,伏天保持较深水位防止水温过高影响鱼类采食。2.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摄食的影响。池塘中的溶氧通过影响鱼类的呼吸作用和池塘中的有机质氧化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主要季节。由于对养殖鱼池的物质投入加大,水温升高、鱼类代谢能力增强,以及高温、干旱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还有鱼类病害与易发生泛塘,因此,水质的优劣与否,往往成为夏季鱼类饲养的“瓶颈”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搞好池塘的水质管理工作,其主要方法有。1、清淤改造。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是控制水质的技术措施之一。池水太肥,夏季高温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导致鱼浮头或泛塘,也不便于拉网操作管理,所以必须进行清淤改造,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保持淤泥厚10—15cm.2、药物改良。适合于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可能造成鱼类大批死亡。死鱼起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发生此类现象,从而降低鱼类死亡率,确保养殖效益。现就鱼类大批死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概述如下:一、中毒1.放养前不测试池水毒性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氨水等。使用这些渔药后,池塘在一段时间内池水存在一定的毒性,如果忽视测试池水毒性大小而急于放养鱼苗  相似文献   

15.
<正>2.4要考虑环境因素对用药效果的影响Fribourgh等(1969)认为对养殖鱼类口服给药时,要达到药物对鱼类疾病良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要满足如下的一些基本条件。2.4.1给予的药物在饲料中能均匀地分布。2.4.2在饲料中含有抑制和杀灭致病菌所需要的充分药物剂量,当鱼类正常摄食饲料后能在鱼体内达到治疗疾病所需要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6.
通常是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工厂化养殖罗氏沼虾,基本实行高密度全年养殖,是一种产量高,效益高,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具体技术要点如下:一、建池水泥结构,面积60-80平方米,保持水深1.5米,池上搭塑料棚,如冬天也能保持适宜水温的室内鱼池则可不搭棚。配备好充气、加温、控温等设施和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并配备好人工繁殖饵料培育的配套设施。二、虾种放养放养前虾池进行药物消毒,若是新池先进水浸泡15天以上,待池水毒性消失后再进水,调节水位,并把水温调节到最适范围内。放养密度每平方米200-400尾为宜。三、饲…  相似文献   

17.
<正>5至9月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此期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直接影响着当年的养殖生产。一、生长旺季鱼病偏多的原因1.养殖密度大。此季节因水温高,水体可控程度差,如果放养密度过大,病害发生的机率相应会很大。养殖密度要根  相似文献   

18.
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升高,鱼类活动活跃,食欲趋旺,而此时由于天气变化较大,水温常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易导致水质突变。因此这段时间是养殖氩类病害和缺氧泛塘多发季节。做好这一阶段鱼类养殖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成本、龟类成活率、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笔者现根据我县许多养殖户成功经验和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经验,谈谈这一阶段鱼类养殖管理技术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有很大毒性,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而且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之一。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标准,分子氨浓度在0.2mg/L以下时,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分子氨浓度达到0.2-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许多鱼类进入越冬季节,搞好池塘中水温的调控尤其是保温升温工作,事关全年养殖的成败。当前的养殖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可能对一般池塘的水温完全加以人工控制,但部分的调节和控制则是可以办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