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价格监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第4季度至2004年半年以来,全国性粮价上涨,是市场供求对国内粮食生产发出的信号,这种信号一方面反映在引导粮食生产上具有滞后性,同时也暴露出粮食行政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一、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问题和思考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内粮食价格从2003年9月起,走出6年的低迷状态,短期内大幅上涨,并且涨幅超过了30%,再次牵动了人们紧张的神经。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已明确: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通讯》2004,(2):46-46
2003年中国粮食库存不足当年消费量的30%,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2003年供求缺口高达当年消费量的13.4%。如果不调整库存,假设2004年的粮食消费也不增长,要确保当年粮食价格稳定,2004年的粮食产量必须在2003年的基础上提高15.5%左右。但根据历史数据,在最丰收的年份粮食生产的增长也不足11%。所以最乐观假设,2004年的供求缺口仍然需要继续消耗4个百分点左右的库存量来满足。库存在如此低的水平上继续下降而不引发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3.
去年10月以来,全国粮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随之牵动粮食制成品,饮食行业、蔬菜、禽蛋,甚至钢材、水泥等生产生活物资的价格上扬,其来势突然,上升速度快,波及面大,一时间街谈巷议,成为市民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涨价原因(一)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去年以来,世界主要产粮大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的粮食严重减产,世界粮食库存量再创新低,导致了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大幅上扬,波及到中国的粮油价格。(二)耕地、播种面积双双减少,粮食产量降低自199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减少,到今年已降至1亿公顷左右。粮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蛛网模型为基础,从逻辑上考察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玉米为例,结合我国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市场表现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期货市场能够增加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降低供给价格弹性,当粮食期货市场足够发达时,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粮食现货市场由“发散型蛛网”转化为“收敛型蛛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下降并趋于均衡;(2)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期间,玉米期货市场不活跃,难以有效发挥价格引领作用,而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后,玉米期货市场活跃度提高,在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共同影响下,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幅度下降,玉米期货市场能够稳定现货价格。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现货市场交易体系、丰富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建立健全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和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省份粮食产品价格已相继放开。然而,由于粮食产品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切切相关,因此,价格放开后如何进行有效调控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粮食产品价格放开后调控方式问题作一探讨。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放开后的粮食产品价格进行调控,首先需要对粮食产品价格调控方  相似文献   

6.
一、粮油价格波动的成因(一)粮油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减产引起的近年来,我国粮食减产,供需状况发生了变化,粮油价格大幅上涨。应该说,近年粮食减产趋势是对上一轮超常增产周期的合理回归。但是,人们对此次粮价上涨十分敏感。从2000年至200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3年徘徊在4550亿公斤左右,粮食消费需求4800亿公斤—4900亿公斤,产需缺口250亿公斤—350亿公斤之间。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跌至4500亿公斤左右,而粮食消费需求4900亿公斤左右,产需缺口达到400亿公斤。粮食问题重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二)粮油价格波动推动了其它农副产…  相似文献   

7.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粮食全面实现购销市场化后,发展“订单粮食”生产和在此基础上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粮食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局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订单粮食”产销衔接洽谈会,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食订单”总量逐年增长,2003年签订订单138份,总量65.66万吨,比2002年增长25%,2004年共签订订单214份,总量112万吨,比2003年增长45%。其中小麦42.2万吨,稻谷34.8万吨,玉米33.3万吨,成品粮0.84万吨。粮食部门积极顺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以订单代替定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  相似文献   

9.
近期,笔者在下乡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反常现象,中储粮收购网点粮价高,门庭不旺,而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粮价低,但收购踊跃。种粮农民更乐意将生产的小麦出售给龙头企业、粮食购销企业。据统计,截至6月15日,云梦县收购小麦800万公斤,其中托市收购小麦205万公斤,占入库的26%;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小麦595万公斤,占入库的74%。从云梦小麦入库的进度看,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进度好于托市收购。托市小麦收购价格按标准品计算每公斤1.38元,而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粮食购销企业每公斤收购价格1.30元,价格的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岁末,两则有关粮食的消息引发了全社会关注:一则是中国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称,2011年全国玉米预期产量将达到1.845亿吨,比上年增产3.93%,创造新的产量纪录;另一则是由于山东、吉林等粮食主产区的玉米价格高涨,导致玉米小麦价  相似文献   

11.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 ,也是当前经济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目前 ,我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 ,粮食企业亏损得到有效遏制。粮食价格政策的逐步完善 ,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粮食收购中 ,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对执行粮食收购价格政策产生了消极影响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基本情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 ,各地要根据粮食市场供求情况 ,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粮食紧张,很大程度是流通体制不畅,囤积抬价造成的,这只是暂时现象。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一是政府要增加投入;二是农民素质和农业现状要改革。我国粮食余缺的关键数字是100亿公斤。解决粮食问题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实施三元结构。从长远利益看,进口粮食最合算。  相似文献   

13.
荦当前粮食生产总体形势根据日前公布的数据,按最保守的估计,2004年中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度增产250亿公斤以上,增幅达到6%,超额完成政府年初制定的粮食总产量达4550亿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恢复和增强,也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扭转了我国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夏粮减产的局面,全国粮食生产出现由减到增的重要拐点。荦近十年粮食价格波动情况近10年,我国粮食市场呈现出非正常波动,供求关系不稳定,粮食价格大起大落,粮食“卖难”和“买难”交替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第5个丰收年,总产达到5250亿公斤,比2007年增长4.7%.由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08年我国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出现了新的格局,呈现错综复杂的波动局面.但是.在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调控措施下,总体来讲还是基本稳定的.从2008年我国粮食市场变化及国际市场粮食供求状况看,2009年粮食市场价格趋势在2008年基础上将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价格的涨跌关乎种粮农民的利益,粮食消费价格的涨跌关系普通居民的利益,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立性。即粮食生产价格上涨了,农民收入增加,但同时粮食消费价格也往往上涨,导致消费者的支出增加;粮食生产价格下跌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但同时粮食消费价格也往往下跌,消费者由此受益。因此,政策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在商品中,能够严重影响一国政权的稳定、民众的生息以及百业的兴衰者,唯有粮食。在我国流通领域改革中,粮食行业是最后进行的一个“堡垒”。即使在市场经济很发达的一些国家,也把粮食视为命根子,对粮食实行特殊的产业保护政策。我们给粮食的社会属性下的定义为: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靳伟 《农业经济》1994,(1):11-12
粮食期货交易的最终价格发现机制靳伟1、粮食交易,按交割时期的不同可分两种交易方式:一种是粮食现货交易,即在交易成立后立刻进行实物交割,或在极短时期内(如几天内)进行。另一种是粮食远期合约交易,一般是双方在收获季节前签订粮食远期交易合约,约定将来在一定...  相似文献   

18.
《粮食问题研究》2010,(4):29-29
<正>最近,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表示,总体看,我国粮食市场已进入紧平衡的新时期,粮食工作必须抓住不放。白美清说,2009年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最高:一是产量达到最高;二是连续六年丰收,保障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的充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以粮食为基础,无粮则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首先要稳定农业,稳定农业的关键是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因此说,没有粮食的稳定增长,市场就难以稳定,人民生活就难以稳定。粮食问题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吃饭和建设,关系社会安定,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看,都是举足轻重的大问题。建国以来,国家始终把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当做重要大事来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20.
一、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据有关部门调查,2000年秋冬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略有下降,水稻面积和玉米面积基本稳定或略有增加。由于目前粮价总体仍然偏低,粮食种植面积不可能增加很多,但优质粮、市场需求旺盛品种的种植面积将扩大。二、总供求仍将基本平衡,供大于求矛盾趋于缓解2001年我国粮食产量将基本稳定在2000年水平,当年供给仍然不能满足当年需求,需动用粮食库存,但仍未能改变粮食总量供大于求的格局。2000年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再减少6%左右,目前小麦生长中后期风调雨顺,而2001年我国小麦总产量也就只有1亿吨左右,小于常年消费量,库存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