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工作中,如何保证和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如何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如何对不称职的村干部进行问责,都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以至于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难以充分体现和真正落实。为了使对村干部的评价和监督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制定了《振安区村干部管理办法》和《振安区村级事务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建立了村干部任期承诺"三定三评"工作机制,逐步推行村干部述  相似文献   

2.
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职位虽小,却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稳定农村基层政权、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带领农民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领头雁"。村干部激励保障工作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村干部直接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农村调查,经常听到一些村干部抱怨说:现在工作不好搞了,多数农民懂得了法律法规,动不动就上访或写信告状,实在不好管。长期以来,少数村干部总以为自己比群众“高出一头”,习惯于用命令式和强制手段做工作,个别村干部家长习气甚浓,民主作风较差。这种工作方法,在农民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下,似乎行得通。但时至今日,随着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对政策和法律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大胆说“不”。于是,一些地方的“土政策”或某些村干部的“说了算”就行不通了。这就使得一些村干部失去以往的…  相似文献   

4.
在乡下,有些农民群众,对村干部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他们认为:"土地到户不靠你,大小事情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来解决就骂你,你来硬的就告你,要钱要粮不给你。"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要多做工作,及时予以纠正。应该看到,村干部绝大多数是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办事的,不但得做村上的事,还得养家糊口,每年有点补助,到头来还兑不了现。他们成年累月都在为群众的事奔波、操劳,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贡献。现在生活逐步走上富裕,除了"政策好,人鼓劲,天帮忙"和自家辛勤劳动之外,也跟村  相似文献   

5.
村干部考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乡镇政府根据该村工作需要,在村干部内部调查、测评,然后进行委任、调整。而事实上,由乡镇政府委托的村干部,在不少情况下都事与愿违,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结果是工作无法开展,村班子陷于涣散或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不得不再次对村干部队伍进行考察。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事无巨细,都由村干部担着。农村费改税后,为了完成  相似文献   

6.
正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响应上级号召抽调机关干部进驻农村,帮助指导解决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中遇到的难题。这些驻村干部"住村"了没有?驻村后该干什么?干的效果怎样?所有这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要查清驻村干部"住村"的问题。有目共睹,有的驻村干部下乡后,只是蜻蜓点水,入村不"住村",与村干部打个照面就返城。对村里面的基本情况不了解,没在村里面住过,走马观花。老百姓连驻村干部是谁,哪个单位派来的都不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在乡、关键在村,而村干部又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组织、推动者,是稳固农村政权的骨干。只有稳定好村干部队伍,农村才能真正稳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区却出现了部分村干部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现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工作难度加大。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终都落实到村干部身上,但村干部又缺乏必要的权力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村一级工作的难度。一是矛盾多,处理难。农村是各种矛盾集中的地方,计划生育、公差勤务、上缴提留等很多工作都与群众面对面,问题比较复杂,处理起来比较棘手,这对村干部处理问题和应变决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问题处理得不好,更增加工作的难度。二是部分群众觉悟低、说服难。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历史时期,许多村干部感到工作越来越吃力,压力感越来越大,困惑的感觉时常留在心头。带领群众发展无对策,愧对老百姓。发展是硬道理,作为一级组织的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领群众搞生产、求发展。可是在一些地方,农村状况多年没有多大变化,集体经济亏空,农民仍然叫穷。时间一长,群众有怨言,埋怨村干部没有能力,没有作为。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村干部苦于无良策。因为许多村干部文化程度低,视野不宽,思路不活,还是过去的两下子,面对群众的发展要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引导农民搞结构调整,到底怎么调,村干部心里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我们就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经过对许多被调查群众意见的综合分析,具体归纳为群众需要具备五个方面条件的村干部。一是需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干部。一些群众认为,过去有些村干部不是把心思放在村里的发展上,其精力主要花在怎样应酬上级方面,以致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村里还是老样子,群众不喜欢这样的村干部。二是需要心甘情愿为群众服  相似文献   

10.
青神县西龙乡乡政府总结了过去催收"双提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事倍功半,既花人力,又费时间的教训.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群众不是因为 "双提款"不合理而不交,而是财务不清,怕交了不明不白的冤枉钱.认识到阻碍因素后,乡政府把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作为解决群众思想顾虑和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调动了群众交"双提款"的积极性.他们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改催收队为清理队,把工作重点转向帮助群众当家理财,从根本上解决群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时下,不少乡镇的村在兴修水利、征粮入库、计划生育、负担收交等工作中,实行村干部分片包组。从整体方面来考虑,有利于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让干部独当一面,也有利于对干部的锻炼。但是在工作中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弊病:有的干部分工包组里群众法律意识强,经济活跃,工作自然利于展开,有的分工包组底子差一些,务工外出多,导致水利建设脱节,农田抛荒等现象严重,分片干部难以妥善解决,这就会产生负面效应。更有一些村在群众负担及陈欠款上也由分片干部一包到底,开始部分干部尚能积极工作,时间一长,干部…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1999,(3):13-13
1998年,吴江市把做好农民负担清理、整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实事来抓,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农民负担总额、人均负担额和负担比例分别比年初预算减少了701.08万元、11.72元和0.22个百分点。截至12月底,全市收交累计完成5049万元,占应收总额98%以上。多年来,基层收交方法以"代扣"为主,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收交工作不透明,容易引起群众怀疑;缺少群众监督,为基层"三乱"现象产生提供了条件;经济收交款集中在粮油产品上,造成了纯农户多扣款,外出户、田少户少扣款或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干部由有选举权的村民选举产生。“海选”产生的村干部,大多属于群众基础好,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能为农民实实在在办事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但是,在一些地方,也有部分村干部文化基础差,对国家法律法规、农村政策缺乏了解。这样的村干部上任之后,往往会凭着自己的喜好做事,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知,也有的因为不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致使农村工作毫无起色,死水一潭。  相似文献   

14.
农村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的下一步工作是离任交接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做到离任要交明白账,这是广大村民所关注的,也是新老交接要特别提醒做好的关键一步。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些村民委员会选举结束时,由于前任村委班子财务收支混乱,造成村中债权债务不明,账目不清,使新村委班子无法开展工作,从此埋下祸根,这种现象出现的后果让人担忧:一是前账不清,群众有怨,账目一旦不清,群众必将迁怒于新任村干部,从而使新当选的村干部失去群众信任,丧失群众威信;二是前账不清,后账必死,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既束缚了新任村干部的手脚…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一事一议"筹资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议.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增多,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确有难度,一些村干部不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即实行筹资,群众对筹资的用途一无所知,造成意见纷纷.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在农村调查,发现不少村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本人对各种想法进行梳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忧”和“三盼”。 三忧 一忧工作难做。主要是工作量大。村里工作十分庞杂,村干部整天被纠在事务当中,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处理不了的问题,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工作无法计划,现在的工作往往都是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转,村干部自身工作没有自主权,经常会因为一些形象工程、水利任务等,造成上面不满意,群众不理解,弄得村干部里外不是人;难点问题不断  相似文献   

17.
人称“兵头将尾”的村干部,在农村工作第一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有些地方村干部辞职或不愿干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笔者曾对部分乡镇进行过调查,有近五分之一的村干部表示对担任村干部失去兴趣,有的村干部干脆辞职不干了。可见,稳定村干部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各地按照中央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五个好"的要求,开展工作,取得了成效。但有少数地方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治标不治本,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种种误区。误区之一:加人就是加强。有的乡镇党委认为"人多力量大",对农村工作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不是致力于选派精兵强将而是靠增加人力来提高战斗力。村干部的阵容不断壮大,但真抓实干的少,政出多门,扯皮现象多,对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起不到增强作用。误区之二:宗族势力大就是群众基础好。一些乡镇领导在考虑干部人选时,把家族势力大、人头多曲解为群众基础好;怕门头小的压不住阵,日后工作难  相似文献   

19.
去冬今春,淮安市609个行政村中,有571个村进行了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原任村干部中共337名落选,占应选村干部总数的14.2%,其中:村主任落选的129名,村民委员会委员落选的208名。这些落选的村干部尽管是少数,但分析他们落选的原因,不仅可以看出群众对村干部的选择标准,给现任村干部一个有力的警示,也为我们今后加强村干部的教育管理提供了一些启示。这些村干部落选,基本上都是由个人行为造成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1、精神不振。有些村干部缺乏起码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不主动考虑村里的事情,对待上级级布置的工作也能拖则拖。Z某任村主任3年多来,从不主动考虑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村班子中就像算盘珠,  相似文献   

20.
拥有"双重角色"的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使用浙江省5个市的调查数据,从地块层面分析了村干部身份对流转林地租金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的"双重角色"具有权力优势和社会网络资源优势,使得村干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流入林地时,租金均显著低于非村干部;而且村干部在流入立地质量更高、产权更安全等条件较好的林地时,租金水平接近、甚至低于非村干部流入条件较差的林地租金。因此,在推进林地流转市场化改革中,应当防止因政治身份差异所引起的交易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