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意见》提出,重点是支持发展规模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领办创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组建创业团队、产业联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双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国家"双创"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农村人才和科技支撑、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厚植农村发展新优势,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对河南省的50位返乡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将其成功的因素进行总结,得出大学生返乡创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几年大批农民工、企业主甚至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下乡返乡创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支持返乡下乡创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面,政策含金量比较高。创业场地的政策: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作出重要部署,必将推动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上异军突起。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  相似文献   

5.
对肥东县土地闲置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发现肥东县5个自然村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有很大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当地闲置土地的利用情况。结合当前返乡创业潮的新形势和新政策,提出了利用宅基地发展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工、企业主,甚至包括一些大学生下乡返乡创业形成新的热潮,现在这个势头刚开始,这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下乡返乡创业经过引导培育,可以形成燎原之势,有希望成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这些背后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城乡居民有需求。过去大家对农业的需求就是吃饱,现在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还要吃得安全、放心。第二,农村有优势。现在很多村庄环境非常优美,没有PM2.5,生态非常良好,绿水青山,农村生态优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村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有独特的建筑、独特的民俗、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加大和城市就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深入推进,中央及农业部、团中央、人社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能人等返乡创业,一大批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去创新创业,成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现阶段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返乡创业方兴未艾,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总体还呈盆景样式,但绝不是赶时髦的应景之作,更不是昙花一现的凑热闹之举。其经过适当引导培育,完全有望成就星火燎原之势,有望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成为继乡镇企业崛起、城镇化和农民工进城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持久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有力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村自身"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对此,国家已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部署推进,并不断完善相关用地政策,筑牢乡村振兴的"地"基。日前,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及其用地情况开展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农业农村提出的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农业农村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正是抓住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将"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劳动力返乡创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赋予了新活力,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完善农村产业格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劳动力返乡创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历史演进、影响机制和现状等,分析了乡村振兴为劳动力返乡创业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盐城市农民在新的农业领域创业风起云涌,本文阐述了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优良种源农业、新型服务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接二连三"农业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提出了农民创业的对策:提高新认识,重视农民创业;落实新举措,引导农民创业;构建新生态,服务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12.
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依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现阶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可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5大类别。他们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引领性强、"三产化"特征突出,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充农民增收渠道、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以来,各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农产品加工业保持稳中增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业态层出不穷。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有机结合等多种途径,催生出了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中央厨房、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等大量新业态。据介绍,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快速发展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市场拉动,二是政策推动,三是创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农业经历几十年稳定增长之后,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进入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培育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引导和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离不开土地制度的支撑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呈现出的特点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宽,服务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升级,导致以生产为主要业态的传统农业随着第一产业份额减少而面临增长瓶颈。目前,一些地方在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新的发展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把农业升级为融合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新型"六次产业",更好地创造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是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契机,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据介绍,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扎实推进农村创业创新,通过抓政策、育主体、建机制、搭平台、搞服务,为农村双创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考察研究,农业农村部总结推出全国县域农村五大双创典型模式:一是特色产业拉动型模式,围绕特色产业,面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开展创业创新活动。二是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型模式,围绕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双创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民收入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结构变化出现两强两弱,增长难度加大,低收入农户增收更难。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农民增收新旧动能正在进行大转换,迫切需要聚焦重点难点、调整和拓宽农民增收思路和路径:要从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促增收向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促增收拓展;要从发动千家万户齐上阵促增收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促增收拓展;要从引导农村劳动外出打工促增收向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促增收拓展;要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增收向深化农村改革确权赋能促增收拓展;要从着眼全民奔小康促增收向着力贫困户脱贫攻坚促增收拓展;要从支持农业产业增长促增收向为农业产业保险托底保增收拓展。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正我国进一步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同等享受当地创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落实税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农业部新闻办举行"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介绍了农村创业创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潘红兵一同出席发布会。近年来,农业部和各级农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据最新统计,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700万人,创办的经济实体平均可吸纳7~8人就业。农村双创风生水起:人数增多,领域拓宽,起点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