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舍饲圈养种草养畜已成为我县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举措。截止2002年底,我县种植的人工牧草面积已达0.68万公顷。种草的发展保护了我县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牧草.推动了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开发的根本,产业结构调整是开发的关键。一个根本,一个关键,对畜牧业都有密切的关联,对畜牧业将会发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贵州省将对25°以上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特别是还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广阔的草场资源。可以预计,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推进,将会使畜牧业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贵州是山区,希望在山上。以草养畜,是我省的一大优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粮食紧缺,人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毁林毁草开荒,使我省资源优势不能变…  相似文献   

3.
草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世纪难题,由于各种原因,我国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程度的草地为1.3亿公顷(包括沙化、碱化),而明显退化的草原正以每年0.2至0.3亿亩的速度不断扩大。另外: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有1333.3万公顷农田受到风沙侵袭,每年草原沙漠化、盐渍化达67万公顷。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特别是把发展牧草养畜,推动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到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4.
雅安市自1999年10月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截至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7万公顷,累计完成配套荒山造林4.4万公顷。工程严格按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县级作业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工程作业设计、种苗供应及管理、档案管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退耕还林还草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6.
郭海玲 《青海农牧业》2005,(2):37-37,39
为恢复和重建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刚察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截止2003年底,完成投资620万元,按照“以草为主、林草间作’’的规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133公顷,冬春季沙尘飞扬的裸露土地重新披上草木植被,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族地区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注重粮食安全,是粮改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一、甘孜州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1.实施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后,耕地减少,产量下降该州2001年减少耕地3.5万公顷,粮食减产0.78亿公斤,人平144.5公斤。五年内退耕还林(草)7.3万公顷,人平减产306公斤,人平生产粮食只有150公斤左右。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全州耕地面积还会减少,粮食生产空间越来越狭小。全州人口按平均7.8‰递增,每年将增加人口7100多人。粮食供应缺口增大,粮食安全不可忽视。2.粮食需求增加①实施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8.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内容。“一退两还”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不仅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志丹县为例,实证分析了“一退两还”背景下的农户畜牧业行为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一项能够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重要结论。这对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一退两还”,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切实推进舍饲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古县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结合当地实际以及土地资源状况,提出了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治理荒山荒坡的力度,提倡圈养舍养畜牧,发展林果业、牧草业和畜牧业,建设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再造秀美山川的几点思考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差距,增强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建设,遏制住西部地区荒漠化和石漠化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现象,从根本上保护我国三大主要河流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对一定坡度以上范围内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尤显得重要。 一、加强环保教育 退耕还林还草指的是这部分耕地原来就不是固有耕地,而是因为人口剧增,为了满足自己耕地不足的需要而乱砍滥伐林木,开垦草地所形成的新增…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我国因种植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以及入世的冲击,粮食播种面积将继续减少,但在国内粮食需求增长的前提下,调减面积的幅度将会明显小于前两年。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导致今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减少。2002年粮食由于播种面积的绝对减少而将进一步减产。据农业部信息中心预测,2001年我国秋冬播种小麦面积为2178万公顷,比去年降低1.8%。受此影响,2002年冬小麦的产量会有所下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国特别是西部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还湿地的步伐加快,在今后10年,全国退耕还林、还牧的土地将达5800万亩。这一战略举措,将产生重大影响,在逐步改善大西北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将较大幅度地减少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另一方面,国内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主要由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这几部分组成;其中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首先是口粮。虽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进,人均直接消费大米有所减少,但人口自然增加(据统计,全国人口每年增加1300万-1400万之多),所以近几年全国大米直接消费总量仍呈缓慢增加趋势。其次是饲...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加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近年来铜仁地区每年都有大面积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展开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有些地方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后,牛羊没有地方放牧,只好将其卖掉,从而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二是单纯用耕地来种草养畜,由于人多地少,农户不易接受。笔者认为,在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实行林草间作,走林草结合的道路,是农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户经济效益较为有效的途径。其理由主要是:一、实行林草结合能快速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历年来,对于大面积水土流失的…  相似文献   

13.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西部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而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毁林开荒,陡坡种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是加强西部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举措。退耕还林还草采取“以粮代赈”,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国家按一定标准无偿提供粮食,实行以粮食换林草、换生态,保证农民退耕之后吃饭有保障,收入不减少,以调动农民还林还草的积极性。广西河池地区,山地多,退耕还林任务重,粮食供应数量多,供…  相似文献   

14.
广西畜牧局信息 :1999年广西加快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 ,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全区畜牧业再获丰收 ,肉类总产量达2629万吨 ,比上年增长4.9 %。广西充分利用9700万亩可利用草地和年产3000万吨的农作物秸秆 ,积极推广种草养畜 ,实施国家级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示范项目 ,促进了草食畜禽的发展。至1999年底 ,全区完成种草改草25万亩 ,建立秸秆养畜示范县29个。广西畜牧部门以市场为导向 ,重点组织实施了“良种瘦肉型猪推广”、“三黄鸡两段饲养技术推广”等18个部级和自治区级项目 ,取得了显著成绩。预计全…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 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最大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因而深得我省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群众的积极性很高。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已退耕还林(草)265.1万亩,占计划的57.6%,其中退耕造林可持续发展德最”,护据已计林152.81万亩,占66.44%;宜林荒山造林112.9万亩,占48.82%;封山育林155.66万亩,占计划的77.83%。我省今年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特点是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做到了“五结合、五优先”。一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优先…  相似文献   

17.
《青海农牧业》2006,(3):I0003-I0003
城北区建区初期共有耕地3500.33公顷,占市郊总耕地面积的56.4%,宜林荒山荒坡荒滩地0.66万余公顷,农业人口4.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5%),农村劳动力2.88万人,农民人均耕地0.078公顷。2005年底,区属耕地0.262万公顷,山旱地76.93公顷全部退耕还林(草),农业人口5.6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6%)农村劳动力3.58万人,农民人均耕地0.043公顷。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收入及农村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根据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一些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快实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策咨询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西部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国家最近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请问包括哪些内容?陕西省延安市秦农答: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前不久下发退耕工作实施方案,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13省、区、市的174个县被确定为试点县,全年"以粮食换林草"面积将达5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总面积为648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中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要求,有关部门将在长江上游(以三峡库区为界)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以小浪底库区为界)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含生产建设兵团)展开试点。试点示范工作由有关省区市政府负总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定。两项政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基础和切入点,其结合点就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经济。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