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新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民有序行使政治参与权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文章从法律效果的角度,对现行法律制度体系内农民行使五类政治参与权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农民行使政治参与权的法律利益是负值,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怠于行使其政治参与权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农民群体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生活富足之余还有时问和精力积极参与政治的物质条件,那么,就只有在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上为农民行使政治参与权提供收益明显大于成本的高性价的法律利益,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在现有物质生活条件下有效、有序行使政治参与权.  相似文献   

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农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为依据.目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造成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土地政策、人口结构与政治因素等.本文通过对各种因素的解读与分析,得出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根源是政治因素,是农村组织弱化、农民利益表决权的阻塞、政治决策不公平及路径依赖等导致.  相似文献   

4.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在维护农民政治权益、保障农民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影响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及与政府部门沟通与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的关系并藉以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调适.对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江苏省四镇五村126个有效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权益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救济机制的有效性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征地的顺利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应从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着手,即加大对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加快对"以土地换保障"的研究与建设、构建新型的征地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困境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村民自治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具体实施中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征地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障情况和征地意愿,对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对四川省泸州市调研的120份农户数据,分析了征地过程中农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社会权益的保障情况,并进一步利用Log 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权益保障对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而权益保障的缺失也导致农户征地意愿不强。同时,农户家庭特征和土地特征对其征地意愿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保障。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政策,忽视法律,这也导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开展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受到严重影响,进而让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工作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新农村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和农业规模化发展需要,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农业法律保障。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建设历程,然后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弊端,最后给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保障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9.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研究阐述了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及意义;从政治法律环境、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创新等角度揭示新农村视角下制约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若干问题;给出完善新农村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法治环境,健全金融制度体系和创新农地经营权流转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等对策。研究有助于从金融层面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秩序,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农民合法经济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阳宁东  邓文 《农村经济》2012,(3):125-128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内消费需求变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乡村社区旅游中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将我国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运用于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从乡村旅游合作社概念的界定、推行的可行性、具体构建等方面来为创建乡村旅游社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则是推动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关键。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运作不畅,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位等因素削弱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政府应当从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制体系,优化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2.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农村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问题一直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焦点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依法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土地权益长效机制问题,谈一浅见。一、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地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视城乡一体化中农民的各项权益为系统整体,从系统研究的视角,将社会保障权益作为农民权益系统的子系统,分析其与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文化权益等各不同层次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影响,探讨城乡一体化中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缺失、弱化、障碍的原因。本文认为,农民社会保障权益是农民权益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权益状况制约其它相关子权益,进而影响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运行和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农民权益保障的系统性改善又是农民社会保障权益落实和改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从权益系统整体上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离不开、绕不过土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忽视农民的土地权益,这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较深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从多方面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让农民真正分享城镇变革所带来的土地财产收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新农村的硬件建设,主要是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新农村的软件建设,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开始从"硬件"转向"软件",渴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方面显示了农民对更高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农民进对社会公平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强烈诉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新农村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革.在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为避免农民权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需要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完善土地法规及转换政府职能等层面,处理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并构建和谐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长期“重政策、轻法律”的做法导致我国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必须着重从市场规制法、市场主体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方面切入,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保障农民权益是成功流转的关键.但由于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性法规中,农民权益的实现途径表述模糊,再加上流转过程中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严重,成为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因此,如何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农民文化权益,农村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本文通过对成渝地区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文化生活仍然十分贫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且利用率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腐朽落后的文化威胁着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高.而政府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农民文化权益保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是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城乡一体化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在资金、设施、组织、人才、制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构建一套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充分有效地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用作建造住宅的土地,农户对其享有获取收益、社会保障等权利,一旦退出,就意味着附着在上面的一切权益都会丧失。如何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保障农民正当的权益,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农民的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权益的视角出发,从家庭特征、经济状况、住房状况、保障状况、社区状况、心理状况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分析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变化情况。[结果]由于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过程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农户参与度较低,往往被动式地接受安排,造成权益受到直接的伤害,农户的经济状况、保障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权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结论]在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民参与力度不够、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完善、再就业难等问题,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更多地听取当地农民的意愿,切实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