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森林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森林环境资源进行价值计量,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林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有些计量模型在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方法设计上存在很多混乱,其计量结果言过其实,说服力较差,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功能计量替代效益计量;以总效用替代边际效用;各种重复计算与替代计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现行立木的计价方法——林价制度,指出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即不体现树木的真实成本,没有考虑森林资源正的外部效应,不能表达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分析了实施林价制度一些负面的后果,最后提出改革现行林价制度,对森林资源重新确定合理的价值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行林价制度——立木价格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绿色财会》2006,(7):18-18
本文介绍了现行立木的计价方法——林价制度,指出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即不体现树木的真实成本,没有考虑森林资源正的外部效应.不能表达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分析了实施林价制度一些负面的后果,最后提出改革现行林价制度.对森林资源重新确定合理的价值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价值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批判了西方有关自然资源的效用论、地租论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无价论、实用论,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森林资源的价值,认为其价值量决定是由森林资源再生产中已利用的最差等级林地的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森林各种使用价值的加总,各种使用价值的价值量是一定的森林资源价值量在该使用价值上的分摊量,其价值补偿是成本补偿而不是效益补偿。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仍存在影响机理分析不够全面、对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以及计量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1深入分析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机制;2关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及构成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作用;3应将森林碳汇量等森林生态价值作为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并探索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生态效用的影响;4在计量分析中应注意制度测度偏误、模型变量内生性以及异方差性、截面自相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资产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管理,难点则是价值量化问题。森林资源作为一项资源性资产,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特性构成了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物资产,也不同于土地、海洋等资源性资产的属性,是一项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植物资产。其价值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衡量标准的动态性成为价值量化的难点,而伴随着资产所有权及相关权益的占有与分配,使规范产权管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研究的课题。一、森林资源资产的分类和价值量化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创造森林资源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更多地受生产者和受让者…  相似文献   

7.
结合对财政部新发布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学习,对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计量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从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计量和价值计量两方面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的区分度不高导致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存在误差,森林经营侧重于生产性经营导致生态性经营发展不足,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使用方法也不能全面体现森林经济效益。依据森林资源的特点,总结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提出了准确区分森林树种和地理位置,分清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建立科学实用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指标体系,使核算结果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等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对财政部新发布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学习,对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计量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从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计量和价值计量两方面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类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从广南县森林资源现状入手,对广南县林木资源价值、森林生态资源价值、森林资源社会价值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计算出森林资源的总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聂华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5):410-412
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引入消费者剩余、边际生产力、产品分配净尽理论及资源的稀缺性等概念,提出用总效用而不是边际效用计算森林环境价值量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合理的,会夸大森林环境价值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 ,我国国有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管理失控 ,资源破环、资产流失严重 ,其管理体制上所有者缺位 ,产权虚置 ,运营体制混乱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理顺我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委托代理关系 ,重塑其委托代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保证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 ,保护现有国有森林资源以及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与森林公园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以及森林公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森林公园如何调整已有的经营模式 ,将关系到森林公园的顺利发展 .本文就这个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国森林公园经营模式及其弊端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森林公园面临的形势 ,面对新的形势 ,我国森林公园采取的改革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两方面选取投入指标,包括林业财政预算、年末在册职工数、林业中间消耗值和林业用地面积,从经济产出和生态产出两方面选取输出指标,包括林业总产值、林业增加值和林地改造面积,选取了2005~2010年的数据资料运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松花江林管局的国有森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为松花江林管局的国有森林资源配置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研 《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阐释"两山"理论的新时代内涵,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分析"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路径及其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可持续实现的路径。结果表明:"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模式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通过精准调查,在明晰生态资源产权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其价值进行核算,以直接或者间接利用权属交易、生态服务交易、产业化等方式将生态产品货币化。因此,应该建立市场化生态要素产权制度,引入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公私合营"的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以便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得以可持续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也日益增多。在各类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中,出让、转让占全部产权变动的比例最大、发生的次数最多、涉及的经营单位最广。变动类型以林地使用权和旅游(景观)经营权2种类型为主,定价方式以协议定价为主。出让、转让产权变化中存在着定价不透明、评估不健全、程序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尚待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肃产权变动行为,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和健全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