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一、国内外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1.发展现状 世界能源生产和供给与能源资源的分布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均衡性。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  相似文献   

2.
陈斌 《浙江林业》2006,(3):28-28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有限的常规化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日趋紧缺,价格也日渐昂贵,再加上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恶化效应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化石能源发展战略。于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成为人类21世纪能源研究发展的热点。正是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对利用秸秆、粮食、垃圾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加强了研究开发力度。其中,以大豆、油菜籽、油粽、黄连木等“石油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技术也将出现研究高潮,这将减少中国对石油的强烈依赖。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油价的高涨,我国正在加紧开发、替代能源、以保证能源供给。为此.财政部即将出台新的财税政策,以推动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新疆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讨了新疆金融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建立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源消费效率,加强节能减排的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以及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浙江林业》2005,(11):16-18
1 前言 新世纪将面临能源问题的严峻挑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生物质能源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相似文献   

6.
能源消费呈逐年上升的态势,199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869.12万吨标准煤,2005年增长到5423.71万吨标准煤,十年间增长1.89倍。我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05年全省煤炭消费4355.61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总消费量的77.61%;石油消费总量819.65万吨标准煤,占15.11%,其他为天然气4.20%,水电3.08%。从本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来看,与全国相反,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小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21世纪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资源储量、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国家应制定能源节约战略、能源开发战略、能源安全战略、能源环境战略,以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持续供应。  相似文献   

8.
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这些能源可以再生,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洁净煤和核能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能源软化国家能源约束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表现在总量、结构、人口、环境四个方面,开发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能源农业(林业)是软化上述能源约束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以"开源、替代、减排、增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替代战略目标,构建"可再生能源为主,常规能源为辅,分布式、自给式、低碳化"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以软化国家能源约束。  相似文献   

10.
非洲生物能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为了缓解高油价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少非洲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开发生物能源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生物能源主要是指从秸秆、甘蔗、玉米以及畜牧业的废弃物中提取的能源,如甘蔗乙醇和生物柴油等。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曾表示,发展中国家推广生物燃料和替代能源,不仅可以促进能源来源的多样化,而且可以在当前国际能源价格剧烈变化的形势下实现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1.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于我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现状,并与全国进行对比,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制约因素,并结合辽宁省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当前乡村能源的构成以及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状况,借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动态,提出了建设生态化能源的途径,使乡村生态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村地区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能源利用不仅关系到能源消费,而且关系到环境保护和“三农问题”。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京津冀农村地区家庭微观数据为样本,从消费者视角探究影响薪柴和秸秆两类传统生物质能在农村家庭消费的因素。[结果]在地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类考察变量中,前者对京津冀农村地区家庭的薪柴和秸秆两类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费影响较为显著,而后者的影响次之。这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该地区的社会系统性影响。[结论]在现有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背景下,要改变京津冀农村地区家庭农村能源使用结构,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以降低能源获得成本; 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如建立清洁生物质能反馈补贴等措施,从而改善家庭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能源产出比并不是很高,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浪费严重,为此做好能源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消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找到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蓖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能源作物,生物能源利用发达的国家正在积极的开发蓖麻的能源化利用。我国发展蓖麻种植及其能源化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势。蓖麻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蓖麻籽原料的持续充足的供应以及相关技术的提高,对生物燃料产业发展来说必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我国应大力提倡和发展蓖麻产业。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矿物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解决能源紧缺、生态质量下降的一种有效途径。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它具有较高热值。与其它燃气相比抗爆性能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  相似文献   

17.
生物能源与农村产业革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在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必将取代不可再生且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化石能源,而生物能源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要通过农民种植出来,因而将对农业生产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农村地区种植和加工生物能源,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中国能源短缺的现状,通过与世界对比分析,得出从量的方面看,人均占有量少;从质的方面看,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人均能耗低,能源效率低。指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走“节能增效、改善利用结构、能源东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一次性能源储量严重短缺,且能源自给率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而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且拥有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科技优势和实践基础.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有效地解决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制约吉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规范、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等.对吉林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建议: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夯实产业技术基础;二是加强市场培育和开发,以规范化促进产业化;三是加强宏观管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对我国各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更加真实地反映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各地政府早日实现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与能源效率多赢的局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各地能源效率,将我国划分为高、中及低能源效率3个地区,构建了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对2007—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高效率地区内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两者显著为正,在中效率地区内两者也显著为正,而在低效率地区内两者则显著为负; 在高效率区域与中等效率区域内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两者关系显著为正,而在低等效率区域内两者关系不显著; 在高效率地区内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显著,而在中等与低效率地区内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显著。[结论]能源效率高与能源效率中等地区内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均正向影响能源效率,而能源效率低地区内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均负向影响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高地区内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共同强化作用,而能源效率中等与能源效率低地区内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间协同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