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制度,促进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将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籼稻价格将再次在最低收购价格附近小幅波动.而粳稻价格已经在较高位,上涨空间有限,因此2006年全国稻米市场行情将以平稳为主。但是影响我国稻米市场行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我国地域之间、品种之间差异明显,在全国市场保持整体平稳的大行情下,部分地区、品种仍然孕育着自身的行情。  相似文献   

2.
我国稻米中长期供求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现阶段我国稻谷年产量1.8亿吨(折合大米1.26亿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大米1.26亿吨左右。因此,稻米的供求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本文以“十五”期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了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给2006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带来一些新情况,目前正值南方早籼稻上市之际,各方关注稻米市场价格的后期走势。下面根据稻米市场供需基本情况,结合政策情况以及南方粮食交易市场6月中、下旬以来在各地的调研情况,分析2006年稻米市场走势。一、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去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2004年,国务院出台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当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2005年,为稳定当年粮食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国家首次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相似文献   

5.
粮食购销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2001年,国务院部署在粮食主销区拉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序幕。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国家决定通过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来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市场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以来,国家出于调控收购市场需求,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考虑,又先后启动了玉米、大豆、稻谷、油菜籽等I临时收储政策。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和形势的新发展,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一、当前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没有体现品种、地区差价,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的发展和粮食的高效流通。托市粮收购的价格标准与农民售粮收入直接相关,是决定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营管理》2014,(3):48-48
2013年底,纠对储粮难题,吉林省榆树市试点推行以粮食为载体、政府为媒介、农户为单元、企业为终端的“粮食银行”存销商业新模式。“粮食银行”存取时间通常为一年,其间粮权不变,可以随时提取存粮或兑现。农民存粮后可以直接提取现金,也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进行结算。农民凭“存折”可到粮食系统开设的“粮油超市”兑换不同品种的粮油或其他商品。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延津县引导农民依单种麦,企业依单收麦,履约率保持在100%,使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在实践订单粮食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订单”背后的问题令人忧虑。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订单农业的合同兑现率不到20%,80%的订单都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和农户两头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订单”因何如此脆弱?据了解,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契约经济,在国外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订单粮食是粮食购销市场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从粮食流通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收购中发展起来的,订单一般由粮食购销企业、粮油加工厂或农民经…  相似文献   

8.
<正>从2004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04,(3):36-36
综合有关资料,预计今年稻米价格将保持在高价位,并且稳中有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近年稻谷减产,供求趋于平衡2003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270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3%,稻谷总产1.64亿吨,比上年减产5.8%,比历史最高的1997年减少0.363亿吨,是近20年来的历史最低位。全国稻米供应由供大于求走向供求基本平衡。由于稻谷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经济效益仍然偏低,因此,2004年稻谷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较小,增产潜力不大,供求关系不会出现大的改变,不存在价格下降压力。稻米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一是政策性需求量扩大。主要是储备粮食增长。去年储备…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自2004年以来,国内粮食连年增产,2011年国内粮食总产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期国内稻谷产量也持续增加,并在2011年再次迈上了2亿吨的大关。但在粮食和稻谷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稻米价格并没有因供应好转而下跌,反而呈现出持续上涨势头,“产量增、价格涨”成了这一时期的鲜明特色。为什么在供求关系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稻米却不断上涨呢?到底是谁推高了稻米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