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中国大麦出口量极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也非常低,大麦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然而,大麦进口量却在较高水平上不断攀升,进口增长速度较快,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大麦生产规模严重萎缩。且进口依存度和进口市场集中度非常高,进口风险加大。大麦贸易现状对大麦产业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大麦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基于贸易视角分析大麦产业安全状况,掌握大麦产业安全水平和发展趋势,对保障大麦产业安全、促进大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两类指标反映大麦产业安全状况,通过设定大麦产业安全状态警限范围,采用映射方法计算大麦产业安全各指标安全状态的分数值,进而加权得出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量化分析中国大麦产业安全状况。[结果]1995年与1996年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分别为78.97和79.32,大麦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1997—2008年,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均超过80,大麦产业处于轻度危机状态。2009年以来,随着进口量的进一步增加,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均超过86,特别是2014年以来,由于进口量激增,产业安全综合指数超过92,大麦产业危机状况越来越严重。[结论]随着大麦产量和出口量的不断减少以及进口量和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大麦产业安全状态呈现不断恶化的态势,大麦产业安全状态与大麦贸易状况密切相关。文章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国际竞争力、规范进口管理和优化进口来源结构等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我国鸡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方法]选用HP滤波、ARCH类模型,运用2001—2016年我国蛋鸡和肉鸡饲料月度市场价格统计数据,分析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结果](1)肉鸡饲料价格整体高于蛋鸡饲料价格,但两种饲料价格波动走势相似,总体波动呈“W”型,都经历4个阶段,大致分别呈“V”“U”“/”和倒“U”型,两种饲料价格波动率序列均具有明显的“右偏、尖峰、厚尾”特征,且都不服从正态分布;(2)两种饲料价格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且两者价格波动率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持续性特征比较明显,价格冲击对两者价格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长;两种饲料市场均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特征;两者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且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要大。[结论]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相似且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当前马铃薯生产与需求不平衡,价格波动剧烈时有发生,探索马铃薯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子,开展马铃薯价格分析及预测,对于马铃薯市场稳定和薯农增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政策意义。[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VAR模型和符号回归3种方法分别对马铃薯价格波动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以拟合优度最高的符号回归方程作为马铃薯价格预测模型,对马铃薯价格走势进行了预判。[结果]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价格波动主要受到消费端因素的影响,VAR模型结果表明马铃薯价格波动主要受到生产端因素的影响,符号回归结果则表明马铃薯价格波动受到生产端因素和消费端因素的共同影响。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5年我国马铃薯实际价格依次为0.56、0.46、0.58、0.60、0.54、0.54、0.58、0.56、0.62和0.54元/kg,名义价格依次是1.34、1.14、1.44、1.56、1.46、1.52、1.74、1.74、2.00和1.82元/kg。[结论]马铃薯价格波动是生产端和消费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依次为:消费替代品价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成本、上一期价格、生产替代品价格等;2016—2025年我国马铃薯实际价格将在波动中趋稳,名义价格将在波动中略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文章采用鸡蛋价格的周度批发和零售数据,从成本、替代品两个维度探讨鸡蛋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非对称传导特征。[方法]通过滚动回归的方式探讨非对称传导特征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鸡蛋批零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非对称传导特点。[结果]成本、替代品价格变动对与鸡蛋批零价格具有正向影响和非对称特征,但在静态的线性回归模型中并不明显。鸡蛋批发价格受成本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而零售价格受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在动态的滚动回归模型下,成本、替代品价格对鸡蛋价格波动具有十分明显的时变非对称特征,但这种非对称传导特征并不一致。鸡蛋批发价格早期对零售价格具有正向的非对称传导,但近年来趋向于对称传导。鸡蛋零售价格对批发价格总体具有负向的非对称传导特征,零售价格下降对批发价格的影响更大。[结论]需要建立蛋鸡产业成本—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平台、行业协会、学会等研究机构在生产决策中的指导作用。不断完善鸡蛋供应链建设,增强调控与监管政策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01年8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控制了国内影响因素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对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各种,外部冲击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部冲击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日益显著。其中,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贸易传导影响最大,石油价格的贡献排在第二,外部需求和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较强的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影响不大。稳健性分析表明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在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背景下种植户的生产行为,从农户及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4个方面选取16项指标,研究影响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在天然橡胶主植区云南、海南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种植户生产行为选择降低和提高割胶频率是种植户权衡各类因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模式,其中橡胶收入占比、种植年限、投入肥料变化、雇工割胶、生产成本、后期价格态度、补贴满意度、收益满意度8项因素对种植户选择降低割胶频率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子女数量、种植规模、雇工割胶、是否享受补贴4项因素对种植户选择提高割胶频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天然橡胶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且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破坏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较完全,人民币升值将显著压低农产品进口价格水平;汇率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小,汇率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因此,中国应该更加关注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扶持、稳定国内大宗农产品供给来防止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FAOSTAT数据库的1995—2019年中国大麦供给与需求数据,以大麦进口最大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以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应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麦进口关税调整对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1)在大麦进口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的情况下,大麦饲用消费需求下降3.50%、12.29%和16.77%,影响较为显著;(2)国内大麦价格上涨2.89%、11.54%和19.23%,总产量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3)大麦净进口量将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效应。为此,本文提出实施大麦贸易保护与救济、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空间布局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供求价格及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之外,并在更深层次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方法]立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理论,文章首先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1997—2015年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板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计量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种植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农户的以往决策、农业技术、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市场粮食价格指数对我国省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有正向影响,其中技术和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各影响因素的局部性效应致使中国玉米种植布局发生变化。[结论]建议政府部门重视我国省域间玉米产业空间之间的联动性,出台差异化的玉米产业支持办法,稳定省域之间粮食的供求关系,切实做好跨区域粮食调配工作,实现我国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AR模型考察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 以及影响作用的程度与机制。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证实了城市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对国内农产品 价格具有经济上的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约17.56个单位,而 城乡收入差距每增加1个单位,农产品价格则下降0.7个单位;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城市化对农产品价格 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弱。另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存在非对称 性,向下冲击所导致的波动大于向上冲击所导致的波动,即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大于农产品价格上 涨。最后该文提出应逐步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应急机制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 程来抵制刘易斯拐点所带来的冲击作用,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逐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推进其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探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对该区域甚至全国均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方法]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法对长江下流城市群进行理论研究,选取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及无锡等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采用分析比较法研究长江下流城市群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上述5个城市农业产业结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国家政策与导向以及农业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发展。[结论]调整及优化长江下游城市群农业产业结构使其达到最佳合理状态,应基于影响其发展变化因素,影响因素为一个综合体,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国家政策与导向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等。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休闲农业空间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休闲农业在促进产业融合、带动过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文章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南京市休闲农业的资料、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法确保南京市休闲农业景点的真实性,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法分析休闲农业空间分布差异,相关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南京市6个区的最临近指数均小于1,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其中浦口区的分布密度最大,为0.035个/千km~2。休闲农业分布与地区GDP、农业产值、旅游发展水平显著相关,与产业结构、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关,但不显著,说明目前南京市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产品仍有提升空间。[结论]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需要基于休闲农业资源,差异化发展,同时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服务供应链,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休闲农业相关政策,耦合侧供给改革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低温奶产品是我国唯一可以与国际奶产品相抗衡的产品品类,未来低温奶产品必然在我国形成新的消费趋势,并成为复兴民族乳业的关键。基于此,探究大城市居民的低温奶产品消费认知水平、消费现状及其消费的影响因素既可开拓国内低温奶产品消费市场,也可弥补该产品消费研究的不足,对提高我国奶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通过使用2019年北京市8个辖区内的418位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调研数据,以不同群体特征作为切入点,深度分析大城市居民低温奶产品消费认知水平及消费现状,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个人及家庭特征和产品认知信息是否是影响城镇居民低温奶产品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学生人口数、工作人口数、收入水平以及年龄、职业因素分别影响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行为决策。年龄、教育水平以及性别、人口总数、职业因素分别影响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水平。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制作工艺因素对居民巴氏杀菌奶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均有显著影响,而保质期和价格因素仅对消费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口感风味、制作工艺和价格因素对居民低温酸奶消费行为决策影响显著,但只有口感风味因素对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城镇居民低温奶产品认知概念薄弱,对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保质期信息的认知程度较高。低温奶产品消费具有区域性差异,消费主力集中在女性人群、40~50岁人群、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中。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产品认知信息对城镇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均具有显著影响。未来我国大城市居民的乳制品消费将逐渐趋于新鲜化和休闲化发展,低温奶产品消费将发展为新兴消费趋势,液态奶产品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以木本食用油料油茶、核桃为例,利用季节调整法、H-P滤波等方法对20022010年油茶、核桃的季度收购价格进行波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本食用油料的收购价格均呈现出上升的长期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且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20022010年油茶、核桃的季度收购价格进行波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本食用油料的收购价格均呈现出上升的长期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且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20022010年油茶籽、核桃收购价格均经历了5次明显的周期波动,同时波动周期具有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木本食用油料自身的季节供应以及物理属性、自然因素等随机冲击、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木本食用油需求的拉动效应以及木本食用油生产成本的推动效应影响木本食用油料价格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粮食产量波动特征,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物质装备)、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政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HP滤波法分析1978—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与层析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不同波动周期各影响因子对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度。[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经历了完整的6个波动阶段,平均波动周期为6年;(2)除1994—2000年,各波动周期的粮食产量受科技因素的影响最大,且影响日益显著,影响度从1978—1981年的37. 0%增加到2006—2010年的48. 3%,其中,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增大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呈减弱趋势;(3)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呈波动性增加的规律,2006—2010年影响度达到24. 9%;(4)农业生产条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科技因素基本持平,此后,除1994—2000年,与科技因素的影响度差距越来越大,到2000—2006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度仅为16. 6%,其中,耕地面积的影响度下降最多,到2006—2010年,影响度仅为1. 1%;自然因素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最小,且较为稳定,除1985—1988年影响度达到24. 3%,其余波动周期均在8. 7%~12. 4%之间,2006—2010年影响度为10. 2%。[结论]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加强对农业机械指导的"重科技"举措比单纯增加后备耕地数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能力的"靠资源"发展更为有效;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是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节粮减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增产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分析了粮食产后损失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农户阶段性储藏、企业储存储、物流运输和加工转化等产业链环节,导致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粮食加工产业链发育程度低、粮食价格改革滞后、地方政府责任不清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改善仓储物流设施,引导企业适度加工、促进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理顺粮食价格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研究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新疆南疆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新疆南疆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3个主要产棉地州6个县(市)12个乡(镇)的248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以来农户植棉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户植棉的行为意愿与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农户改变植棉的行为意愿越强烈,对生产行为变化的影响程度就越大;(2)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农户感知行为控制与其行为意愿亦有显著正相关,并交互影响;(3)南疆农民对棉花目标价格制度的实施总体满意程度较高。[结论]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政策引导南疆棉农植棉行为向适度规模、提质量、重效益、合作经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