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2007-2015年我国29个省市的水产养殖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以及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我国水产养殖平均技术效率为0.6871,整体水平较高。我国水产养殖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但三种投入要素弹性总和大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从时间上看,劳动力产出弹性和中间消耗产出弹性各年均为正值,养殖面积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各年均为负值。从空间上看,不同地区的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差异较大。水产品的加工率、水产品净出口率、人均水产养殖面积以及技术推广机构的数量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中国生猪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2—2009年全国15个生猪主产区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按规模划分,分析了各生猪主产区间的效率差别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生猪生产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生猪养殖的总体技术效率较高,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优势逐步体现,其中饲料投入对生猪产出的影响最大,用工数量其次;不同地域的技术效率具有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要高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晰我国肉羊养殖成本收益情况,测算肉羊养殖技术效率,比较分析地区差异。方法 文章基于BC92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算2004—2020年我国农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家庭散养肉羊、规模户山羊与绵羊的技术效率。结果 (1)饲料与人工投入对我国肉羊活重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当前而言,我国家庭散养肉羊的养殖技术效率高于规模养殖,而改良绵羊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高于本种绵羊和山羊。(3)我国牧区家庭散养肉羊的养殖技术效率最高,半农半牧区其次,农区最低。山羊与绵羊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则是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结论 增加基础要素投入,优化饲料与人工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肉羊规模养殖现代化,研发推广肉羊优良品种,刺激生产前沿面外扩。完善牧区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农区与半农半牧区肉羊产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健全肉羊产业优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江苏省青虾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青虾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计算分析了青虾生产环节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结果表明江苏省青虾养殖技术效率平均为0.8972,青虾生产环节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参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参加合作社和养殖户专业化程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程度、养虾时间和虾苗补贴未对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虾苗投入和水电费用的产出弹性为正,劳动力投入、饲料投入、肥料投入和药物投入的产出弹性为负.  相似文献   

5.
奶牛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奶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此有必要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7省50县615户奶农的监测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三种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相比散养户来说,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因此,现阶段适度规模养殖是中国奶牛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SFA的中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13个主要棉花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发现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棉花生产效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4—2011年全国18个淡水养殖省份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了淡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淡水养殖产量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淡水养殖的总体技术效率较高;淡水产品的加工率和受灾率对淡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水产品产量的贡献高于扩大养殖面积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渔船作业效率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研究了沿海某市渔船的作业效率,结果显示:抽样渔船的平均作业效率只有33%;渔船出海频率过高和性能落后是导致其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船员工资的增加则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提高渔船作业效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和增加资源存量,进一步降低捕捞强度,提高渔船的准入门槛、进行技术扶持、引入外部资金以及帮助渔民转产转业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猪健康养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认为。生猪健康养猪主要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培育健康优良的种猪;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开发安全高效饲料;建立完善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结合实际应用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沿海省市海洋GDP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998~2008年间沿海各区域海洋经济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区域间技术效率差异与区域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一致;上海、广东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在地区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技术效率水平的差距成为导致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建议各地区加大海洋科研投入,提高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并充分发挥核心区域的技术辐射效应。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对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质量提升和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pig meat produc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panish agrofood system. The assessment of th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with which farmers are operating is necessary to define adequate polic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TE) performance of pig farms and to examine the key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production system in Spain. To do so, the analysis relies on the quantile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using a sample of Spanish pig farms.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oduction frontier parameters across the selected quantiles, which support the relevance of using the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 The optimal quantile for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indicates an average TE level of 75%. In addition,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pig farmers in Spain give more importance to the adoption of high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ir economic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ir competitiveness at the European pig market.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etermines the relativ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ural- and urban-influenced crop/livestock enterprises in the Corn Belt. Farmers in urban-influenced locations are less technically efficient than farmers in rural locations. During 1998–2000,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procedures indicate that a 10% increase in urban influence leads to a close to 4% decrease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most successful urban-influenced farms have controlled costs as effectively as rural farms. They have tended to de-emphasize that nondairy livestock activities—particularly beef and hogs—do not rely extensively on off-farm income, and have relatively large, less residential/lifestyle operations compared to less successful urban-influenced farmers. However, our statistical analysis clearly bears out the refrain in popular literature that urban proximity raises the cost for, and decreases the viability of, traditional farms.  相似文献   

13.
Variations in the efficiency of demersal trawlers operating in the English Channel were examined through the estimation of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able factor affecting efficiency was the age of the vessel. However, unmeasurable factors accounted for about 65% of the variation in efficiency, and as much as 9% of the total variation in catches between boats. It is postulated that most of this variation was due to differences in skipper and crew skill. In contrast, "luck" accounted for around 11% of the variation in catches between boats.  相似文献   

14.
15.
土地、环境等资源制约与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等问题都使得我国粮食安全更为棘手。突破目前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较低的局面,是保障我国粮食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要前提。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物化学型的要素投入,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需要农业机械化率水平的提高,所以两种类型的技术投入是影响粮食增产增收的根本来源。文章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对2001~2011年的全国省级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非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技术效率与生物化学型及机械型技术投入之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生产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中东南部地区要优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灾害、政策补贴及地域差异都会对非技术效率造成显著影响;生物化学型要素投入对生产的技术效率贡献突出,是当前以及未来玉米增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农户兼业问题是在我国人地矛盾较尖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制约下形成的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均衡形态,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户兼业经营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户兼业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且兼业农户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纯农户。文章首先对河南省农户兼业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对样本农户数据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2004~2011年间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值较高,同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技术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I兼农户的技术效率高于纯农户和Ⅱ兼农户,其中Ⅱ兼农户的技术效率值最低;最后文章讨论分析了3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小麦技术效率存在差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产面,农业生产总值还可以增加55.22%,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进一步分析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弹性系数为0.272,即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技术效率增加27.2%,增加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同时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地理条件相关性很大,农业技术效率因区域差别.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显著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远高于全国水平及中西部地区.为缩小区域间农业技术效率差距,建议各地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农支出水平,提高中西部地方财政农业科技支出.  相似文献   

18.
运用随机分析方法测算了伊春林管局16个森工企业从2005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值,结果表明:在林改之前的2005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低于非试点森工企业,2006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后,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2007年试点森工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已超过非试点森工企业。采用DID模型对影响森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对森工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的结论是:仅就企业效率而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