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陈钦  刘伟平 《林业经济问题》2000,20(4):214-216,219
本文引用国内外专家对森林生态价值问题的研究成果 ,说明森林具有生态价值。可是 ,由于目前公益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被无偿享用 ,使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得不到补偿 ,投入的成本也无法回收 ,因此必须给予补偿。同时 ,本文运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论证了公益林属于公共物品 ,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 ,市场机制无法保障公益林的有效供给 ,所以公益林补偿必须由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莱芜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案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若干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组织或个人组成了利益集团,这些集团成员既有有共同的利益,又具有不同于共同利益的个人利益。分析了集团各成员的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提出了采取多项措施,积极促进普通公众和受益地方政府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投入以及提高经营者和有关地方政府进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预期净收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制度变迁理论,并应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关系原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原理以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方法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要使天然林保护工程得到彻底贯彻实施不仅需要在政治思想上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而且必须对受损失的人进行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6.
目前,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发展面临着过分依赖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补偿机制僵化、林农收益较低、公益林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给付主体、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受偿主体四个层次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多渠道补偿机制模型。给付主体为政府和社会相配合;补偿方式为现金补偿、技术补偿和能力补偿相结合;补偿标准兼顾生态效益价值和经济价值;受偿主体涵盖林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而形成政府、社会公众、企业和林农的多元互动的良好局面,由此提高和保障林农收益,激发其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法理上存在明显的法律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介绍福建省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游补上游的创新,超前的分级保护,补偿类别的细分。对这些做法进行法律评价:下游补上游是市县政府履行一部分补偿基金筹集职责的好办法;比国家早四年多提出对公益林的保护分三个等级;分析存在的不足,如没有补偿标准的增长机制,补偿标准大幅落后于相邻省份;模仿中央财政管护补偿的模式,使得征用补偿落空;国有公益林得到了不应得的征用补偿(即产权损失补偿);没有专门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构;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位阶不合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征地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征地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征地制度变迁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征地制度在其变迁中,呈现出土地附着物补偿的办法和标准没有变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征地权逐渐被上缴等路径依赖特征.因此,在以后的征地制度改革中,我们必须重视征地制度变革中所存在的路径依赖特征,在土地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安置补助标准和征地权的行使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路径依赖特征等来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从生态公益林责任主体的确认、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调整机制四个方面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改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着商品林、公益林收益差异悬殊,公益林分散化经营,自然保护区集体公益林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公益林补偿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关系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能否统一,并直接影响林改的成效和林农对林改的满意程度。提出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基金,探索公益林的规模经营模式,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体系,实施差异化补偿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