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问题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稀缺的耕地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研究分析,在现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或问题。具体表现为: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当前在实施耕地总量动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福建省宁 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后,对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进 行了描述。整体来看,随着宁德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表明耕地保护任务还很 艰巨。利用协调度指标对宁德市1978~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者关系经历了不协调,协调,不协调3个阶段。这反映了城镇化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对耕地与 城镇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拟合发现有代表两种发展趋势的倒S曲线、倒U曲线,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推进, 耕地面积有可能缓慢稳定,但也可能加速减少。后者是要极力避免的一种趋势。为研究城镇化水平与耕地 面积的动态关系,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城镇 化发展对耕地面积变化作用逐期增大,从第4期开始稳定在5.2%左右;耕地面积变化对城镇化发展影响 逐渐变大,在第1期对城镇化发展影响为10.61%,到第10期达到20.43%。最后,论文提出了严格执行 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的协调性,结合1978~2011年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关于河南省耕地面积与单产数量等数据,对我国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河南省的运行效果进行研究,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研究:基于背景、效果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对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前后关系、相同政策在不同区域内的执行效果差异,能够为更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运用了资料分析和定性描述的方法,首先按照耕地保护政策内涵划分为5个阶段,其次从时间、空间两个尺度,判断了耕地保护政策的数量、质量保护效果差异,最后提出了未来政策出台的方向和趋势。[结果]时间尺度上:1986年、1997年、2004年出台的政策对耕地数量保护的成效明显; 2014—2016年耕地质量保护效果略优于2009—2014年; 目前数量保护成效较好,但质量保护远未达到要求。空间尺度上:耕地数量保护效果西部地区最好,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 耕地质量保护效果中部地区最佳,东北地区次之,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结论]未来政策可向规范补充耕地全国统筹、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法律体系、调动农户保护耕地积极性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切实保护好耕地,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央非常重视的“三农”问题的重点,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用地,农民外出务工撂荒土地,造成目前垫江县耕地剧减,复种指数大大下降。全县2001年耕地为61.5万亩,2002年末为59.4万亩,减少了2.1万亩,减幅为3%。200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98.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9.4%,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89.9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1.3%,下降了8%。耕地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令人非常关切,目前主要表现在:一、土地市场监管不力。其中存在不少政治…  相似文献   

6.
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徐州市1987~2003年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的分析,得出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徐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归纳为4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增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严厉化;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徐州市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加强耕地保护的技术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汉市当前所面临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扩张及生态退耕力度加大等严峻形势与压力,提出新时期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技术与政策措施;在思想观念上,提高认识,创新理念,进一步强化政府和市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在政策上,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与控制,完善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重点实施耕地的保护政策;在技术上,划定优质农地,计算耕地需求总量,加速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在制度上,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加快耕地保护体制创新的步伐,促进土地制度建设,增强保护耕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的测算,探析内蒙古耕地保护机制。方法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各盟市耕地发展权的测算,结合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等数,借助ArcGIS10.2软件、EXCEL软件分析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措施。结果 (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31.84%耕地面积满足区域粮食自给,粮食总盈余量为2 263.66万t,折算成盈余耕地面积为777.99万hm2,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为77.38万元/hm2,耕地发展权最高总价值为6.020 274万亿元。其中用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占55.23%,折算耕地面积为5 113.72万hm2,耕地发展权价值为3 957.11亿元。(2)各盟市中呼和浩特市的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最高,为228.32万元/hm2,其次为鄂尔多斯市,172.87万元/hm2,最低是兴安盟,为21.83万元/hm2;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背景下,呼伦贝尔市耕地发展权价值最高,为412.52.亿元,其次是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向安盟和巴彦淖尔市,分别为317.57亿元、336.89亿元、250.10亿元、212.66和190.58亿元,最小正值为乌兰察布市,为23.92亿元;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阿拉善盟5盟市出现耕地赤字,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为“负值”。结论 内蒙古各盟市耕地自给比例和粮食盈亏量差异较大,耕地机会成本和耕地发展权总价值变化大,这与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分布相对集中,自然资源禀赋和耕地生产力差异较大,以及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不同是分不开的。最后结合各盟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价值和耕地发展权价值综合分析并提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耕地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依据1991~2001年黄淮海平原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粮食生产变化情况,分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通过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最终影响到粮食总产量。1991~2001年,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降低,导致黄淮海平原区粮食总产量损失634.87万吨,占2001年粮食总产量的5.1%。因此,保护现有耕地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承受着巨大的问题和压力。本文以我国南方窗口城市广州为例,在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基础上,以耕地直接利用主体—农户为调研对象,探明农户的想法,了解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保护真实意愿、经济补偿诉求、政策扶持和期望等内容,探讨我国经济率先发展地区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压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学历、性别的农户对耕地保护意愿在不同区域有明显的差异;多数农户对现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较差,激励效果一般;农户们对政府政策扶持的期望较高,期待出台更为利民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目标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矿产资源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保证矿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矿产资源,并促进一国矿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为矿业、政府部门、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给法律起草人和法律制定者提供指导;对矿业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表明利益分配关系,在政府、企业和私人之间达成一致的意见。在分析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影响制定政策的主要因素的同时,探讨制定这项政策涉及的问题及政策的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钨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具有天然垄断性,但宝贵的资源垄断优势却没有完全在经济上体现出来。受近三年来国内外钨精矿价格暴涨的影响,前几年曾得到整治的全国钨行业无序开采和重复建设重又抬头,矿山生产能力扩张,虽然目前钨价格仍在高位,但我国钨产品还是被“贱卖”了。为扭转上述状况,应采取继续强化监管,加大整治力度,防止钨资源优势过早消失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中央主导的“设计试验”中地方政府土地政策试点实施的关键动力与治理机制,为完善土地政策试点运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过程追踪法。研究结果:(1)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的试点模式下,地方自主探索的创新空间边界受到试点启动和实施等阶段央地多重互动的影响;(2)地方党政“一把手”的个人专长和信息优势有助于其清晰认识创新边界与作用,使其高度重视自身熟悉且利于实现政绩生产的试点领域,为地方推进试点提供关键动力;(3)在党政领导高位推动下,资源拓展、组织协调、政策调适与过程控制等机制构成地方政府解决试点实施困境、实现政策创新的关键机制。研究结论:为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土地政策试点需处理好央—地、政府—民众两对关系,健全对地方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地方领导对试点的正向激励感知,并从资源、组织、政策和权力运作等维度完善高位推动下四位一体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税的政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外在性 ,使得其价值补偿无法实现 ,从而成为我国森林生态建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 ,本文分析了森林生态税政策设计的前提 ,进行了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利弊的比较 ,认为森林生态税是一种兼有公正和效率的生态经济政策。以此为基础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森林生态税要素的设计 ,税收的归属 ,并对森林生态税制定的政策效应等问题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林农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因此对林农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林农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林农参与积极性的目的。收集了近年发表的对农户参与林业工程与政策意愿的研究文献,主要从学者所选用的方法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给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从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强城市竞争力、发展中等城市、优化经济结构、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有政策保障机制的支持。本文从外部环境、税收优惠、财政资助与投入、人才、风险机制等 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稀土在地球上的相对稀缺性、开采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性,以及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影响性等特点,针对我国稀土行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如资源浪费严重、出口秩序混乱,走私猖獗、节能环保问题突出、监控管理困难等问题,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稀土行业的管理和调控.通过规范矿业秩序,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加强出口管理,加大走私刑罚力度;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加强污染治理;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等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稀土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分层抽样技术,在全国选择了9个省(区)、18个县作为案例县,在回收县级调查表18份、村级问卷和调查表159份、农户调查表和问卷2419份、大户调查表234份的基础上,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及历次集体林产权改革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判断了新一轮改革的本质,分析了制度改革的短期绩效。调查表明:改革带来农户山林面积普遍增加、集体林经营税费负担降低、样本农户收入及林业生产投入增加、林地流转价格上升、林业投资吸引力增加等政策效应。调查也发现:改革后林地细碎化现象严重、生态公益林经营出现新的问题、大企业对林地多有侵蚀、改革配套措施有待完善、林业合作组织滞后又过于急速推进、林业行业服务不足、县乡财政运行困难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主要政策建议包括:建立集体林地产权动态电子地图,林业机构人员向第一线倾斜,促进林业合作社平稳发展,尽快做到加大两项投入、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林业保险,规范林地流转,保护林农切身利益,适度控制租赁公司规模及经营行为,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公司治理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各公司治理相关利益主体对公司治理机构中的制衡关系及其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最后提出从公司治理入手,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