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以改变喀斯特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从提升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主要从3个方面提高区域生态保护能力:(1)基于品牌延伸战略,提出地质公园旅游产业链构建的一般思路,达到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来减轻区域生态压力;(2)用地质公园旅游来带动区域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实力,以获取资金完善生态保护工程;(3)从公园的科普宣传、科教活动中启迪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圣地 共同财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的创新举措,总体设想是基于保护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赋予旅游景区一个新的内涵,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本文从6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意义,并对管理工作提出了4项要求,文末附列中国首批建立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录并分别作出简介.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国家地质公园"保护、科普、发展"的理念,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显得倍受关注。简述了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混乱、建设随意、保护不力、科普缺失等常见问题分析,提出了做实管理计划、强化建设规划专业性、完善建设投资渠道等解决方案,为顺利实现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提供方法,从而为地质公园管理步入正规化、科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全国218个国家地质公园(不含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区域分布、所在地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发现地质公园是中小城市旅游产业链构建和延伸的切入点。以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旅游产业所体现的作用和价值,提出地质公园带动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小城市的经济建设提供突破口,从而实现经济建设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分布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我国241处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百度地图搜索和改进的回转半径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公园分布与城市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有近60%的国家地质公园分布在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总的平均距离为108.94km,比国家5A级景区远了40km左右、出行时间多了近1h;国家地质公园分布与城市空间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时空分布态势,与5A级景区的衰减趋势有明显不同。未来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需要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增强可进入性,以扩大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6.
出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由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地质公园应运而生,并且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地质公园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许多理论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简述地质公园概况,分析了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公园在近十几年发展迅猛,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重心会向西部及西北偏移。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国地质公园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中国地质公园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中国地质公园分布特点着手,较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地质公园的演化规律及存在问题,希望对我国地质公园的创建产生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虽然四川安县国家地质公园以拥有世界罕见的晚三叠世硅质海绵礁而扬名海内外,但在旅游开发初期,却面临着核心资源科学价值高、市场吸引力小、旅游效益低的困惑.在全面分析园区各类地质遗迹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基础上,创新理念,提出了包含3个层次、9项因子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深度开发模式,并从深挖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整合区域资源、加速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3个方面,对安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9.
参照国外国家公园现行管理体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了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在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利益协调的基础上,构建国家地质公园外部管理体制,以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构建国家地质公园内部管理体制,并提出了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体制的协调对策,全方位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以保障国家地质公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热带惟一第四纪火山地质遗迹,其类型多样、熔岩景观丰富、熔岩隧道奇特,具有较强的科考性和观赏性,但目前景区旅游产品以观光、餐饮为主,项目单一,景区收入以门票为主,团体客人贡献率过低,岛外客源市场严重不足.根据火山地质资源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国区规划和市场营销方面,提出海口石山火山群地...  相似文献   

11.
地质公园的建设历程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地质公园的历史起源、含义、特征及欧洲地质公园的发展概况;对中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地质公园的分类方法及特点进行了简要述评;根据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旅游资源,提高地质公园建设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进行价值分析,指出其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与科普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价值。提出了依据资源特色,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的综合开发原则;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原则;时代性原则;公园性和科学性结合原则;加强挖掘地质文化资源,有机融合文化的原则;重视保护与实现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地质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其旅游产品体系设计和产品布局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安全体系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安全体系的稳定性是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能源安全体系的脆弱性威胁着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同时也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图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手段对中国能源安全体系脆弱性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找出降低能源安全体系脆弱性,有效防范和化解能源风险的能源安全战略,为建立有力的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国家农业部批复同意并支持舟山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这不仅意味着舟山远洋渔业产业布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地方金融支持带来巨大挑战及空间,文章以此为契机通过对区域内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的实地调研,总结了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指出了单一金融供给体系造成供需矛盾突出;政府融资服务平台受限,资本运作方式单一;行业风险保障机制不足,信用链脆弱等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从积极搭建多元化金融供给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进行特色金融产品创新;设立远洋渔业产业基金,丰富政府资本运作方式;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升市场化保障机制方面具体提出了构建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金融支持对策,从而实现通过金融支持促进远洋渔业产业链整合升级以及区域性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北方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提出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措施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给河南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依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中的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方法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共4大类、10类和12亚类,并对其中的典型地质遗迹景观在国际、国内大区域地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综合研究认为公园是一座以赋存典型构造形迹为特色,以古老变质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为主体的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具有开发成集地质研究、地质旅游、地学科普教育活动、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7.
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数量、等级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可用于指导地质公园布局与差异化建设。以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为对象,采用GIS查询统计、Voronoi图与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地质遗迹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间的协调性问题。认为:甘肃省应该深化地质遗迹开发和利用,优化地质公园建设路径,重点向兰州南北两侧的秦岭褶皱系南移和祁连山脉北移,地质公园建设向地质灾害遗迹类型与冰川地貌类型扩展。  相似文献   

18.
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稀有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吉林省九龙湾国家公园”的构想,并从国家政策环境、保护原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与林区社会和谐等方面论述了建立“吉林省九龙湾国家公园”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