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会受到人均GDP、人口规模、两国相对距离等自然因素的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是否签订贸易协定、进口国腐败控制程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潜力提升空间呈波动递减趋势,中国需要发展和培养新的要素来刺激对东盟国家的出口。最后文章对如何提高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效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量不断增长的同时,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安徽出口扩大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安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有助于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外贸竞争力的提高。文章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快安徽省外贸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广东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和受阻情况,可发现不断增多的检测项目和日益严格的限量标准、不断升级的包装与标签要求、对出口企业实施注册登记备案制度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国家不断增多是影响广东水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根据当前广东水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广东水产品出口为更好地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该建立与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体系,完善检测技术体系,保护水生生态环境,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和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以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连续75个月的海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访谈人造板企业和木材协会,分析了中国主要林产品出口特点。认为:尽管由于国家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等原因,2009年3月主要林产品出口出现了回升的局面,但企业面临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提出对林产品出口回暖应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TBT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并呈现涉及范围广、保护方式隐蔽和认证要求繁多的特点。从短期来看,TBT产生抑制效应,水产品出I:1急剧下降;从长期来看,TBT产生倒逼效应,促使我国水产品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完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积极推行质量管理模式;搞好水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应对国外TBT的防护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组织的管理、协调作用和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近30年水产品出口一直保持增长,在全球水产品市场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同时面临着与其他国家同业间的竞争。本文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1999年~2007年中国水产品出口相关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主要出口市场水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表明,引力模型只能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和潜力起到部分的解释作用,虽然中国水产品出口对欧美日等市场呈现出所谓的“过度贸易”,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表现为“贸易不足”,但这一总体趋势不会有太大改变。另外,进出口市场之间的产品竞争程度、进口市场的消费习惯也是进出口贸易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水产品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引擎推动了中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大农业中唯一实现贸易顺差的产业。本文总结了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的贸易量、品种和消费动向,剖析了水产品出口存在的质量与安全、人民币升值和加工成本上升、贸易方式和市场竞争等三大瓶颈,提出了我国在未来国际贸易竞争中继续保持相对优势地位,需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化解不利因素、增强出口竞争力,转变出口方式、拓宽消费市场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经济》2020,(2):51-53,88
发达国家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名提出了有关碳关税的政策,但是结合碳关税的相关政策内容来看,其动机是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以便保证自身高能耗产品在国际的地位。我国身为纸制品出口贸易大国,一旦实行碳关税政策,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分析碳关税对中国纸制品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借鉴赫希曼的退出-呼吁-忠诚分析框架,从主动退出、被动退出、主动呼吁、被动呼吁、主动忠诚、被动忠诚6个方面分析《雷斯法案》修正案对中国木制品企业出口的影响,并基于2001~2013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斯法案》修正案不利于大部分木制品企业,但利好于部分企业;总体而言,对中国木制品出口美国的整体影响偏负面但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完善木制品的森林认证体系、发挥木制品行业协会的作用、优奖劣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林产品国际贸易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贸易壁垒案件给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带来很多挑战。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壁垒研究进程及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林产品国际贸易壁垒研究不足:林产品贸易壁垒数据更新速度慢;林产品国际贸易壁垒的研究对象倒向木质林产品;相关定量研究少。因此,提出加强非木质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的法律制度所形成的贸易壁垒、新的贸易壁垒形式、贸易壁垒影响量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2008年我国竹藤的进出口额、主要进出口商品类别、贸易目的地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2008年我国竹藤产品贸易继续增长,累计出口创汇15.44亿美元,出口规模继续扩大,产品遍布世界各地,深受国外尤其欧美市场的欢迎。预计2009年竹藤产品出口贸易总体增长放缓,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2.
海洋捕捞水产品生态标签是指渔产品须经过检验,证明捕捞时没有危及海洋生态而贴上的标签,供有意保护生态的消费者购买,创造可持续生产的市场机制。本文根据收集整理的国外有关资料,对海洋捕捞水产品生态标签的概念、作用和准则进行综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并为我国制订和实施生态标签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利  牟恩东  陈珂  周密 《林业经济问题》2016,(4):345-349,379
基于引力模型,运用2007~2014年8年间中国对24个竹藤类产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APEC的有关贸易安排对中国竹藤类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较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APEC成员国是中国排名前3位的竹藤类产品进口国;贸易潜力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这3个国家均存在贸易不足,竹藤类产品贸易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基于此,提出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与APEC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推进中国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APEC成员国竹藤类产品出口向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尽量选择与中国要素禀赋差异小的国家开展竹藤类产品的贸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水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近几年来,尤其是200年与2005年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得出浙江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速浙江省水产品出口的几个方法:一是实施竞争性发展战略;二是建设标准化体系;三是深加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四是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5.
辽宁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及倍增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中国水产品贸易体系的重要一员,2002年以来其水产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4位,出口品种达150种,出口贸易涉足6大洲99个国家;出口贸易的重心依然在亚洲,69%的水产品销往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加工贸易方式依然是出口的主要模式,成为辽宁渔业融入全球水产品生产网络并参与水产业分工的重要途径;出口贸易运行渠道可分解为原料水产品供应管理、水产品加工管理、水产品贸易管理、水产品物流管理等环节及流转途径.然而,水产品出口金额倍增目标的实现非常艰巨.对于此,可选择力推水产品优势养殖产业带建设、挖掘潜力发挥渔业产业链条作用、提高对渔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改进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面向全球的水产品目标营销战略等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水产品贸易中,各主要进口国对水产品进口设置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贸易壁垒。日本、美国等国在产品的质量、卫生检验及水产品加工企业认证等方面都设有严格的标准。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成功突破这些壁垒,就要在原料、加工等环节上采取相应措施,主要包括:与水产原料供应者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对加工过程中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立完善的检验程序以保证产品质量及重视产品的包装和标签等。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urrent seaweed consumption and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toward seaweed food products in a Western society are investigated to inform the seaweed industry regarding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A national survey of 521 Australian consumers was conducted. About 75% of respondents had eaten seaweed; however, only 37% had consumed seaweed regularly over the past 12?months. Key drivers include health and nutritional benefits, taste, being natural, safe, and fresh. Critical barriers are lack of knowledge and familiarity, and the perception that seaweed is expensive. Females and younger, health-conscious consumers with higher household incomes and levels of education, who are more adventurous with food (neophilic), and who tend to snack and assign symbolic value to food are more likely to consume seawe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merging seaweed industry in terms of target markets and relevant marketing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and areas of further research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A survey of the world-wide peanut industr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n international shelled peanut futures contract.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interest and favorable attitudes toward the futures markets and the proposed contract among the respondents. The potential trading volumes, based on the survey respons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were estimated to fall between 113,745 and 562,645 contracts (20 metric tons per contract). The estimates were considered high enough to indicate a potential for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ract to a futures market.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国食用菌产业作为节地节水、促进生态循环的特色产业,与其他园艺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出口竞争优势,其不同的出口结构对产业拉动的力度有所不同,理清其出口结构和产业增长的互动关系,将有利于引导中国食用菌出口发展方向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方法]基于VAR模型的计量方法,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对1978~2013年中国食用菌初级品及加工品的出口结构、食用菌产业规模及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食用菌出口、产业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相对食用菌初级品出口而言,农业经济增长与产业规模对食用菌加工品出口的拉动效果比中长期更明显、持续性更强;食用菌加工品出口更能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对产业规模的拉动期更长、拉动力更强。[结论]食用菌出口和产业增长有良好的互动性,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优化食用菌出口结构、注重品质及品牌发展,将有利于继续提高食用菌出口竞争力,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推动食用菌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2000-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变动情况;其次,从俄罗斯调整林业产业政策、提高原木出口关税、实施新森林法、加入WTO、扩大森林认证面积等方面分析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加强中俄政府合作、拓展木材来源区域、鼓励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建立木材合法性联合认定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