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辽宁省主要的14个城市农业生产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在一定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收入增加引起了农民的离农倾向,第二、三产业没有对农业起到拉动作用。当去除环境因素、随机因素这两个因素后发现,整体上纯技术效率升高,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都表现为下降状态,综合技术效率受规模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3年我国南方11省份761户稻农调查数据,构建了个体稻农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围绕稻农的水稻生产特征、要素投入产出关系、技术效率水平及影响技术效率水平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测算和检验。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户的水稻生产具有兼业化、规模小和分散经营等特点,生产过程中存在过量使用种子和化肥现象;样本农户水稻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达到0.89且地区间绝对差异较小;户主学历、种稻年数、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和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单季稻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生产面积与技术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最后提出了推广科学生产方式、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有机农业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较为滞后。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影响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旨在提高该地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丰富区域视角下的有机农业生产研究。[方法]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4年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量化分析,识别环境变量对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环境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促使农机、耕地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同时也导致化肥投入冗余增加;城镇化率的提高会降低耕地、劳动力、化肥、农药等使用效率,从而对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导致化肥和农药投入冗余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对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平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所下降,纯技术效率则略有提升。基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有机农业生产效率可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双低型"等4种类型。[结论]三阶段DEA模型有效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估计的效率值更真实地反映了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水平。针对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同特征,应结合地方实际,通过扩大要素投入规模或改进要素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提高有机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DEA模型测算了黑龙江省不同粮食生产主体种植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生产效率,分析了玉米、大豆和水稻生产在成本投入上的差异。测算了各个主体生产不同粮食时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由于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组织化和规模化较强,所以平均综合效率相对较高。由于土地细碎化和机械化无法充分利用发挥,使得种粮大户的总体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基于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和分析了中国5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以及上市年限,加剧了公司投入冗余,不利于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宏观经济发展水平、适中的股权制衡度能有效降低投入冗余。大部分公司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的影响后,纯技术效率显著提升,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规模报酬处于递增状态。另外,西部地区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受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2015年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不排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综合效率水平被低估;中国各省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效率水平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较低造成;各省市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以分为4种不同类型;自然资源是同其他林业资源一样同等重要的资源投入要素。针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问题,三阶段DEA模型相比传统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更为科学准确;各类型省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后续林业发展规划;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尝试性地将自然资源纳入林业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以期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效率水平值。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宿迁市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盐城市的联耕联种模式和苏州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倒包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机械与固定成本等四个投入要素,对这三种规模经营模式下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效率高于小农经营,规模效应显著,小麦规模种植效率下降,规模种植纯技术效率偏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资本投入偏低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作用不明显,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综合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传统水稻生产方式对甲烷、氧化亚氮等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促进稻农参与水稻低碳生产,正是破解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湖北省102户稻农的深度访谈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探究了影响稻农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采取低碳生产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生产实施成本、社会环境因素4个主范畴通过不同的路径对稻农低碳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作为前置驱动要素,决定了稻农的低碳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其低碳生产行为;生产实施成本与社会环境因素作为情境调节要素,调节着"意愿→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意愿—情境—行为"整合模型,从微观层面以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试图拓展对稻农低碳生产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研究,以期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推进水稻低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9—2018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旨在测算和提高环境约束下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方法 区别于传统的DEA模型,该研究重点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使用方向距离函数测算加入非期望产出后的效率值,也是环境约束的体现,且在第二阶段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干扰,可以更加准确地对效率值进行测算和评价。结果 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在逐步提高,分区域而言,攀枝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充等地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成都、德阳、广元、遂宁、乐山等地处于规模效率前沿面上;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会改善粮食总产量、畜牧业劳动力数量和畜牧业资本投入相对过剩问题,增加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有利于改善畜牧业劳动力和畜牧业投资额的过剩情况。结论 21个地市州之间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异质性较明显,部分地市州的效率较低且提升进程较缓慢,也有部分地市技术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且提升速度较快;在提升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方面,除了要参考目前的效率值,加大技术投入与推广力度或者扩大经营规模,还要注重环境因素对投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三阶段DEA的方法,对黑龙江省50个国有森工企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在环境因素及随机因素未被剔除情况下,其综合技术效率被高估,原因在于各森工企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被高估。(2)黑龙江省各森工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均值为0.635,其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较低。(3)黑龙江省林区各森工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牡丹江林区最优,松花江林区次之,合江林区第三,伊春林区第四,大兴安岭林区最低。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我国各省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2007~2014年),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粮食生产的环境要素、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原因以及对各省和不同功能区的影响方向和强度。测算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各个决策单元粮食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对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松弛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度不同。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剥离环境要素后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平均下降了10%;但是,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强度差异较大,剥离环境要素后粮食主产区各省的粮食生产率增加,主销区和平衡区粮食生产效率均下降,且对主销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吴起县193个退耕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排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剔除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退耕户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其中农户的平均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户的平均规模效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退耕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之所以较低是因其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低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的无效率,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提高退耕户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从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格局,推广科学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辽宁省盘锦水稻种植主产区281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农户水稻生产的总体规模效率和种植规模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在当前盘锦生产技术水平下,水稻最优种植规模为100亩以上,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主受教育程度、总收益、机械投入和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晰我国肉羊养殖成本收益情况,测算肉羊养殖技术效率,比较分析地区差异。方法 文章基于BC92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算2004—2020年我国农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家庭散养肉羊、规模户山羊与绵羊的技术效率。结果 (1)饲料与人工投入对我国肉羊活重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当前而言,我国家庭散养肉羊的养殖技术效率高于规模养殖,而改良绵羊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高于本种绵羊和山羊。(3)我国牧区家庭散养肉羊的养殖技术效率最高,半农半牧区其次,农区最低。山羊与绵羊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则是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结论 增加基础要素投入,优化饲料与人工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肉羊规模养殖现代化,研发推广肉羊优良品种,刺激生产前沿面外扩。完善牧区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农区与半农半牧区肉羊产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健全肉羊产业优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浙江、湖南两省565户稻农2009年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对超级稻与常规稻种植效益的差异及影响中国稻农种稻收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稻在亩产量、抗性上优于常规稻,在亩净产值与纯利润上比常规稻略有优势,但由于超级稻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其成本利润率却低于常规稻。目前影响稻农生产经济效益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水稻亩产量、水稻生产成本与稻谷价格;家庭劳动力的多少、水稻生产技术的培训次数、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以及一年种植水稻的次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有显著影响;水稻生产面积、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田间管理是否及时到位、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次数与是否是示范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湖北省稻农IPM采用的调查数据,利用两阶段采用决策模型,分析了稻农在保护性耕作措施采用过程中认知和实际采用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对传统化学防治的健康危害认知是影响其采用水稻IPM的重要因素之一;稻农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离最近乡镇的距离显著地影响农民认知的形成;除了对健康危害的认知外,显著影响稻农采用水稻IPM的因素还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兼业、信息渠道数量、离最近乡镇的距离、种植规模、劳动力数量、未成年人数量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业生产面临"一低两普遍"硬约束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低进步贡献率的窘境。本文从外包生产环节视角出发,考察外包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务农人员的老龄化和兼业程度显著地影响了稻农的外包决策。外包决策是稻农基于自身优势而作出的,且外包提高了技术效率。对已采取外包的稻农而言,提高外包程度能够进一步促进技术效率水平改善。因此,依靠市场力量,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稻农外包服务的搜寻成本和外包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此外,还应考虑实施差异化、阶梯式补贴机制,促进稻农提高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外包程度,精准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中国28个省份2010-2018年森林公园的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对选取地区的森林公园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28个省份森林公园各项效率均低于0.9,其中,第三阶段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399和平均规模效率为0.414相近,而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4,约为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的2.8倍,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整体经营效率一般,且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高,规模效率是影响经营水平的主要因素。(2)我国28个省份10年间的森林公园规模报酬数据共252个,其中163个数据显示递增,89个数据显示递减,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森林公园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3)我国28个省份的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数值的明显差别及排名表明我国各地区森林公园经营效率差异明显。(4)环境因素对各省份森林公园经营影响显著,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比重对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等级公路里程和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对森林公园经营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4点政策建议:(1)合理调整森林公园经营规模。(2)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3)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森林公园经营效率。(4)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辽宁省2011-2017年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8.15%,测算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水稻产出年均正向贡献率最大;物质费用投入因素对水稻生产影响作用仍然较大,但是投入对产出贡献没有显著增加;劳动力投入和播种面积因素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用、稳定水稻播种面、积极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来提高水稻劳动产出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测算和比较不同群体的技术效率时,现有研究均忽略了生产技术差异和生产前沿差异,导致技术效率在测算上和比较上均存在严重偏误。文章基于江苏省物价局2012-2016年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共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规模农户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并考察了稻谷生产共同前沿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江苏省农户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均值为0.931,处在相对较高水平,而且随着种植规模增大,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呈现出"U"形趋势。(2)在技术差距比上,随着种植规模增大,不同规模农户的TGR在逐渐增大,说明稻谷规模化种植具有较高的前沿技术水平。(3)文章选取的农业决策者特征、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以及雇工比重等对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稻谷生产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