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资源错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土地利用管理视角寻找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对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作用机制,其中土地资源错配及其滞后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工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高技术产业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土地资源错配强化了旧动能产业结构刚性,减缓了旧动能的消退,抑制了部分新动能产业的入驻,进而影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形成了阻碍新旧动能转换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使用邻接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采用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整体而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而言,其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东、中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其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反而大于对本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有效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加大科研投入、注重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和重点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开展"标准地+"行动,全面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动能转化,加速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中明确强调了我们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这提示新旧动能转换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包括新模式替代旧模式、新业态替代旧业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等四方面主要内容,简单来说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对现阶段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向我国产业转移和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两大趋势汇合,使河南省逐渐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本的热点投资领域,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产业转移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2000~2009年的FDI数据,分析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三次产业间及内部分布状况,就进一步利用FDI加快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究碳生产率是否存在最优集聚规模,对于优化经济要素空间格局、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集聚与碳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经济集聚与碳生产率之间存在正“N”型曲线,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碳生产率具有较强的时空依赖特征,在空间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3)产业结构在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作用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经济集聚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促进碳生产率增长。基于此,本文从推进经济深度集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提出促进碳生产率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不同产业间的组合配置构成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关键手段。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源间的关联发展规律,分析二者协同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推动落后地区产业升级与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进程中重大的战略选择。山东省应以产业内部布局重塑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以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实现自我发展与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逐步构建产业梯度发展模式,并形成有效的产业传递,以提升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经济在甘肃省城市建设和工业产业中一直是支柱产业,然而,为了尽快追赶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以粗放的经济模式大量地透支了地方资源,不但破坏了地方生态环境,还影响了这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这些地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企业职工的未来生计问题亟需解决,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是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通过对甘肃省资源枯竭地区的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困境,发现产业科技含量低、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失衡是目前甘肃省资源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中科技水平的融入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升级,因此,加大对产业体系中科技因素的融入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转变政府的发展观,建设一系列科技引导政策和循环产业政策加快资源型地方经济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影响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2000-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提高了新疆三次产业的产值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最后提出更好的发挥FDI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休闲旅游是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兴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具有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优势。经济"新常态"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的必然出路。烟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起步较早,然存在档次不高、定为模糊、重复建设和品牌较少等问题,需要积极将最新科技成果注入其中,推进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规划,以高定位、高品质和有内涵的行业精品培育区域性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带,形成烟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各主要沿海地区的结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果效率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配套设施等存在正相关。结合当前向低碳海洋经济转变的政策和趋势,以及目前海洋产业结构的欠缺,我国应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沿海地区应"因地制宜"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以及建立保障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空间溢出与实体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DEA模型对2001-2015年全国30个省份(除去海南省)的金融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在空间上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两种效果的作用力都十分微弱;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实体经济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都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宏观调控不利于本区域实体经济增长,但在空间上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1992~2018年我国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作为样本,从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投入要素以及运用指数法构建的贸易依赖因素角度,综合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其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具有抑制作用;投入要素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影响效果则相反,短期内促进,长期则呈现出抑制影响;技术因素在长期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依存程度则在整个研究区间均呈现出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以市场为定位,实施差异化农产品出口战略;全方位优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把握历史机遇,全面深化中俄农业合作;提升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有效性;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6.
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政府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目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化工作,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企业层面提出绿色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具体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对山东省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以点带面,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方法 文章以山东省1 58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揭示山东省3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机制。结果 (1)山东省3类经营主体呈集聚型分布,3类经营主体的空间离散程度均处在高非均衡水平,空间分布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2)3类经营主体呈现“多中心,连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家庭农场整体呈“带状”分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整体呈“环带状”分布。(3)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域层面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龙头企业在市域层面呈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4)生产要素、政府能力、劳动力质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市场化水平共同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且两两之间的交互能对3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具有协同增强的作用。结论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特性,采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组合有助于推动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很少考虑到空间相关因素.运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对武汉中心城区的产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汉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已形成以江汉区为中心的集聚区,而且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对2008年数据的分析显示生产总值的排序和第二产业生产值的排序比较一致,说明大部分城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作用不强.该结论符合武汉市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对于分析城区产业经济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休闲特色小镇实际上是集旅游、文化、康养等功能于一身的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在产业、文化、休闲旅游功能相互叠加,在生态、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融合发展的新形式。发展休闲特色小镇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明智举措,山东省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如何实现休闲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对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分析,找出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适合促进山东省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在阐述地方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并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1)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其相互关系的拟合曲线分别适用于线性和S型;(2)从时间上看,山东省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演变趋势;(3)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17地市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东部半岛城市的协调发展度普遍大于西部内陆城市,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性。研究结论:盲目扩大城镇规模追求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各地应着力于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土地财政与城镇化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