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既不同于城市人口也不同于乡村人口的新型群体,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具有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生活经历,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比第一代更充满着自我矛盾的群体。关注这个群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对策解决其社会归属与融入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明 《农村经济》2007,(6):88-90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关于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异常复杂,我们通过对各地农民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不尽相同,本文针对不同层次农民工生存现状及保障需求倾向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实行分层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皖北地区,对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政府、乡镇企业、农民工自身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探索具有实践性的解决方案,维护广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推进。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虽然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可也带来了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特别是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的形成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有着很大联系,同时也有自身原因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形成大学生农民工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存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保降性住房政策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民工身上。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我国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数据显示,农民工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现在总量已达2.53亿人,外出农民工1.59亿人,举家外出的农民工达32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6.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农民工失业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无论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或提案,还是各级政府的方案和计划,还是专家学者的献计献策,说来论去,达成的基本共识就是政府和社会要为失业农民工和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制度性的各类资源。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就业形式之一。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民生的重要构成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基于国外和国内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问题,重点梳理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中农民工、女性、大学生及少数民族群体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学界对于解决该类问题提出的对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诉求的多元化,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以来,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等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的可行之策。从实践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对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从政府的制度设计、用人单位、及农民工个人的角度,分析当前各地普遍出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退保”现象高涨的深层原因,以期找到解决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将会加速户籍人口政策的变化。劳动力最短缺的地区将会改变政策,通过方便农民工融入城市、解决农民工定居问题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服务政策的过程中,将更多地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需求和感受,不仅从工资待遇上,在养老、医疗保险、住房等多个领域也将出现针对农民工的“友好型”政策。  相似文献   

10.
谢红雨 《山西农经》2017,(13):105-106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依然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同辈群体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群体。他对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成员的价值观念等特征,使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了机遇。通过着力提升同辈群体领袖的素质、着力构建同辈群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开辟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就业能力的提高是实现农民工群体实质性城市化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农民工群体就业整体上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的困局源于多元要素结构化下的就业能力困境。研究从制约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制度环境问题、社区支持问题及农民工自我培养问题等角度解析城市化效应下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困境;并给出优化宏观维度的制度环境,规范中观维度的社区支持及强化个体维度的农民工自我增能等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长期以来,他们的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对浙江、福建和天津3省(市)1550名农民工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农民工通过“换地区流动”和“换企业流动”能够实现多种权益的自我维护,并归纳出农民工自我维权的一般机理;同时针对农民工自我维权中可能出现的偏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发展壮大,这一群体在美化城市、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却总是牺牲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生活保障问题很少受到关注。本文以建筑农民工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策执行视角出发,分别指出工资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和工伤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政府政策、企业管理方式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指出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困境与疏导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这一群体产生了特殊社会心理问题.由这些社会心理引发的消极社会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而他们的精神生活问题和心理健康应当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正是通过对农民工群体的心理现状与成因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对农民工群体进行心理疏导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农民工思想教育现状;分析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问题涉及范围较广,牵扯利益群体较复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对农民工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较为关注,对高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研究不多。调研了农民工生活和工作情况,就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较为客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城市,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城市需要农民工,可农民工所使用的方言,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这个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据《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统计,70%左右的农民工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在家乡时,说普通话的机会很少;进城务工后,语言障碍更使得务工者不能自如地与周围人沟通,影响了与顾客、雇主、同事及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交际范围通常只限于同乡之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与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博 《农村经济》2005,(1):90-91
中国农民和农村是城市化的重要对象 ,农民工群体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孕育出的一种特殊社会群体。传统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产生了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 ,这种歧视有碍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对农民工的歧视问题 ,其实质是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及其层化现象的典型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注:本文所述“农民工”并无含有任何价值偏向,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而已。)问题近些年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农民工问题的方方面面大都被纳入人们的视野之内,但社会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关注尚很少。即使有些相关研究,绝大多数也都是将农民工视为同质的群体,对之进行整体主义式研究,没有充分注意到农民工内部显著的分化,尤其是他们在文化生活乃至社会心理方面的分层现象更是被这种整体主义视野所摭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数据,检验了隐性因子对农民工归属感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将农民工归属感分为地域归属感和群体归属感分别进行探讨,并针对农民工在打工城市地域归属感明显高于群体归属感的现状,试图找到能够提高农民工群体归属感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与显性因子相比,隐性因子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群体归属感。由于地域归属感的强势与群体归属感的弱势会造成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的不稳定与不和谐,通过隐性因子调节平衡农民工群体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使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群体,对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