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水源充足,水体无污染,排灌方便,在池塘中间开一道"十"字形沟,沟宽5米左右,沟深0.5米,每5-6亩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1台。在池塘四周用石棉瓦或钙塑板建成0.6米高的防逃墙。二、苗种放养蟹种放养时间在池底经过一冬天冻晒后,于每年的3月10日左右放养,亩放规格为120只/公斤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  相似文献   

2.
<正> 1、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1、池塘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能高排低灌,面积以15—20亩为宜。池塘四周挖沟筑埂,沟底宽6米,相应堤埂底宽6米,上宽4米,埂外陡内坦,沟深1.5米。  相似文献   

3.
<正> 大面积鱼池混养特种水产品比单纯养鱼提高效益1.5倍—3倍。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 利用低洼农田、荒地、湖泊浅滩,挖沟筑堤,面积在5—40公顷之间,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20%,沟深1.5—2米,滩面可提水0.8—1.2米。要求靠近水源,  相似文献   

4.
<正> “回字形”池塘种养十分方便。能较好地解决鱼的青、精饲料,是当前有效提高养鱼单产和效益的一种节粮新模式,亩出鱼可稳定在500千克以上。收益大大高于普通池塘。1、开挖池塘。回字形池塘由池埂、鱼沟和平台三部分组成,所占面积各为1/3。池埂建筑在外围,鱼沟居中,平台在内。鱼沟的宽窄按开挖面积而定,沟底距平台2米,平台比池埂  相似文献   

5.
广西浦北县农民罗礼谦,全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承包2.47亩责任田(包括0.3亩小池塘)。近几年来,他对承包的责任田进行立体开发,搞“畦稻沟鱼田埂果”的种养结合多层次经营。 第一个生产层次是种植水稻,并搞好稻田养鱼。他在稻田作畦挖深沟,按一畦一沟平行排列。畦宽2米,畦间相距(即沟宽)0.3米,沟深0.2米;同时沿田埂四周开挖环沟,沟宽0.6米,深0.4米,用一管道使之与小池塘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镇结合生产具体条件,讲究科学饲养方法,根据生态循环立体开发的原则,利用时间差,在我镇推广进行了“一塘双季”养蟹育虾新技术,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面积以10—30亩为宜,池底平坦,在池塘中间或四周开挖一条宽5—8米,深1.2—1.5米的养殖沟,河蟹养殖防逃是关键。选择坚实耐用,内外表面光滑的钙塑板做防逃墙,高  相似文献   

7.
<正> 一、选址建池。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小规模可在房前屋后挖沟养殖,沟宽3米、深1米,长度依地势而定,大规模养殖可利用池塘式水田挖连沟式、沟宽3米、埂宽40厘米、高80厘米,保持水深60厘米。两头设进、排水口,池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二、苗种放养。春、夏两季均可放养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宽水养大鱼,深水鱼高产"。冬季,成鱼起捕,鱼种并塘越冬,是清整和改造池塘的大好时机。改善鱼群生活环境,是夺取养鱼高产高效的基本条件。本地池塘普遍多年没有清整和改造,泥土淤塞严重,蓄水深1米左右,塘埂倒塌,周围杂草丛生,尤其是发生过鱼病的塘,还存在着多种  相似文献   

9.
<正>一、养殖基本条件1、池塘。面积一般为5~10亩,水深1.5~2.0米,池塘四周用1米×0.5米的水泥预制板作为防逃墙,预制板下埋40厘米。  相似文献   

10.
<正> 大面积鱼池混养特种水产品比单纯养鱼提高效益1.5—3倍,现将其主要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利用低洼农田、荒地、湖泊浅滩,挖沟筑堤,面积在75-600亩之间,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20%,沟深1.5-2米,滩面可提水0.8-1.2米。要求靠近水源,水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加强水质管理秋季池塘水位要维持较高,以2~2.5米为宜,水质保持清新优良,溶氧丰富,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具体措施有:①定期注换新水,10天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鱼类食场的残饵,池塘水面漂浮的污物,池底沉积的剩草,池周附生的杂草等要及时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12.
<正>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5亩、10亩不等,水深1.8米,池塘坡度为1:2.5,水质良好,无污染,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5厘米。2.网箱规格采用质地好,网条紧的聚乙烯网片,网箱规格分别为3米×3米×1米和2米×3米×1米。另外,网目大小可视黄鳝的规格而定,以黄鳝不易逃避且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为原则。3.网箱设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池塘的准备1、池塘条件养虾的池塘可以是新开挖的,也可以是养过鱼的旧塘。面积以5-6亩为好,最好为长方形,池深2米,池面通风良好,四周无大片树林遮挡阳光。池堤顶宽2米以上,结实不漏水。新开挖的池塘,要求池堤坡比在1∶3左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实际生产中笔者留意到,有经验的养殖户往往通过观察池塘水色及其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收成。池塘的水色就是池塘生态系统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5.
<正> 1999年我市在宁界乡的48亩养鱼池塘、河沟中搞了70个网箱养殖黄鳝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 1、池塘河沟情况。试验在48亩的养鱼池塘、河沟中,其中池塘30亩,河沟18亩,在养殖季节,平均水深在1.8米以上,池塘、河沟按原有的情况正常放养鱼种。塘沟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水的透明度在35cm左右,河沟  相似文献   

16.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于2007年在河南省虞城县北部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进行池塘主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1材料与方法1.1池塘的选择与改造养殖池塘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上农下渔养鱼池塘上,池塘面积为5~10亩,池深2~2.5米,池塘水深不宜过深,在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通过多年在河蟹养殖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供同行参考。一、良好的池塘条件1、基本条件:面积5-10亩,水深1.5米,沟深2米,不渗水,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旱涝、污染之忧,进排水口相互独立,成对角线设置,防逃设施完备。2、彻底清塘:特别是老塘口,尤应注意。清除过多淤泥,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浆趁热全池泼洒,并注意塘埂处也应泼洒到位。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稻田工程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土质为粘壤土,要求肥沃和保水性能较好。 稻田工程建设包括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环沟是蟹活动的主要场所,沿田埂内侧田间开挖,要求沟宽3米、深0.5米。田间沟与环沟和稻田相连,视田块大小,开控成横沟或“+”、“#”字形沟,沟宽1米、深0.5米。暂养池用于培养V期幼蟹、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等,规格为10×2×1米。以上在三部分占稻田面积的10—15%。工程建设的土方约200立方米,用以加高加宽田埂,使之成宽1—2米,高0.5—1米。  相似文献   

20.
<正> 红鲫是人工选育而成的一个鲫鱼品种,食用、观赏两用,市场前景广阔。笔者结合近年来本地的生产实践,将池塘主养红鲫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红鲫的池塘,塘口面积一般要求5—8亩,池深2.8—3.0米,池壁坡度1:2.5—3.0,有效蓄水深度2—2.5米。高产精养池塘需配备增氧机械,功率为1.5千瓦/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