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现阶段,我国化肥低效、过量施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增加农作物种植成本,还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优化施肥结构,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设施蔬菜为例,从技术环境视角出发,以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菜农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河南省440份设施菜农的调研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技术环境对菜农是否采纳有机肥技术和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运用Logit模型和断尾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设施菜农都采纳了有机肥技术,但采纳程度较低。有机肥使用成本、家庭务农数量、农产品畅销度、农产品价值认可度、参加技术培训和有机肥补贴政策对菜农是否采纳有机肥技术具有显著影响,而有机肥购买成本、有机肥使用成本、家庭务农数量、蔬菜种植规模、农产品价值认可度和有机肥补贴政策对菜农有机肥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政府部门可以采用多元化培训、跟踪式咨询服务、社群型学习小组等方式创新菜农有机肥技术培训模式,同时,通过加大有机肥补贴范围和力度、加快有机肥施用机械设备研发等措施降低菜农有机肥替代成本,从而提高菜农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地力和农产品品质。但实践中不同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差异较大,意愿与行为之间也存在悖离。文章从农户规模分化视角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缘由,并提出有效激励异质性农户替代行为的对策建议。方法 基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属性,构建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川渝柑橘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行为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1)规模分化对替代意愿及行为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率更高;(2)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存在一定偏差。相较于规模户,小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缺口较大。(3)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农户规模分化带来的异质性是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规模户的培育有利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推进。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不同,应在充分尊重异质性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化肥长期过量低效利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农户实施减量化、有机化、精准化的绿色施肥行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方法 文章基于绿色农业建设先行区陕北宝塔区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农户测土配方施肥行为与化肥减量化行为、有机肥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关联效应,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与有机肥使用行为间关联效应不显著。(2)影响农户不同绿色施肥行为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农户化肥减量化行为主要受果园收入占比、社会技术培训、智能手机使用、政府技术支持、政策补贴的影响,农户有机肥使用行为主要受户主年龄、经营规模、果园收入占比、技术等级、合作社参与、智能手机使用、环境压力的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行为主要受果园收入占比、政府技术支持、政策补贴的影响。结论 在绿色施肥推广普及过程中必须重视不同绿色施肥技术间的关联,优化绿色施肥技术推广机制,强化其互动互补功能;应依据绿色施肥行为影响因素的共性与异质性制定具体政策,推进农业由粗放化肥投入增长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差异及原因,对制定有机肥推广政策及改善耕地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海南省499份芒果种植户调查数据,探讨了普通农户、农垦农户和职业农户的内在特征,并运用Fairlie分解法对比分析了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差异的来源。结果 (1)3类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垦农户、职业农户和普通农户;(2)有机肥施用意愿差异的来源不同,包括外显特征差异和内在特征差异,其中外显特征差异是导致普通农户与职业农户之间差异的主因,内在特征差异是导致农垦农户与普通农户、职业农户之间差异的主因;(3)外显特征中的种植面积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差异的贡献较大。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户设计差别化的有机肥推广政策:强化普通农户有机肥技术培训,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引导职业农户签订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合同;拓宽农垦农户信贷渠道,给予其信贷扶持。  相似文献   

5.
蔬菜作为必不可少的农产品,菜农对有机肥的施用意愿是兼顾农产品质量与耕地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辽宁省235个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菜农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化肥减施影响产量认知、对于化肥对耕地环境影响认知、专家指导、蔬菜质量监测以及节肥增效政策这7个变量对菜农有机肥施用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提出相关建议:加强有机肥相关知识及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开展蔬菜种植技术的相关培训;完善有机肥替代化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依托社会规范与环境规制引导农户施肥行为选择,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将农户施肥行为选择分为直接减少化肥施用量与采纳化肥替代技术两部分,构建多变量Probit模型。文章基于甘肃省89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社会规范、环境规制对农户施肥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 (1)社会规范对农户施肥行为选择有促进作用。社会规范的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既能促进农户采纳化肥替代技术,也对农户减少化肥施用有正向作用。(2)环境规制作用复杂。引导型规制能引导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却对农户采纳化肥替代技术有消极作用。激励型规制能促进农户采纳化肥替代技术,却会刺激农户过量施用化肥;(3)社会规范与环境规制对农户施肥行为选择存在交互作用,二者对农户采纳化肥替代技术的交互作用为正。结论 政府应改进引导型规制的技术培训方式,减少其对农户时间与动员成本的挤占,避免激起农户的抵触心理;调整激励型规制的方式方法,防范其在刺激化肥过量施用方面的负作用。此外,重视社会规范建设,发挥社会规范对环境规制的辅助与矫正作用,引导二者良性互动,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农户作为化肥施用的主体,其绿色施肥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受自身资本禀赋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系统分析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形成机理对农业领域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山东省680份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微观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外部环境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 农户对新型肥料产品和新型施肥技术存在“高意愿、低行动”现象;表征资本禀赋的5个潜在变量均对绿色施肥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影响大小为: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外部环境对绿色施肥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采纳意愿显著正向影响采纳行为,且在资本禀赋、外部环境与采纳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为鼓励农户的绿色施肥行为,应综合提升农户资本禀赋水平,强化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监管和激励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产的宣传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模式采纳意愿对完善我国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减量替代政策对四类型有机肥替代技术模式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前茶叶种植的肥料施用仍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率相对较低。但农户普遍对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具有较强的行动意愿。(2)多数农户愿意采纳有机肥替代技术模式改善生产方式,但对于不同类型技术模式的采纳意愿存在差异。(3)农户对"有机肥+配方肥"模式、"有机肥+机械深施"模式的采纳意愿受技术支持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而"茶—沼—畜"模式的采纳意愿则更易受到配套服务政策的影响,"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模式的采纳意愿受农产品销售服务政策的影响最为明显。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类型技术模式特征施行差别化的化肥减量替代政策,促进我国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2015年北京郊区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种植户施用粪肥、商品有机肥等养殖废弃物肥料化产品与施用其他肥料间的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户施用养殖废弃物肥料化产品的决策受施用其他肥料决策的影响,种植户施用粪肥与化肥之间、商品有机肥与化肥之间均具有显著替代效应,但施用粪肥和商品有机肥之间的替代效应不明显;对经济效益影响感知高、家庭成员有养殖场、农田总面积大,种植蔬菜或瓜果、土壤肥力等级高等因素对种植户施用粪肥有显著正向影响,种植年限长、流转农田面积占总面积比重大、农田距离养殖场远等因素则有显著负向影响;种植蔬菜、农田距离养殖场远、获得有机肥补贴等因素对种植户施用商品有机肥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商品率高则有负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考虑不同肥料间关联效应、优化区域农业产业布局、构建普惠制政策体系、相关政策辅助跟进、提升农产品生态经济价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我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重要技术模式,也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重要途径,探究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意愿并对技术采纳的补偿标准进行精准测度,有助于建立秸秆还田技术持续推广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方法 文章以河北省徐水区319份农户调查为基础,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定量分析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补偿意愿价值评估模拟模型来估算支付意愿价值和秸秆还田外部环境成本。结果 (1)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支付意愿较高,有90%的农户表达肯定支付意愿;(2)基于农户支付意愿和秸秆还田的温室气体减排环境效应测度,徐水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生态补偿标准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661.8元/hm2和171.47元/hm2;(3)支付意愿的影响因子按从大到小的强度排序为耕地平整化程度>化肥成本>农户性别>化肥用量认知>家庭农业纯收入>受教育程度>政策认知>社会网络>地力提升认知。结论 (1)细化补贴类型,制定科学补偿标准,建议玉米秸秆还田的补偿标准为416.7元/hm2(27.78元/0.067hm2);(2)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生态认知水平;(3)聚焦不同主体的愿望与诉求,实施针对女性农户群体的补偿政策,为补偿精准施策找准靶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有机肥施用对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至关重要,厘清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为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文章通过荟萃中国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文献,首次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了已有研究结论的综合效应量并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结果 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及政府补贴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土壤肥力对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的影响为负作用。结论 性别、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及政府补贴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强相关性关系;土壤肥力为中相关性影响因素,家庭人口数量为弱相关性影响因素;年龄、农户受教育年限、耕地块数、是否饲养家禽的影响较为微弱,仅属于可忽略相关性影响因素。可忽略相关性影响因素数量较多,说明目前围绕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尚未溯及根本,依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施肥措施是一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有效管理方式。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为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良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21年立足于呼伦贝尔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连续多年的施肥控制试验样地,设置了4个长期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Y0)、低水平有机肥处理(Y1)、中水平有机肥处理(Y2)和高水平有机肥处理(Y3),研究植物物种重要值、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相关性关系和交互作用。[结果](1)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羊草重要值呈抛物线函数变化趋势,且中度施有机肥处理下最高;有机肥添加后的群落以及优势种羊草植物特征数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逐渐减小。(2)施有机肥处理的群落高度、密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比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比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3)群落功能群分类与不同施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禾本科、豆科和毛茛科植物的重要值在不施肥处理与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禾本科的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文章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 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1)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2)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3)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 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 文章基于1 135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8年20个玉米主产省份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最后探索并分析农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化肥使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 (1)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施用强度随之降低0.1%~0.2%,且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2)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利用效率随之提高0.2%~0.3%,且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 鼓励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联耕联种,可以有效解决地块狭小、土地分散等问题,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种植结构调整视角的化肥减施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已提前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但"后零增长"时代,探寻巩固和推进化肥减施的有效对策仍是当务之急。[方法]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不同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对化肥使用量的影响。[结果]化肥用量变化与果蔬类作物种植面积的调整密切相关。近年各省份化肥用量的变化趋势,也佐证了耗肥量大的果蔬类作物种植面积的消长,是助推我国化肥使用量增减变动的重要因素。[结论]种植业结构调整策略将成为控制化肥用量的重要途径,调减非优势区作物种植面积,构建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在生态脆弱地区开展休耕,综合运用国际农业资源和产品市场,保障短缺农产品供给等种植业结构优化措施,是推动化肥减量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同时,应注重转变传统施肥方式,推广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强化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与引导,巩固化肥"零增长"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际,探明黄河流域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方法]文章基于黄河中上游1 393份农户样本与1 779份"作物种植类型"样本,分别从家庭层面和作物种植类型层面,聚焦于经营规模、耕地块数和经营种类3个维度,分析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1)在家庭层面和作物种植类型层面,经营规模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耕地块数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稳健的抑制作用;(2)经营种类促进了农户家庭层面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但在作物种植类型层面,抑制了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3)从作物种植类型层面看,当农户种植1种或2种类型作物时,经营种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当农户种植3种类型作物时,经营种类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结论]注意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引导和推动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集中土地连片经营,有效减低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抑制作用,促进和建立更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及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土地禀赋对化肥减量的作用机理对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环渤海5省市88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基于农户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土地自然属性和土地产权属性4个维度,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与化肥投入的关系及机理。结果 (1)有81.18%的农户存在过量施肥现象,化肥减量空间巨大;(2)土地经营规模与化肥减量呈现“倒U型”关系,适度规模是必要的;(3)对于小农户而言,土地细碎化会促进其化肥减量概率的提高;(4)相对转入土地,自有土地经营中化肥减量的概率更高;(5)高文化程度农户与纯农户更加“理性”,善于对不同禀赋土地“各尽其用”,低文化程度农户和兼业户则更倾向“路径依赖”,其施肥行为对土地禀赋异质性的反应不敏感。结论 应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持续推进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者补贴,对不同农户实现分类施策、精准补贴;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为农户化肥减量提供稳定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2015年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中国化肥施用总量已实现五连降,化肥减量增效成果显著,面对区域间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功能的显著差异,探究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更好地制定区域性的化肥减量增效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实现农业区域协调和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空间关系模型、重心模型、熵权法等模型方法,探索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9年)中国化肥施用的重心迁移规律、空间关系、区域差异性特征。结果 (1)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生产总量和施用总量的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2)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后持续减弱的趋势,“高—高”聚集主要出现在华东地区,“低—低”聚集则出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省域间化肥施用强度表现出愈渐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总体呈现“东>中>西”“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的形势。结论 我国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显著的区域性不均衡发展现象,省域化肥施用强度表现出个性化特征,减量增效行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部分地区化肥施用强度的差距,未来化肥管制政策的制定应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与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确定畜禽粪便年排放量和农田所需养分量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2011~2014年青岛市畜禽养殖量和农作物产量数据,估算青岛市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主要养分含量和农田所需养分量,并从肥料化利用角度分析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畜禽粪便中氮、磷养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如果畜禽粪便能够完全实现肥料化利用,则畜禽粪便中养分的化肥替代率达60%以上,可见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潜力巨大;从青岛市各区的氮、磷养分贡献率可以看出,城阳区存在氮和磷污染风险,崂山区和莱西市存在磷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秸秆还田的效率和综合效益,探讨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对水稻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文章设置了无秸秆不施肥(CK)、秸秆全量覆土还田不施肥(S)、无秸秆常规施肥(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减15%(SDF) 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经济环境效益。[结果]在经济效益方面,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F)产量最高,与无秸秆常规施肥(F)相比,增产了2.28%,纯收益增加1.52%,秸秆还田对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在环境效益方面,与无秸秆常规施肥(F)相比,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F)和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减15%(SDF)显著降低总氮(TN)径流流失总量10.75%和28.67%,总磷(TP)径流流失总量分别降低1.45%和2.90%。[结论]综合经济环境效益得出,在常规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农田径流氮磷流失减少,化肥投入品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