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关键是技术推广,但乡镇级农技推广的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人员、知识结构、办公条件等都严重滞后,使得乡镇农技推广工作名存实亡。针对这一问题,其对策是在政府政策支持和保障的前提下,要加强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各级政府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和保障、建立乡村两级农技推广网络体系、创新乡镇农技人员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处于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末梢,是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纽带。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渡,必须切实加强乡镇农技队伍建设。一、乡镇农技队伍建设的现状1.基础建设。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如东县14个镇农技站的管理权全部下放至镇,与镇农机站、农经站合并,组建成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江苏省农委提出的"五有"建设要求,各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  相似文献   

3.
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全国 7个省 2 8县 1 2 45位农技推广人员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社会和经济因素等对农技推广人员下乡从事推广工作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 ,经费、事业单位性质、乡镇农技单位的管理方式等均影响到农技推广人员下乡从事推广工作的行为 ;我国的农技推广单位改革未能充分调动农技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农技推广体系出现的新一轮的知识断层和知识老化 ,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4.
要闻快递     
《农村经营管理》2007,(6):45-45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着重把握三个原则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湖北省宜昌市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问题进行调研时指出,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着重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要强化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服务职能。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关系逐步明确,按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设置机构,因地制宜建立了农技推广综合站或行业站,2010年底全国农业行业5个系统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9.5万个。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人员结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最大的制约。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提出“一个衔接,两个覆盖”三项政策,并制定了加大投入等具体措施。几年前。安徽蒙城、宁夏银川以“强化公益性”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以及浙江湖州以“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创立农技推广联盟”为主要内容的农技创新与推广体系的制度建设实践,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政府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江苏省农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迫切要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素质提高,队伍结构优化,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要正确把握好改革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营管理》2001,(7):I001-I001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关精神和温家宝副总理提出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精神,当前,改革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应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保证其职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加强农业基础工作。要按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根据农业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部署,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七星分公司坚持综合性和公益性原则,加快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探索出了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初步构建了适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要求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挥了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最大的制约。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提出"一个衔接,两个覆盖"三项政策,并制定了加大投入等具体措施。几年前,安徽蒙城、宁夏银川以"强化公益  相似文献   

11.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农技推广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农的主力军.各地对实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有些地方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涉及推广服务体系的县(市、区)级和村级服务机构、人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如何完善苏州市市县、乡、村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濮阳县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多年培养起来的一些农业技术人员离开了工作岗位,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笔者提出四点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加强宣传舆论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虽然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完善,但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农业发展目标发生重大转变后,农技推广工作仍然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对农民技术需求的特点与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建立农技推广新体系,是提升农技推广水平的关键;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是提升农技推广水平的基础和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水平的活力和源泉;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与技术创新,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是提升农技推广水平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提升农技推广水平的前提;抓好三大服务体系、强化农业部门的服务功能是提升农技推广水平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重建一个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专家呼吁,应该重建一个高效、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笔者深感此项改革的重要性,本文从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扫描入手,深入探寻其崩溃之因,进而分析建设高效,纯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并对重建体系的道路进行了多方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关键又在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支人数超70万人、覆盖农业各领域的技术推广队伍。农技推广人员将科技送到千家万户,为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民和建设新农村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基层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薄弱。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7.
创新机制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丹阳市农林局实行以岗位责任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农技推广工作出现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了以市级农技推广机构为中枢、以镇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镇村农技员队伍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8.
黄武 《农业经济》2008,(1):88-90
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相分离是新一轮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所确定的指导原则,但在实践中两者分离的难度却非常大.本文从对改革的认识、人员激励和农技推广的"物品"属性等方面对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难以分离的真正原因进行了深入辨析.分析结果表明:公益性和经营性相分离的农技推广改革的指导原则是正确的,实践中出现的困难来自于改革的复杂性而不是改革目标本身的问题.应当坚持既定的改革目标,积极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一 )我国现行的六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2 0多年来 ,我国已形成以政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推广系统。它包括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六大体系 ,它们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中坚力量。(二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各行各业对国家财政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 ,再加上2 0世纪 90年代初由于片面理解有关中央关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决定 ,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技推广…  相似文献   

20.
柳凤敏 《农业经济》2006,(11):72-72
一、有利于集中优化农技推广资源,形成专业技术优势现有的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从整体上看,机构庞大,人员众多;而具体到某一机构,因受自然行政区域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以大宗粮食作物增产技术为主要推广内容的限制,专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低、技术力量小,设施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