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城乡统筹、土地流转、农民转市民、土地入股”等词汇,成为了重庆市城乡使用频率较多的语言。特别是该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作出的一系列农村土地流转的惊人之举,引国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及城乡贸易差距等数据反映出黑龙江省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而土地流转的现状也反映出城乡统筹对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黑龙江应该从加强宣传力度、规范化管理、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去的土地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随着党中央将三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农村土地的使用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区县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客观上农村土地市场已经形成,然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使得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使农村土地流转向合理化、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平 《中国土地》2007,(8):11-12
中央将重庆列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特区是非常正确的,有很积极的意义。最近,我一直关注着重庆市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方面的新闻。我认为重庆市完全可以在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大框架下就土地流转问题做一些试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视野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土地流转不畅、流转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将农村土地流转置于城乡统筹这一大背景下,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的要求,研究建立科学、规范、有序且符合国内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土地是否有效利用和流转决定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城乡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流转是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从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出发,分析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期望能够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何钢 《农业经济》2012,(3):68-7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在江苏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促进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从健全农村土地管理的法规体系,强化农民土地流转意识,完善流转机制,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几方面着手,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产业高效化,实现农民增收,城乡差距缩小,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逐渐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村集体作为农村的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成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其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在整个农地流转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且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因此,通过对集体主导型农地流转的演化动力及趋势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并为今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健康发展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服务到位"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到2008年底,全区流转土地26万亩,流转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21.5%,比上年增长73.7%.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土地流转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二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大力扶持创建土地合作社;五是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中西部农村能人和浙江农村能人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中国农村能人的规模、特征及多元作用。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是村域经济,而农村能人在村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民的效仿学习机制和农村能人的先试先行精神和物质条件,把农村能人推到了村域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农村能人的能力建设、成长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乡村旅游相关知识入手,对鄢陵乡村旅游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良好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实践.通过对当地农民的调查,了解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评价情况.根据调研分析得出大部分人是支持乡村旅游开发并看到其对鄢陵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然而,农村土地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相适应,已凸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而要解决资金问题,就必须重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体系、拓宽商业信贷渠道和加快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等。  相似文献   

15.
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为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及推广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研究结果:(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法存量并非源于法律授予,而是源于对既成事实的默许;(2)不均衡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受到入市政策的刺激,将脱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设置的初衷,再加上耕地保护政策的限制,两者共同挤压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空间;(3)多种农地利用政策的交互作用将会导致不同的农地政策在落地时出现目标冲突,进而影响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研究结论:应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面入市之前厘清存量差异的均衡办法、使用权价格形成机制,简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承载的多元目标,从而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农村税费改革具有超越减轻农民负担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了对乡镇基层政府组织的财政紧约束而迫使乡镇基层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撤并乡镇来缩小政府规模,缩减政府职能,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在明确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由资源空间结构子系统和市场空间分布子系统两大要素构成基础上,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空间要素的演进阶段、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内容,最后从项目的打造、规划动线视线、协调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和区域联动等几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理作为西方语境下的概念,运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契合,也就是说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的治理。中国治理的困境主要存在于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三对悖论中,因此,解决三对悖论,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无疑是克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林业经济》2014,(5):58-61
<正>小时候,听村里的大人们教育孩子要好好念书时,总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娃,好好念书,将来当了干部,挣了钱给大称茶叶。"茶叶在我心里就一直很重要,因此,我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称了两斤茶叶给我父亲。直到现在,每每要回乡下去,我准备的第一份礼物还是茶叶,而且还要称好几份,有给父母的,有给兄弟姐妹们的,有给叔叔婶婶的,还有姑姑姑夫的……无意识中,我似乎在告诉父母和亲戚们,我现在当了干部,我要好好给你们称茶叶。但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