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是加快实现农村农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江苏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一五”现代农业规划.对加快提升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起点新目标新挑战--江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狠抓落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积极探索率先上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强化一个认识。坚持四条原则。突出五大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进步在新时期农村建设上的集中体现。作为党和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历来是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环节。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经管工作从自身职能出发,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强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重点是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批准和实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做好“三农”工作,被高度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在这个战略中,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国家粮食安全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2006年1月15日下午,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长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7.
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农业经济》2006,(10):36-3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经济》2006,(1):17-17
[本刊讯]全省农林工作会议近期在南京举行。这次会议旨在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我省建设新农村的主攻方向。副省长黄莉新出席会议并讲话。过去一年,江苏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粮食总产持平略增,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农民收入完成全年增收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本期特编发两篇本刊记者采写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新农村》特稿,以展示近几年,尤其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0.
全力抓好新型农民培训教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局的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教育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走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