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四五”时期中国大豆增产潜力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中国大豆生产成本高、单产低,自给率堪忧,但是大豆在中国农业与食物系统中一直具有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大豆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对中国粮食安全、油脂油料安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演进与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大豆增产前景,并提出了大豆增产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考虑到玉米等竞争性农作物种植对大豆生产的挤压,大豆种植面积在1.4亿亩的基础上再扩大的空间有限,但单产水平提升的潜力很大,因此,"十四五"时期,大豆增产的关键在于稳定面积、提升单产、提高大豆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应该完善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提高大豆品种培育的科技投入,加快品种更新,推广粮豆轮作绿色种植制度,增强大豆供给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我国各级政府正在开展"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深刻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和巨大压力,已经成为摆在各级领导面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数说     
粮食生产"九连增"累计增产3177亿斤1月25日,在中国粮食"九连增"等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这9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高新技术应用加速、新兴食品行业孕育成长、宏观环境继续改善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食品安全风险广泛存在、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等重大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首次迈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首次超过了1万亿斤,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8年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面临"十四五"时期的特殊背景,我国国民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协调各产业情况发展向目标发展并进,为十四五时期正确道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从2020年到未来的三十年时期内,我国都将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改造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模式都需要进行调整转变,高科技信息时代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吸收综合性人才,大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们的收入和生产率高,为可续合理地转变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撑点,在国家有利政策全力扶持下,使得国民经济总值再升新高。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创农业现代化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是驱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最佳手段。王文月和葛立群编著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产业科技创新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一书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十四五"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对农发行是重要发展机遇。2017年以来,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抓住了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十四五"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对农发行是重要发展机遇。本文对农发行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收益和还款来源进行分析,测算有效贷款需求,对实际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拥有“世界粮仓”美誉的阿根廷,在大豆、玉米和小麦等农产品的种植和出口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之阿根廷国内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旱灾侵袭,农业生产和出口正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供给层面,农村劳动力的规模、结构和意愿显著变化。需求层面,全球化巨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就业红利减少的风险,城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可能导致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农村就业承载力和就业空间也迎来调整。综合人口增长和城镇发展态势,预计"十四五"末,我国农村劳动人口总量达到2.59亿人,其中需要转移就业1.16亿~1.48亿人。虽然就业总体压力有所缓解,但要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十四五"要着力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延续出口部门在全球化中的就业红利,二是疏通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城镇转移就业渠道,三是释放农业农村内部就地就近就业潜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支持政策负外部性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挑战。应重塑"量质并重、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粮食安全观,构建"产销平衡、需求导向"的粮食生产模式,理顺支持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由单纯支持粮食增产转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长远,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防控贸易摩擦风险的基础上,抓住机遇适度进口,减轻国内粮食供给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困境,经济增长同时受到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作用越来越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如何实现林产化工产业经济持续增长,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浅见。1.坚持科技进步是林产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我国林产化工产业增长方式面临的挑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和松香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松香、松节油工业产品在国际上已有较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上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总的来看,我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01,(11):54-55
"入世"后冲击最大的农产品是玉米、小麦、大豆 本刊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在上作了<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智力资本和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结果出炉,在网民投票选出的十个最关心的两会热词中,"乡村振兴"位列第三。其中,乡村产业又是热之热。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面临哪些挑战?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深度衔接?"十四五"时期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听听政协委员们怎么说。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三支队伍"在"关于乡村振兴,您主要关注哪些方面?"这项调查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颇受网友关注。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随着稻谷总需求量增长,保持其稳产增产能力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先下滑后回升、单产增速减缓,产量呈稳中略降趋势,增产形势严峻。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配套是实现水稻单产飞跃的主要推力,经济效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政策导向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面临的形势,采用CAMES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797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611万吨。保障增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体实现路径为划定水稻面积红线不低于3000万公顷,力争全国2/3的稻谷产自高标准农田,突破水稻生产种子和机械两大技术瓶颈,通过政策调整稳定水稻种植主体受益预期。  相似文献   

15.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最近发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时机特殊、意义重大.明确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农村发展制度变迁和工农城乡关系演变为主线,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一百年的农业农村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将百年历程分为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今后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作为典型的民生产业,具有极强的扶贫、富民和振兴乡村的作用,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河北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和优势,成为"十三五"以来河北精准扶贫、产业优化、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潜力产业。但纵观乡村旅游发展,在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促进广大村民从脱贫到富裕、激活乡村绿水青山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潜力,仍缺乏有效释放的机制与模式。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现状、瓶颈及实现路径,对"十四五"全面振兴乡村战略实施、巩固旅游精准扶贫成果、推动小康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将不断提速,迫切需要农发行绿色金融持续发力,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面对"十四五"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农发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苜蓿产业对于满足优质饲草供应、推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技进步是推动苜蓿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为探究“十三五”时期我国苜蓿产业科技进步贡献变动情况,找准影响苜蓿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科技进步方向和路径提供经验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15—2020年苜蓿产业跟踪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苜蓿生产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 “十三五”时期,我国苜蓿产业狭义技术进步率为5.72%,狭义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2.50%,技术进步已成为苜蓿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8751,苜蓿生产者的受教育程度、机械化水平、气候灾害冲击等因素对苜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基于此,该文提出了提高苜蓿机械化水平,健全机械配套支撑体系;提升苜蓿生产者素质,加强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做好气候灾害预警工作,增强苜蓿产业抗风险能力等政策建议。展望“十四五”时期,苜蓿产业科技进步潜力巨大,应当重点推进苜蓿良种研发和规模化繁育水平、苜蓿生产与加工新技术、苜蓿机械国产化水平,聚焦苜蓿产业集群建设,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发力,助力我国苜蓿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了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时期。未来农业发展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本文针对辽宁农业面临的挑战,提出辽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