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涟水县农广校在积极践行"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的基础上,转变思路、开拓创新,搭建四个服务平台,在"扶"和"育"上下功夫,激发农民自身发展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一支初步适应当地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建立。一、模式背景涟水县耕地面积154.03万亩,农村人口94.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20.3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涟水县农广校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积极探索培育模式,创新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平泉县农广校结合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培育模式,在办学规模、教育平台、教育力度、学习效果四个方面,探索出"四道加法",为当地加快构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学历+培育",稳定办学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期农民的综合素质,平泉县农广校将函授中专学历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相接合,  相似文献   

3.
<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和国家为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支队伍是服务农业生产的基本队伍,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骨干队伍,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队伍。从这支队伍的性质来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产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农广校作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主渠道和主阵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广校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农广校植根于农村,贴近于农民,在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发挥了主阵地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当前,农广校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如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新常态,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覆盖到村的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向前、向后拓展培训内涵,加快服务转型,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才能实现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5.
<正>培育高素质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把高素质农民培育摆上"三农"工作重要议程,把人才振兴作为牵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合作形式持续创新,高素质农民在农业农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全国农广校体系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责无旁  相似文献   

6.
正她怀抱梦想,弃商务农,以不让须眉的决心和闯劲,种起水果和茶叶,创办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特色种养。她还是当地农村创业创新优秀领头人,带领来凤县农广校通过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广袤的农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实用人才。如今,合作社已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度农业部"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湖北省人大代表、来凤县"最美创业女性"、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一张张名片昭示着她正将农业梦想变成现实。她就是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农广校校长向辉。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攻坚期,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托全国农广校体系,广泛动员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担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责任,构建起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大体系。农广校作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核心和主体,需要探索协作开放、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14,(8):19-19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民培训工程,进一步强化农广校职能,全面提升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一、适应市场,调整农广校功能定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广校在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有效提高了江苏省农业技术和管理队伍素质。本世纪以来,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越来越少,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生源锐减,在招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  相似文献   

9.
正浦东新区农广校是全国2000多所基层农广校之一,承担着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任。多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人才和技能型农民,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浦东新区作为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始终坚持团结、进取、奉献、创新的精神,使培育工作创出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东台市分校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己任,以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服务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努力当好农民培育"领舞者",有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2017年以来,每年组织实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达1.2万人,截至目前,认定高素质农民1296人,农民培育数据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认定、农民中高职教育、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开展等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丹东市根据农广校教育体系以及农民科技培训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整合教学培训资源,初步形成了农广校+合作社+实训基地立体培训合作模式、农广校专职教师+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土专家多层次的师资队伍,为提升丹东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中,强化教育培训环节,创新培育模式,稳步推进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辽宁省农广校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立足农村、农业、农民实际稳步开展,即掌握"三农"实际情况,了解农民产业需求,省农广校结合项目要求和外地培训经验创新制定系统培训规范,并逐年调整、完善,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昆山市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制度"试验任务为依托,健全培育制度、强化体系建设、配套扶持政策,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农广校)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省平泉市农广校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要求,围绕全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衔接工作,打  相似文献   

15.
正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农广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农广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的五级办学体系,广东农垦也形成了省、市建制的农广校和农场教学田间学校的三级办学体系,基本形成了贴近农业、贴近农场、贴近农工的三贴近,按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的建好、用好农广校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主动进位,积极承担起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的管理职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立足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农广校体系建设目标,确立了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农广校体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农广校体系上下,特别是基层农广校必须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贯彻落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的同时,更要主动进位,配合农业行政主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夏邑县农广校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每年承担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达1000人左右。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推动职业农民培育提质增效的要求,夏邑县农广校坚持以提高培育质量效能为目标,以上级培育方案和培育规范为统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连年参加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绩效考评中均获得优秀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翟超群,1982年2月出生,江苏金湖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就职于昆山市农业农村局。他始终专注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技推广工作,在"新农人"的教育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任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站长、农广校负责人、高级农艺师。  相似文献   

19.
正涟水县农广校作为全县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农村农民服务的有效渠道,积极发挥职能使命,把提质增效作为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要求和农广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头号任务加以贯彻落实,以"实行三级联动强化组织领导、注重三库建设强化调查研究、开展三分培训强化精准培育、  相似文献   

20.
正9月22-23日,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系统培训工作座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认为,全国农广校体系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农广校作为专门机构的职责任务所定,要建立机制统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一主多元的培育体系。"十三五"期间,农民培训工作关键要在精准培育和提升效能上下功夫,实现从培训到培育观念的转变,推进培训对象精准化、培训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