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排斥与破解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金融排斥的视角进行分析,发现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促进农村金融融合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破解农村金融排斥,需要建立普惠性的金融体系,加强政府规制,发展融合性的金融机构并践行社会责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强农民金融教育。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建设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涉农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业务边界渐变模糊,优质农村客户是银行争夺的重点。由于逐笔贷款风险定价成本较高,因此对那些低收入、无抵押物但有负担利息的意愿和能力的农村客户仍实施金融排斥,这块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商业银行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是分享农村金融市场利润的发展路径,普惠金融具备福利性、盈利性和效率性等内涵,兼顾公益性与商业性是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发展普惠金融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不断提高贷款定价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服务。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立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明确了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贷款定价因素,提出了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金融的业务拓展以及服务机制优化,面临诸多法律掣肘,亟需国家通过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优化农村金融的法律环境,确保农村金融为"三农"发展提供全面、持久的金融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长期服务于"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社会弱势群体,事实上承担着普惠金融服务的大部分责任。而业务成本高、政策限制多、经营风险大、金融监管严等严重影响了普惠金融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国家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机制,以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更有力、更全面、更持久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公平准入和监管、鼓励创新、完善配套政策支持等途径,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努力构建一个充分竞争、包容性强的普惠金融体系,是偏远地区破解普惠金融难题的有效途径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并将其作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偏远民族地区来说,发展普惠金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有其推进优势,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大力实施供给侧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我国也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普惠金融概念的引入,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在广大农村金融市场中,明确农村普惠金融改革的基本取向,积极构建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制,切实保障农村金融体系整体资金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以及运行安全,对于促进农村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建宽松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三农"问题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件同时强调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并就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目前,资金不足和金融服务配置不平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随着普惠金融理念和措施在国内外逐步被认可并推广,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手段,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的重要支撑措施。文章基于文献分析了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实施现状,梳理总结了目前农村普惠金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升基层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普惠服务效率的途径和具体措施,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起着积极作用,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相符合。自我国推行普惠金融以来,由于传统金融机构自身的局限性,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困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分析了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进社会公平。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应遵循普惠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和可持续性等原则。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所构成。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主体力量,而非正规金融组织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重要的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改良的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测算方法,对湖南、湖北、河南中部三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中部三省湖南、湖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河南,但河南的普惠金融发展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湖南、湖北。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滞后一期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公路里程数对一省的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最大,且影响是正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也是正向的;而地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与政府调控政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都是负向的。为此,提出积极推广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加强农村金融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政府普惠金融调控政策有效性、合理利用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修正后的霍特林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及金融市场竞争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说,结合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法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以此测算各省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引入金融市场竞争、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滞后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后,利用2010~2014的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及其与金融市场竞争的交互作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并区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做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张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金融市场竞争水平越高的区域,这种影响越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交通便利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保险发展水平等因素均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普惠金融的深刻内涵,阐明了互联网金融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客观陈述了我国金融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农村金融在普及时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对其他国家农村金融普惠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会,使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本文回顾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发展普惠金融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兵团发展普惠金融的思路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开发创新专门的金融产品、信贷技术和服务手段,量身定制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特点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传统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抵押约束"的三大困境,是农村普惠金融未来的创新方向。本文在梳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模式,并深度剖析每种模式对应的典型案例,总结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对接农村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户联合、解决自身金融需求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实现形式。然而,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受限,合作金融功能弱化,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都影响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集体行动逻辑和公共物品私人供给模型,探讨资金互助组织集体行动达成的困境和实现条件,分析了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过程中社员的共益权、自益权和救济权的内容及其实现情况,揭示了由于资金互助社发展过程中自身蕴含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进而影响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和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提出不仅需要完善资金互助社自身制度安排、协调异质性社员的利益关系,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明确权力边界、完善监管制度,促进资金互助社运营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则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生态以及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一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加快普惠型金融改革;三是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新常态阶段,辽宁农村金融发展除了需要继续在商业银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中开展对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推陈出新,更要致力于打造具有普惠金融色彩的、与广大农户进行金融联结并满足其对金融产品信息与服务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在对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金融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促进辽宁农村金融发展必要性,并提出依托互联网金融促进辽宁农村金融发展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磬  黄彬 《农业经济》2023,(3):112-114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建设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大化释放农村生产力,鼓励创新进而激发农村经济建设活力。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如金融风险居高不下,普惠金融的定价模式导致逆向选择行为,许多金融机构难以触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等。通过探究和借鉴日本普惠金融的发展经验,提出加快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对策:加强农村征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必要可靠的数据资源,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目的是为了给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农民等群体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针对的是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及弱势产业,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普惠金融被广泛应用于为农村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服务中。我国也一直试图通过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